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37305
头孢匹胺钠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佃少娜 江映珠 陈奇

    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州 510080)

    关键词:头孢匹胺钠;腹膜透析液;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

    广东药学000423 摘要 目的:考察头孢匹胺钠在25℃下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头孢匹胺钠加入腹膜透析液中,混合均匀后,在25℃下于0、1、2、4、6h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匹胺钠的含量,同时记录外观变化及pH值。结果0~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基本稳定,头孢匹胺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头孢匹胺钠(Cefpiramide sodium),又名先福吡兰(Cefpiram)是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对G+球菌及G-杆菌均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力[2]。临床上多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妇科、败血症、腹膜炎、外科等各种感染。门诊腹膜透析引起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较高,且致病菌多为G+球菌及G-杆菌[3]。所以本实验依据临床用药浓度,观察头孢匹胺钠与腹膜透析液在25℃下配伍0~6h的稳定性,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仪器与试药

    420A型pH计(USA奥力龙),UV-2401 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BP-210S 电子天平(沙多利斯)。头孢匹胺钠(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 LT5374),腹膜透析液(每100ml含葡萄糖1.5g、氯化钠538mg、氯化钙25.7mg、氯化镁5.08mg、乳酸钠448mg,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号G98110236AB5166)。

    2 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及工作曲线制备 精密称取头孢匹胺钠250mg,用腹膜透析液配制成含头孢匹胺钠10、12、14μg/ml等几个浓度的溶液,用蒸馏水作空白,在190~400nm处进行扫描,结果所得图谱形态基本一致,均在273±1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

    按上述方法分别配制成含头孢匹胺钠8、10、12、14、16μg/ml等5个浓度的溶液,在273nm处测定吸收度A值。吸收值A与浓度C进行回归处理,得工作曲线方程:
, http://www.100md.com
    C=42.40785A-0.16816 r=0.999961 n=3

    2.2 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头孢匹胺钠250mg(5份),用腹膜透析液配制成含头孢匹胺钠12μg/ml的测试液,分别于273nm处测定吸收度A值,并代入工作曲线方程。求得C值,得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16 n=5)。

    2.3 含量测定 模拟其临床用药浓度,用腹膜透析液配制成含头孢匹胺钠10mg/ml的混合液作供试液。

    2.4 在0、1、2、4、6h分别取上述供试液适量,以蒸馏水稀释成含头孢匹胺钠12μg/ml的测定液,用相应稀释度的腹膜透析液作空白,在190~400nm处进行扫描,结果,不同时刻扫描所得吸收曲线形状基本不变。并测定头孢匹胺钠的特征峰位273nm处的吸收度A值,以0时特征峰位273nm处相应的吸收度A为100%计算各相应时刻的百分数,同时测定其pH值和记录外观变化,结果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样品测定结果、pH值及外观变化(25℃ n=3)

    0h

    1h

    2h

    4h

    6h

    吸收度A值百分数

    100.00±0.17

    100.71±0.16

    99.41±0.17

    99.64±0.60

    98.69±0.17
, 百拇医药
    pH

    5.72

    5.83

    5.81

    5.88

    5.86

    外观

    无色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3.1 在波长选择时,用腹膜透析液稀释成不同的适宜浓度,在波长190~400nm处扫描,所得图谱形状基本一致,且均在273±1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说明腹膜透析液对头孢匹胺钠在190~400nm的紫外吸收无明显干扰,所以选择273nm作为头孢匹胺钠含量测定的特征吸收峰位。

    3.2 本实验是采用0~6h内190~400nm处扫描所得曲线形状的比较,并测定头孢匹胺钠特征峰位273nm处的吸收值,来考察其含量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含量及pH值配伍后都没有多大变化,外观稳定。但该实验是有局限性的。至于体内药效及毒理实验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等.新编药物学(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3

    2.奥田隆夫,等.Chemotheragoy.1983,31(S-1):81

    3.李仕梅主编.临床肾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91

    (收稿:2000-04-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