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临床研究》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3754
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肝病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临床研究》 2000年第4期
     作者:贺志安 张铁汉 王东霞 刘琳

    单位:贺志安(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国河南 新乡 453003);张铁汉(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国河南 新乡 453003);王东霞(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国河南 新乡 453003);刘琳(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河南 洛阳 451000)

    关键词:肝疾病/病理生理学;D-二聚体/诊断;预后

    湖南医学000419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4-0277-0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异常[1,2];纤溶活性增高是反映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1,3]。D-二聚体(D-dimer,D-D)作为胶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指标之一,其水平增高反映了机体继发性纤溶增强,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重要分子标志物[2~4]。因此,近年来D-D被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中,但在肝病中的应用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作者检测了63例不同肝病患者的D-D水平,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3例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16~70岁。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急性肝炎19例、慢性肝炎(轻、中度)13例、活动性肝硬化12例、重型肝炎9例,各组肝病均符合文献[5]标准并经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确诊;另选对照组34例,男女各半,年龄18~64岁,均为健康体检者。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及肝病各组均空腹采静脉血,用0.13 mol/L 枸橼酸钠1:9抗凝,3 000 r/min 离心后提出血浆,加塞-20℃冰箱中保存待检。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在美国伯乐-450酶标仪上比色,查曲线求得D-D含量,结果以 mg/L 血浆报告,所有标本一批做完。ELISA快速定量D-D试剂,为上海门捷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1.3 统计学处理 检测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或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对照组及肝病各组患者血浆D-D检测结果见附表。D-D与各种肝脏疾病的肝功能状态及临床表现相关。慢性肝炎D-D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

    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

    附表 不同肝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浆D-D的变化(mg/L,x±s) 组别

    n

    D-D

    阳性例数(%)

    急性肝炎

    19
, http://www.100md.com
    0.21±0.16

    7(36.84)

    慢性肝炎

    13

    0.18±0.26

    4(30.77)

    重型肝炎

    9

    2.79±1.96

    8(88.89)

    肝硬化

    12

    1.91±1.65
, 百拇医药
    12(100)

    肝细胞癌

    10

    2.93±2.71

    10(100)

    对照组

    34

    0.12±0.06

    -

    3 讨论

    机体内的纤溶酶(PL)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还可降解胶联的纤维蛋白,其降解的最小片段即特异性产物就是D-D[6]
, http://www.100md.com
    在PL的激活过程中,有两种重要的抑制物与之抗衡,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和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肝病时肝细胞灭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能力下降,致使PAI减低,同时由于功能受损,肝脏合成的α2-PI也减少,致使PL活性增强[3],从而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D明显增多,且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后者的特异性更好。Carr等[4]认为:在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FDP和D-D测定的实验中,只有D-D才能真正反映体内凝血酶和PL的活性,早期检测D-D对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结果表明:各种肝病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象,肝功能损伤越严重,D-D升高的幅度就越显著,临床上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本组资料而言,以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表现最为显著,D-D的阳性率高达88.89%~100%,且上述三种肝病较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的D-D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因此,D-D测定可作为辅助诊断肝功能受损的指标。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D-D升高对有的幅度最大,且彼此间的D-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这些肝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匿型的DIC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是构成其出血倾向的综合原因之一。作者检测了8例(肝癌2例、重肝2例、肝硬化4例)有不同出血倾向症状的死亡病例临终前血浆的D-D水平,结果发现:这些病人入院后,因病情继续恶化,死亡前血浆D-D水平较入院时增高2~4倍。相反,治疗显效病例的D-D水平则比原来明显降低。这提示D-D在对肝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早期发现隐匿性DIC或继发性纤溶等方面有一定价值。即D-D含量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重,它升高的幅度就越大,若其呈进行性升高,则预后不良[6];肝硬化患者若血浆D-D持续显著升高,而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时,应考虑并发肝细胞癌的可能[4]。因此,临床上若能动态观察D-D水平,则对肝病的应用价值更大。[作者简介] 贺志安(1962-),男,河南巩义人,副主任检验师。主要从事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参 考 文 献]

    [1] 王鸿利,邵慧珍,支立民,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和纤溶变化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l,71(11):608-611.

    [2]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4.

    [3] 杨玉林,贺志安.肝脏疾病实验诊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80-284.

    [4] Carr JM,Mckinney M,Mc Donagh J,et al.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role of D-dimer[J].Am J Clin Pathol,1989,91:280.

    [5]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6] Kruskal RJ,Seitz,D,Nolan CR,et al.Elevated fibrin-related and fibrinogen related antigen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J].Hepatology,1992,16:920.

    [收稿日期] 1999-07-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