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784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6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朱军 帅国华

    单位:(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 临安 3113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415 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症肝炎),病情凶险而复杂,病死率高。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实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之一[1~3]。本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6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25~53岁,平均4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下述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重症型肝炎16例,亚急性重症型肝炎24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早期26例,中期14例,晚期(晚期是指已发生致死性并发症者)4例。病原分类:甲型肝炎3例,乙型肝炎52例,丙型肝炎2例,甲型、乙型重叠感染2例,乙型、戊型重叠感染1例。
, 百拇医药
    诊断标准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重型肝炎诊断标准[4]

    2 治疗方法

    2.1 综合治疗 每日给予能量合剂和大剂量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20~30mg,胰高血糖素1mg+胰岛素10IU,654—2 30~40mg溶于10%葡萄糖液1500~2000ml内静滴,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酌情2~3日输注1次新鲜血浆或新鲜血、白蛋白。

    2.2 中医中药治疗 基本方:绵茵陈50g,生军15~30g(分2次加入),大青叶30g,柴胡12g,田基黄50~100g,金壶瓶50g,岩柏15g,生山楂18g,仙鹤草30g,六一散(包)30g。水煎500~750ml,分4次口服。随证加减:苔黄腻呕吐者加川连、苏叶、竹茹各10g;苔白腻呕吐加姜半夏15~30g,陈皮6g,硼砂2g,乌梅2枚;黑便选用鲜仙鹤草150~250g;小便黄赤量少鲜白茅根250g;乙肝者加半边莲30g;有腹水加猪苓15~30g,赤小豆30g,花槟榔15g;出现胸水加炒葶苈子15~30g;有早期肝昏迷加菖蒲10g,广郁金15g,安宫牛黄丸每日1~2丸。疗程2~3个月。
, 百拇医药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1例,(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各项生化指标正常,部分病例乙肝标志物阴转,能参加轻便劳动);好转25例,(主要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各项生化指标基本正常);无效14例,(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出现恶化或不能坚持服中药治疗,或自动出院、死亡)。

    4 讨论

    重症肝炎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阻止或顿挫黄疸的加深,阻断肝细胞继续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和凝血机制,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综合基础疗法的重要性[5]

    中医药治疗的重点是解毒活血,通利二便。大黄药量掌握以大便畅通为度。大黄有解毒活血,清利肝胆,通腑排便功能,但必竟为苦寒之品,重症期必用,以分2次后下为宜,应随证减量。用活一味大黄,对抢救重症肝炎至关重要;白茅根为甘寒之品,凉血止血,生津利尿,有消肿退黄,止吐衄诸血之功能。仙鹤草具解毒清肠,适用全身各部出血证,单用即效。两者合用解毒、利尿、退黄功能显著,且有预防DIC的发生。临床以鲜品为佳,剂量不受限制,无任何毒副作用;田基黄是治湿热黄疸之佳品,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软肝散结的功用,尤其对顽固性黄疸有作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顾长海,等.重症病毒性肝炎56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88,6(2):85

    2,沈耕荣,等.重症肝炎.天津:天津出版社,1990.6

    3,O′ Grady J G,Schalm SW,Williams R. Acute failure:Redefining thesyndromes. Lancefm,1993,342:273

    4,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5,Muto Y. Present status of fulminant hepatitis in Japan (1989~1991) Gastroeterogia Japonica,1993,28:120

    收稿日期:1999-07-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