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汤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46例
作者:王法治 潘军 侯永美 陈跃华 瞿军庭
单位:王法治(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61041);潘军(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61041);侯永美(昌乐县人民医院);陈跃华(安邱市人民医院);瞿军庭(昌邑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药疗法;清瘟汤
湖北中医杂志000410 实验研究显示:中药清瘟冲剂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有效[1]。笔者应用清瘟冲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46例,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按1986年第一届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996年~1998年间,笔者选择5病日之内经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Ig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治疗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6~55岁,平均30.5±5.24岁;病情轻度者13例,中度者28例,重度者5例;平均体温39.5±1.02℃;血压10~18/8~12kPa;尿蛋白()以上;血小板平均70±4.43×109/L。
对照组: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15~57岁,平均34.7±6.24岁,病情轻度者8例,中度者32例,重度者6例;平均体温39.2±1.05℃;血压10~17/7~12kPa;尿蛋白()以上;血小板60±3.74×109/L。两组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补液,稳定内环境,用能量合剂、止血药物、抗休克、抗感染、血透治疗肾衰。治疗组增用清瘟汤(大青叶、生石膏、白茅根各30g,银花、野菊花各15g,生大黄、赤芍、知母各10g),1剂/d,连用7天,口服、鼻饲或高位灌肠。
, 百拇医药
3 观察项目
每天观察体温、血压、尿量变化、出血外渗及消化道症状,每天化验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肝功能。
4 疗效评定与结果
4.1 疗效标准
按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原则”规定[2]。临床治愈:用药后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5天内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显效:用药后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7天内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7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无效:用药后7天内体温未恢复正常,主症未改善,各项检查未恢复正常。
4.2 结果
, 百拇医药
两组治疗后观察项目比较见附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观察项目比较(±s)(天) 组别
n
退热
出血停止
尿蛋白消失
血小板复常
BUN复常
治疗组
46
3.33±2.14
, 百拇医药
4.72±2.42
5.4±2.31
5.61±2.2
8.93±2.71
对照组
46
5.5±2.77
7.82±2.55
10.16±2.2
10.32±2.2
14.5±2.51
P
, http://www.100md.com
<0.05
<0.05
<0.01
<0.01
<0.01
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46
, 百拇医药
20
20
5
1
对照组
46
18
16
4
8
治疗中,越休克期: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χ2=3.88,P<0.05;越少尿期:治疗组38例,对照组26例,χ2=6.21,P<0.05;主要并发症:治疗组10例,对照组20例,χ2=4.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7.8%,对照组82.6%,P<0.05。
, 百拇医药
5 讨论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3],多认为有以下原因:(1)病毒对人体组织的直接损伤作用;(2)变态反应参与发病过程;(3)体液因子变化和DIC是发病的中间环节,而病毒进入机体作为起动因子,一次性打击是发病的关键,因此杀灭或抑制病毒十分重要,可以减轻机体免疫反应,减少介质产生,降低原发性病理损伤程度,有利疾病恢复。实验研究发现,清瘟汤对出血热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药物浓度和抗病毒效力,其作用强度与病毒唑相当,而已知病毒唑对细胞内的出血热病毒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治疗有效者随热度下降病情随之好转,提示其疗效与抗病毒作用密切有关[5]。笔者应用清瘟汤后患者并发症减少,越期率提高,热程缩短,在停止出血、尿蛋白消失、血小板和尿素氮恢复正常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与该方的抗病毒作用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李法卿,谭维国,林建纹.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2):109
[2]杨为松.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93
[3]孙志坚,黄湘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1):34
[4]王跃宗,许伟,李莉.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2):69
[5]过伟峰.清瘟口服液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1):656
收稿日期:1999-12-06, http://www.100md.com
单位:王法治(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61041);潘军(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261041);侯永美(昌乐县人民医院);陈跃华(安邱市人民医院);瞿军庭(昌邑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药疗法;清瘟汤
湖北中医杂志000410 实验研究显示:中药清瘟冲剂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有效[1]。笔者应用清瘟冲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46例,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按1986年第一届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996年~1998年间,笔者选择5病日之内经测肾病综合征出血热Ig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治疗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6~55岁,平均30.5±5.24岁;病情轻度者13例,中度者28例,重度者5例;平均体温39.5±1.02℃;血压10~18/8~12kPa;尿蛋白()以上;血小板平均70±4.43×109/L。
对照组: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15~57岁,平均34.7±6.24岁,病情轻度者8例,中度者32例,重度者6例;平均体温39.2±1.05℃;血压10~17/7~12kPa;尿蛋白()以上;血小板60±3.74×109/L。两组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补液,稳定内环境,用能量合剂、止血药物、抗休克、抗感染、血透治疗肾衰。治疗组增用清瘟汤(大青叶、生石膏、白茅根各30g,银花、野菊花各15g,生大黄、赤芍、知母各10g),1剂/d,连用7天,口服、鼻饲或高位灌肠。
, 百拇医药
3 观察项目
每天观察体温、血压、尿量变化、出血外渗及消化道症状,每天化验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肝功能。
4 疗效评定与结果
4.1 疗效标准
按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原则”规定[2]。临床治愈:用药后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5天内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显效:用药后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7天内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有效:用药后7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大部分主症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无效:用药后7天内体温未恢复正常,主症未改善,各项检查未恢复正常。
4.2 结果
, 百拇医药
两组治疗后观察项目比较见附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观察项目比较(±s)(天) 组别
n
退热
出血停止
尿蛋白消失
血小板复常
BUN复常
治疗组
46
3.33±2.14
, 百拇医药
4.72±2.42
5.4±2.31
5.61±2.2
8.93±2.71
对照组
46
5.5±2.77
7.82±2.55
10.16±2.2
10.32±2.2
14.5±2.51
P
, http://www.100md.com
<0.05
<0.05
<0.01
<0.01
<0.01
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46
, 百拇医药
20
20
5
1
对照组
46
18
16
4
8
治疗中,越休克期: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χ2=3.88,P<0.05;越少尿期:治疗组38例,对照组26例,χ2=6.21,P<0.05;主要并发症:治疗组10例,对照组20例,χ2=4.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7.8%,对照组82.6%,P<0.05。
, 百拇医药
5 讨论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3],多认为有以下原因:(1)病毒对人体组织的直接损伤作用;(2)变态反应参与发病过程;(3)体液因子变化和DIC是发病的中间环节,而病毒进入机体作为起动因子,一次性打击是发病的关键,因此杀灭或抑制病毒十分重要,可以减轻机体免疫反应,减少介质产生,降低原发性病理损伤程度,有利疾病恢复。实验研究发现,清瘟汤对出血热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药物浓度和抗病毒效力,其作用强度与病毒唑相当,而已知病毒唑对细胞内的出血热病毒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治疗有效者随热度下降病情随之好转,提示其疗效与抗病毒作用密切有关[5]。笔者应用清瘟汤后患者并发症减少,越期率提高,热程缩短,在停止出血、尿蛋白消失、血小板和尿素氮恢复正常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与该方的抗病毒作用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李法卿,谭维国,林建纹.中药清瘟冲剂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2):109
[2]杨为松.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93
[3]孙志坚,黄湘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传染病杂志,1993,11(1):34
[4]王跃宗,许伟,李莉.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2):69
[5]过伟峰.清瘟口服液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1):656
收稿日期:1999-12-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