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773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4期
     作者:陈文笔 严家春 马勇 沈月萍 丁体龙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3医院,安徽 蚌埠 233015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4147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各型乙肝肝活检标本200例(所有患者均经血清学证实),G1、G2、G3、G4及LC各40例,采用负压针吸肝活检166例,吸取的肝组织长径≥1.5cm。肝叶切除34例,切除的肝组织长径2~20cm。男155例,女45例,年龄16~54岁,平均27岁。

    1.2方法VEGF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由专人操作。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二步法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全部标本皆采用组织抗原微波修复,后按免疫组化二步法操作步骤操作。设阴性对照,评定结果按阴性(-)、阳性(+)及强阳性(++)进行。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处理资料统计用χ2检验。

    2结果

    2.1VEGF在肝组织表达的形态学特征

    VEGF阳性为棕黄或深棕黄色细颗粒,其在乙肝肝组织中定位于病变区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在大片状成肌纤维样细胞中也有表达;但在形成血管腔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纤维则示阴性,那些形态大致正常的肝细胞也示阴性。VEGF在阳性的肝细胞胞质内呈弥漫性分布;在病变区狄氏腔及肝窦内,VEGF围绕肝细胞周边分布。

    2.2VEGF表达程度与乙肝G的关系

    在慢性乙肝较轻组(G1、G2),VEGF表达阳性占多数(75%),强阳性占少数(25%);而在较重组(G3、G4及LC),VECF表达阳性占少数(14%),强阳性占多数(86%),其间差异极显著性(P<0.01,见表1)。表明VEGF在乙肝肝组织内表达有随肝组织变性坏死加重而上升之势。
, 百拇医药
    表1 VEGF表达程度与乙肝G的关系(n=40) 表达程度

    较轻组

    较重组*

    G1

    G2

    G3

    G4

    LG

    +

    34

    26

    13

    4
, http://www.100md.com
    0

    ++

    6

    14

    27

    36

    40

    注:*P<0.01

    2.3VEGF表达与肝血管病变的关系

    VEGF染色结果提示,在肝内血管炎症、破坏及阻塞部位,VEGF表达较明显,尤其是在碎屑坏死区的肝细胞及窦状隙多为强阳性表达,坏死灶内的单形核细胞也为弥散性表达,但成熟的毛细血管及血管瘤样增生区VEGF则甚少表达或无表达。而且,在尚未形成毛细血管的扩张肝窦壁、肝细胞与肝细胞接合部,VEGF示强阳性表达,而在毛细血管化区的肝窦,VEGF表达有下降现象。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据我们研究,从乙肝急性期到慢性期的整个发病阶段,始终伴有肝内血管的炎症、破坏、阻塞及增生病变,而肝窦狭窄及毛细血管化比较多见[1~5]。表明在乙肝的病程中,肝内血管及肝窦病变甚为严重,引发肝血供障碍,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已有研究表明,局部组织缺氧可诱导VEGF表达。VEGF是一个分子量为45KD的高度糖基化的碱性蛋白,是由两个分子量各为23KD的不同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它是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家族的一个成员。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提高血管通透性及改变细胞外基质等功能。

    本文结果提示,无明显病变的血管内皮细胞VDGF不表达,而伴有血管损伤的内皮细胞VEGF则强阳性表达。在尚未形成毛细血管的扩张肝窦壁、肝细胞与肝细胞接合部,VEGF强阳性表达,而在毛细血管化区的肝窦,其表达程度下降。可见,VEGF在肝组织内增强表达发生于乙肝病变的始发阶段,且其表达在血管形成前期最明显,而在肝血管生成期则逐渐降低。同时,在肝内血管及肝窦病变区VEGF高表达,且其表达程度随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加重而上升。究其原因,可作如下解释:VEGF在该局部高表达,能改变细胞外基质,诱导血管形成,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诱导肝组织的缺血或缺氧,诱导VEGF表达,造成恶性循环。
, http://www.100md.com
    总之,VEGF在肝内血管改建中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肝炎的治疗过程中,调整VEGF的表达强度,行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不容忽视的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严家春,刘健虎,马勇.1052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的形态学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5,3:155~157

    [2]严家春,陈文笔,马勇,等.肝内血管增生在乙肝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147~149

    [3]严家春,刘健虎,马勇.肝内血管阻塞在乙肝肝硬变中的作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3:206~208

    [4]严家春,孙新华,陈文笔,等.急性乙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的特征与预后[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699~702

    [5]严家春,刘健虎,马勇,等.乙型肝炎肝内血管病变与预后的随访观察[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683

    收稿:2000-0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