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1922
乳房结核误诊为乳腺癌7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尤晓蓝

    单位:尤晓蓝(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关键词:乳房;结核;乳腺肿瘤;误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0004116 中图分类号:R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17(2000)04-0631-01

    乳房结核临床较少见,发病率在1.5%~2.8%,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达50%[1]。我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病12例,其中术前误诊为乳腺癌7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0~53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8个月。均以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肿块在5cm以内者4例,5~10cm者3例。肿块位于右乳者4例,左乳者3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者3例。乳房慢性窦道形成4例。本组均经病理学证实。行乳腺区段切除3例,单纯切除4例,同时切除患侧腋窝肿大淋巴结3例。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切口均Ⅰ期愈合。

    2 讨论

    乳房结核是乳腺组织受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炎症。1829年首先由Cooper报道。可直接经乳腺导管及淋巴管逆行感染,亦可继发于体内邻近器官慢性结核病,如肋骨结核、胸膜结核、肺结核病等。分结节型、融合型、硬化型三型。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肿块或慢性窦道形成,缺乏特征性。当病灶形成肿块后,因肿块质硬、边界不清,不易被推动,特别是炎症已浸及皮肤且与之粘连时常出现乳房变形,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桔皮样改变;而辅助检查诊断准确性差,临床易误诊为乳腺癌。另外由于本病较少见,临床医师缺乏认识,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检查,也是误诊较高的原因。本组病例误诊为乳腺癌占58.3%。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诊断方面值得注意的有:①乳房肿块病史较长,有自行溃破或经久不愈的窦道或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体重下降、乏力等均应考虑有乳房结核可能;②脓液涂片普通染色未发现细菌,应进一步做抗酸染色,如发现抗酸杆菌则可肯定诊断;③B超:乳腺癌患者的肿块中央很少有液化的表现;④X线检查:除了发现身体它处的结核病灶外,乳房摄片可见大片状钙化影,可与乳腺癌的砂粒状、簇状钙化鉴别;⑤肿块切除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房结核最确切的方法。

    有文献报道5%的乳房结核病例可合并乳腺癌[2]。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应加深认识,高度重视。术中宜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既可防止漏诊,亦可避免有些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根治术。

    参考文献:

    [1] 吕新生,房献平.甲状腺、乳腺外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45.

    [2] 朱锅琪,李玉珠.乳房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84.

    收稿日期:1999-09-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