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2811
便秘症状的临床价值
http://www.100md.com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000332/GliaA…//DisColonRatum,1999,42:1401-1410

    本文研究各种便秘症状对诊断慢性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93~1995年的155例便秘患者分为4组:单纯慢运输型(STC)、单纯盆底功能异常(PFD)、慢运输合并盆底功能异常型(STC加PFD)及运输、盆底功能正常型(NTC)。对其进行症状检查、肛肠测压、肌电图描记、结肠运输时间测量及排粪造影。结果与讨论:慢运输患者(STC型和STC加PFD型)与运输正常者相比,更多地出现以下症状:每周排粪少于2次(84%∶46%),依赖泻药(87%∶42%),幼年便秘史(58%∶22%)。综合这3种因素可查出78%的慢运输患者,假阳性率32%,说明这3种症状可用于慢运输的诊断。盆底功能异常者(PFD型STC加PFD型)与盆底功能正常者相比,背痛出现较多(53%∶33%),但其它症状出现较少:排粪次数正常(19%∶36%)、胃灼热(12%∶27%)、肛直肠手术史(7%∶21%)。综合4种因素可查出66%的PFD患者,假阳性率35%。说明这4种症状不能作为PFD的有效诊断依据。NTC型便秘者与其它类型相比,以下症状出现较多:排粪次数正常(47%∶18%)、呕吐便秘交替(36%∶15%)、腹痛后稀便(28%∶10%)、急于排便(30%∶15%),只有前两项可作为诊断NTC的独立因素,若两者均不出现则很可能是运输或盆底功能有异常。无异常体征时,NTC型便秘常被诊断为激惹综合征(IBS),这是不恰当的,IBS不能作为NTC型便秘的诊断依据。

    结论:便秘症状可以诊断运输异常,但不能判断盆底功能是否异常。

    (周莉莉摘喻德洪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