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3703
无ST段升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酸激酶-MB轻度升高与死亡率的关系

     作者:John H.Alexander,MD;Rodney A.Sparapani,BS;Kenneth W.Mahaffey,MD;et al.

    单位:

    关键词: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000412 Association Between Minor Elevations of Creatine Kinase-MB Leveal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out ST-Segment Elvation

    背景:对于没有ST段升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标志轻度升高的诊断和预后意义仍有争论。

    目的:了解肌酸激酶(CK)-M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一种低于该水平危险性即不再增高的CK-MB阈值。

    设计与地点:对来自国际PURSUIT(Platelet Glycoprotein IIb/IIIa in Unstable Angina: Receptor Suppression Using Integrilin Therapy)试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试验于1995年11月至1997年1月进行。

    病例:共计8 250例没有ST段升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患者住院期间至少进行过1次CK-MB检查。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索住院CK-MB峰值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类(为正常上限的0~1、>1~2、>2~3、>3~5、>5~10或>10倍),评估30天和6个月死亡率。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在校正30天和6个月死亡基线预测因素后,确定CK-MB峰值水平的独立预后价值。

    结果:CK-MB峰值水平正常的患者,30天和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1.8%和4.0%;CK-MB在正常上限1~2倍的患者,30天和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3.3%和6.2%;CK-MB在正常上限3~5倍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5.1%和7.5%;CK-MB水平在正常上限10倍以上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3%和11.0%。对数转换的CK-MB峰值水平可预测校正的30天和6个月死亡率(两者均P<0.001)。

    结论:我们的资料显示,在没有ST段升高的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K-MB水平增高与死亡率强烈相关,危险性恰恰在CK-MB水平高于正常上限时开始增加。在某些临床情况下,即使是轻微CK-MB升高亦应考虑心肌梗死的发生。

    李呈亿 译

    JAMA.2000;283:347~353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