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内科学 >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编号:10205433
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不同途径
http://www.100md.com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0年1月第27卷第1期
     苏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陈家旭(编译) 李允鹤(审校)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研制血吸虫病疫苗的不同途径。

     关键词:血吸虫 疫苗 途径

    过年20年,血吸虫病疫苗研究发展迅速。90年代中期WHO/TDR及其顾问们有信心和有把握地选定了6种曼氏血吸虫候选疫苗分子,它们是28kDa GST、97 kDa副肌球蛋白、62kDa IrV-5(系经照射的幼虫相关疫苗抗原一为含人体肌浆球蛋白扩展序列200kDa的衍生物)、28kDa磷酸丙糖异构酶(TPI)、23kDa表膜抗原和14kDa脂肪酸结合蛋白。尽管这些候选疫苗分子尚未达到所要求的等于或大于40%减虫率的免疫保护力,但仍可继续进行临床及动物试验。

    上述疫苗分子之所以被选为候选疫苗,是因为它们均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而Waksman提示:与其试验被感染宿主和病人所识别的作为潜在疫苗免疫原的寄生虫抗原,不如集中研究那些仅能诱导弱应答或无应答的疫苗分子。其依据是,血吸虫和其它许多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任何可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抗原接种未必重要,因为生物体的存活显然不受这种免疫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新的观察证明,早期血吸虫幼虫分泌的25-30kDa主要丝氨酸蛋白酶缺乏天然蛋白分子的免疫原性。该蛋白酶可能是血吸虫生存的基本物质,因其能促进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对感染小鼠免疫接种小鼠的研究提示,该分子无良好的免疫原性,也未证明其为抗体应答的相应靶子;大量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后也未产生特异性抗体。用含该蛋白酶的明矾吸附物免疫CBA/Ca和C57BL/6近交系小鼠才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应答。对该蛋白酶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小鼠,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达47%,肝内减卵率为62%,与感染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不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的免疫小鼠减虫率仅13%,肝内减卵率20%,与感染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根据Waksman假说,幼虫蛋白酶分子的兔原性不强的原因为:1)它在寄生虫存活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2)它对免疫攻击敏感,酶的弱免疫原性可能是寄生虫促进免疫逃避的一种进化性适应,或与其它蛋白水解酶具有相同的性质。该丝氨酸蛋白酶显示弱免疫原性的原因可能有:1)它能降解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抗体,阻止免疫球蛋白介导细胞摄粒作用进入抗原递呈细胞,如内在化需经加工及MHC-依赖递呈衍生多肽给T细胞。2)该分子也许缺乏T细胞表位。3)它与蛋白酶抑制剂的反应可抑制其免疫活性。
, 百拇医药
    曼氏血吸虫抗原Sm480,与虫卵和成虫抗原具有相结构,但其免疫学特性更复杂。抗Sm480抗血清与虫卵和成虫抗原起交叉反应,与虫卵抗原产生的沉淀反应显示出Sm480具有胰凝乳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而在成虫抗原的反应中未见这一特性。

    免疫电泳试验,抗Sm480兔抗血清同曼氏血吸虫幼虫抗原无清晰的沉淀线;而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则该抗血清与整体尾坳和5日龄的肺期童虫的表膜产生反应。将该抗血清被动转移给感染小鼠,甚至已感染5-6天童虫仍在肺部移行期的小鼠,均可降低虫荷。免疫印迹试验证明,抗成虫源性Sm480兔抗血清同机械转化童虫的水和去污剂提取物的多条抗原带起反应。这种反应性有赖于碳水化合物表位,如用含电转印抗原硝酸纤维素膜,经过碘酸钠处理后,即不见上述条带反应。但去污剂提取物中的50kDa分子用过碘酸纳处理后,仍保持同抗Sm480抗血清的反应性。

    封闭抗体假说认为:血吸虫虫卵抗原的碳水化合物表位诱导的抗体应答与童虫的共同表位显示交叉反应。抗碳水化合物抗体不损伤幼虫,而是封闭了针对幼虫表膜蛋白或多肽表位抗体的反应性,以及这些抗体潜在的杀虫作用。
, 百拇医药
    Sm480具有与封闭抗体相似的特性,它可与ConA结合,抗Sm480抗体同血吸虫幼虫抗原的糖残基起交叉反应,还同血吸虫卵抗原起交叉反应,这种抗原已证明是血吸虫感染小鼠的有效免疫原。

    两种曼氏血吸虫抗原分子-丝氨酸蛋白酶和Sm480,均与保护性免疫有关,但它们又具有独特的有别于迄今所试验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实验结果提示,血吸虫疫苗研究的其它途径仍值得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 Darani HY et al.Parasitology,1997;115(3):237-247

    2 Modha J & Doenhoff MJ.Parasite Immunol,1994;16(10):447-450

    3 Price HP et al.Parasitology,1997;114(5):447-53

    4 Ghendler Y et al.Exp Parasitol,1996;83(1):73-82

    5 Berquist NR et al.Parasitol Today,1995;11(5):191-194

    录入:邰燕

    校对:姬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