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7865
难治性肛瘘探讨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李世岳 陆稚波 朱雷震 蒋孝天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人民医院 宁波 31502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426 笔者根据难治性肛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男24例,女3例,年龄2个月~71岁。病程10余天~40余年。因肛瘘(肛旁脓肿)而引起的并发症,如直肠膀胱(尿道)瘘2例。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继发结核感染3例。炎症残留19例;异物残留3例。

    2 治疗方法

    2.1 对并发脓肿切开引流,脓腔扩创搔刮,肛瘘切除、挂线,留置导尿等手术及处置下,病情无明显改善时,可行乙状结肠外置造口并留置导尿等治疗。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降血糖治疗,有继发结核感染者加用抗结核药物。

    2.2 大部分难治性肛瘘由炎症残留所致。炎性组织易残留在疤痕组织周围,应进行彻底清除。

    2.3 异物残留应彻底清除。

    3 治疗结果

    治愈标准:术后切口创面愈合,并经随访1年以上肛瘘及脓肿无复发。并发脓肿2例均治愈。其中1例为2个月婴儿,在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情况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3个月后尿道瘘闭合,6个月后经手术肛瘘愈合,2年后做闭口术。

    炎症残留及异物残留各3例均治愈。炎症残留19例中治愈17例。

    4 体会

    4.1 肛瘘应以预防为主,发现肛旁脓肿形成要尽早切开引流。难以确定脓肿是否形成或深部脓肿不易定位时,可先穿刺确诊、定位再切开引流。经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联合用药3~5日后,肛旁红肿包块无改善,脓肿尚未形成亦应切开减压,预防炎症加重扩散。一旦出现直肠膀胱瘘,应首先考虑阻止直肠内粪便通过瘘管进入膀胱。在导尿等措施无效情况下,炎症期行瘘管修补术较难成功,但延迟瘘道修补又可使尿路感染难以控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行乙状结肠造口,阻断瘘管感染主要来源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4.2 当瘘管外口位置距肛门较远时术前应行碘油造影,造影应先用探条疏通瘘道腔,使造影剂充分进入腔内。

    高位肛瘘手术中还可用亚甲兰等染色剂注入瘘管引导。仔细辨认有无腐烂组织及疤痕,并用探条探查。如有条件可用电刀,减少出血,避免缝扎、结扎止血。局麻药液中适量加入肾上腺素,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收稿日期:1999-09-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