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营养不良合理肠外营养支持探讨
作者:阮奕 万燕萍 蔡威 沈婉蓉 陈之琦 汤庆娅 夏韶民
单位:阮奕 万燕萍 沈婉蓉 陈之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蔡威 汤庆娅 夏韶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临床营养中心)
关键词:
肠外与肠内营养000419 探索更合理的重度营养不良肠外营养支持(PN)方案。收集1998年12月至2000年5月仁济及新华医院住院病人应用PN≥5天且体质指数(BMI)≤16的临床资料共40例;年龄22~105(平均62.8±17.2)岁,平均PN持续(25.1±22.7)天(5~120天);营养支持期间监测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评价指标以及PN前后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代谢指标。结果PN期间复查体重14人,其中体重增加11人(占78.6%),不变1人,下降2人;PN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均较前有不同程度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N期间肝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16例病人在PN期间监测血脂,营养支持前后在原基础上有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N期间发生相关并发症4例(占总数的10%),其中肝损1例,胆汁淤积3例,经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减少GS的供给量,由3.4 g/(kg.d)降至2.9 g/(kg.d)后,两周左右其相关症状及监测指标均有好转。结论:对重度营养不良病人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对维持正常代谢及内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对40例重度营养不良病人首剂采取从低能量(一般为正常供给量的60%~80%)、适当低水平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合物(正常供给量的70%~80%)的PN支持方案,以后逐渐增加能量及各营养素的供给量,最终增至正常供给量的100%~150%,从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在纠正营养素的负平衡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单位:阮奕 万燕萍 沈婉蓉 陈之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蔡威 汤庆娅 夏韶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临床营养中心)
关键词:
肠外与肠内营养000419 探索更合理的重度营养不良肠外营养支持(PN)方案。收集1998年12月至2000年5月仁济及新华医院住院病人应用PN≥5天且体质指数(BMI)≤16的临床资料共40例;年龄22~105(平均62.8±17.2)岁,平均PN持续(25.1±22.7)天(5~120天);营养支持期间监测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评价指标以及PN前后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代谢指标。结果PN期间复查体重14人,其中体重增加11人(占78.6%),不变1人,下降2人;PN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均较前有不同程度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N期间肝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16例病人在PN期间监测血脂,营养支持前后在原基础上有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N期间发生相关并发症4例(占总数的10%),其中肝损1例,胆汁淤积3例,经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减少GS的供给量,由3.4 g/(kg.d)降至2.9 g/(kg.d)后,两周左右其相关症状及监测指标均有好转。结论:对重度营养不良病人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对维持正常代谢及内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对40例重度营养不良病人首剂采取从低能量(一般为正常供给量的60%~80%)、适当低水平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合物(正常供给量的70%~80%)的PN支持方案,以后逐渐增加能量及各营养素的供给量,最终增至正常供给量的100%~150%,从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在纠正营养素的负平衡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