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06861
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产硷假单胞菌感染1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赵婕 朱桂芝 陈峰 肖春玲

    单位: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山东青岛266042

    关键词:多发性硬下疳;产硷假单胞菌感染

    临床皮肤科杂志000429

    摘要:患者女,34岁,外阴溃烂1个月伴疼痛10天。查体见双侧小阴唇及会阴正中下方3处溃疡,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面涂片查见梅毒螺旋体,细菌培养为产硷假单胞菌生长。RPR1∶8。诊断为一期梅毒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产硷单胞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759.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963(2000)04

    Acaseofmultiplechancrecomplicatedwithpseudomonasalcaligenesinfection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女,34岁,已婚,售货员。因“外阴溃烂1个月伴疼痛

    10天”于1998年8月18日就诊妇科。1个月前,与其丈夫性交后约1

    4天,即发现外阴出现两处约黄豆大的溃烂,无疼痛等不适。

    未在意。约10天前,与其丈夫再次性交后,次日即感溃疡疼痛

    ,夜间可被痛醒,走路被内裤触及时加重,在妇科按“外阴溃

    疡”被给予“百多邦”外搽,口服“罗红霉素”(共8片)。症

    状不减轻,溃疡增大如花生米大、增多至3处,遂被转至皮肤

    科。近1月来有劳累及“感冒”史。其丈夫为长途贩运司机,2 月余前曾患
, 百拇医药
    照片1右侧小阴唇下方,左侧小阴唇下方及会阴部可见3

    处溃疡

    “阴茎溃疡”现已愈。

    查体:面、躯干四肢未见皮疹,口腔粘膜无溃疡。右侧小

    阴唇下方、左侧小阴唇下方及会阴正中下部见3处溃疡(见照片

    1),面积分别为0.7cm×0.8cm、1.2cm×1.2cm、1cm×1.3cm,溃疡表面有

    薄层脓血性分泌物,溃疡周围稍隆起,触之均稍硬并有触痛

    ,会阴正中下方的溃疡触之表面易出血。左侧腹肌沟淋巴结肿

    大约小核桃大,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大,稍触痛、移
, 百拇医药
    动良好。从3处溃疡面取分泌物作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为阳

    性。停用外搽药物5天后于溃疡表面取分泌物涂片镜检,发现

    较单一的革兰染色阴性的细长、无弯曲杆菌,散在或成堆存在。在血平板,麦糠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均有光滑、湿润、无

    色半透明菌落生长。为了排除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加德纳菌,进

    行了生化鉴定,结果为:该菌对葡萄糖、果糖、木糖、乳糖

    、蔗糖及麦芽糖等不氧化分解,对硝酸盐还原反应阳性,在O

    F培养基的表面产碱,故确定为产硷假单胞菌。作细菌药敏

    试验,对复方新诺明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17mm),其次为头孢
, 百拇医药
    三嗪、泰能及喹诺酮类药,查血RPR++(滴度1∶8),TPHA(+)。

    诊断:一期梅毒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产硷假单胞菌感染。

    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

    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共1周。患者于治疗后

    8小时出现轻度吉海氏反应,低热、体温37.8℃,周身关节酸痛。未做处理,次日症状消失。溃疡疼痛减轻,3天后溃疡疼痛

    完全消失。1周后溃疡明显缩小,腹股沟淋巴结缩小。2周后溃

    疡完全愈合,遗留瘢痕。左侧淋巴结恢复如花生米大,右侧淋

    巴结已不肿大。疗后3个月复查血RPR降为+(滴度1∶2),疗后6 个月RPR转阴,现仍继续随访中。
, 百拇医药
    讨论:一期梅毒多发性硬下疳近年已有文献报道,当患者

    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该患者患此病期间有劳累及“上感”史

    ,故除有一期梅毒多发硬下疳外,又继发条件致病菌产硷假

    单胞菌感染,从而引致下疳疼痛。产硷假单胞菌属自然界腐生

    菌[1,2],可从塘水、河水和游泳池中分离出来,还可从生牛奶

    、冻鱼及家兔、青蛙和人粪便中分离出来。它为机会致病菌

    ,可引起心内膜炎、新生儿败血症、脓胸及眼部感染、脓肿等。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因性传播疾病迅速增多,遇有外阴部

    溃疡患者,应常规行梅毒螺旋体涂片及血清学检查,同时应
, 百拇医药
    行细菌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除注意排除合并软下疳致病菌

    杜克雷嗜血杆菌外[3],还应注意到一些条件致病菌感染,以 免漏诊。

    参考文献:

    [1]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5.291~292.

    [2]李仲兴,郑家齐,李家宏,等主编.诊断细菌学[M].香港 :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385~387.

    [3]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9.423~426.

    收稿日期:1999-02-11;修回日期:1999-04-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