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2573
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设想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朱成

    单位:朱成(桂林医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广西桂林市 541001)

    关键词:医用计算机;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华夏医学0004104 中图分类号:R319; 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409(2000)04-0547-02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医药卫生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成为21世纪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之一。为加强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现就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作一探讨。

    1 21世纪医学人才应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素质与能力

, http://www.100md.com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与素质教育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的素质教育,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1]。医学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需要。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使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在工作、学习中不会应用计算机,将成为下一世纪的文盲。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促进了学科发展与专业更新,引发了新兴交叉学科与技术不断涌现,尤其在医学领域电脑化的诊疗设备不断普及与广泛应用。医学生若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将无法掌握最先进、最有效的研究与学习手段,也无法掌握和运用电脑化的诊疗仪器和设备,直接影响到其所从事的工作与发展。为此,应当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地位如同其它专业基础课一样,也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

    1.2 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应作为一种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从基础出发,突出应用,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1]。普通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要有别于工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应根据医学生将来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根据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特点与发展,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①了解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②掌握计算机DOS、 Windows98等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与使用方法。③具有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应用能力,熟悉办公自动化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综合运用这些软件进行文字、表格等日常事务的处理能力。④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的基本使用与安装方法。⑤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对数据库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的能力。⑥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使用方法。⑦了解常用的电脑化诊疗设备应用原理与操作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其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在医学院校已开展多年,许多院校在探索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滞后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教学内容中有部分内容陈旧过时。在软件方面,没能及时系统地介绍各类当前广泛应用,并具有代表性的软件。在硬件方面,未对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多门技术的融合、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Internet等相关知识及应用作必要介绍。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较为单一,医学院校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外,其它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开的较少,甚至未开。③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主要以在黑板上教学或在单台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及相关能力的培养。
, http://www.100md.com
    3 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上述等众多因素,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势在必行,提出以下设想供探讨。

    3.1 更新教学内容,适应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形势。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使当前的教学反映出当代计算机发展技术水平。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将来在学习、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及时进行充实,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及医学领域的新应用逐步适当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并编写出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材[2]

    3.2 改革传统教学的模式,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在现行的教学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上机时数比例小,课程评分以笔试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的应用大多限于“纸上谈兵”,上机操作能力较差。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着重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与上机课比例上力求达到1∶1或1∶2,课程宜安排在第一学年。这些能力不能仅靠课堂教学来培养,还要通过开放计算机机房,为学生课余上机提供方便,加强上机操作实践。此外,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要逐渐将远程网上教育、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也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知识讲座与竞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 百拇医药
    3.3 加强计算机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开好实验课,大力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上机实验的质量,是计算机教育的关键之一。在实践环节上,应使用现代先进的操作系统平台,逐步从Dos操作系统的应用界面过渡到Windows98图形窗口界面。将教学与实验融为一体,采取现场演示、边操作边讲解等上机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上机实验内容,提高上机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3.4 改革考核方式:计算机考试要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计算机教育的关键是使学生具备综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试可统一规范标准。建立试题库,在计算机课程的考试中增加机试在考试中的比重,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般院校计算机设备数量不足,档次偏低,应加大计算机机房设备资金的投入,适当增加高档次的计算机设备,以586为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Windows98操作系统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软件资源,提供充分课余上机时间,以利于学生课内外学习,使学生在校学习计算机不断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建立多媒体机房和网络机房,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网上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摄取知识的手段,使他们从信息网络上深入挖掘有用的信息资源,了解世界发展动态,了解科技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思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3]
, 百拇医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21世纪医学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试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计算机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1998,增刊:70.

    [2] 夏定元,黄冰,陈跃波,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6,16(3):28.

    [3] 黄冰,周德新,欧阳缮,等.紧跟科技发展加强计算机教育[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6,16(3):5.

    (收稿日期: 2000-05-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