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7822
脑梗塞偏侧舞蹈症3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4期
     作者:曹福志 王其梗

    单位:福建省三明钢铁厂职工医院,福建 三明 365000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464

    1病例摘要

    例1:患者男,58岁,因高血压病10年余,血栓性脑梗塞后遗症1年余,左侧肢体无力加重1d住院。体检:BP:165/105mmHg,神志清,左上下肢肌力0级。头颅CT:右丘脑区陈旧性梗塞灶,左基底节区低密度改变。住院第3d病人突然右侧肢体不自主无节律屈伸、翻转、甩动等,并日渐加剧,醒觉时右侧肢体不停地舞动;睡觉时肢体舞动暂停,查肌张力降低。诊断:脑梗塞后遗症、脑梗塞偏侧舞蹈症。给予应用血管扩张剂、脑细胞活化剂治疗月余,右侧肢体舞动完全消失,左侧上下肢肌力均提至Ⅱ级后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

    例2:病者男,58岁,因高血压、头痛3年,右侧肢体无力1d住院。入院前1d凌晨起床小便时先感头痛、头晕,随后右侧肢体无力跌倒在地,当即语言含糊不清。体检。BP:180/120mmHg,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均为Ⅳ级,右巴氏征阳性。头颅CT:左丘脑区血肿,破入脑室,右基底节区小梗塞灶。诊断:混合性中风,高血压病Ⅲ期。给予控制血压、镇静、脱水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翌日下午,病人出现躁动,醒觉时,左侧肢体不停地舞动,肌张力增强;睡觉时,舞动暂停,查左侧肌张力降低。拟病者合并脑梗塞偏侧舞蹈症,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氟哌啶醇、奋乃静口服,3d后症状开始减轻,2周后肢体舞动消失,1个月后出院,随访2年肢体舞动未复发。

    例3:患者男,52岁,因右上肢麻木,左侧肢体无力、构音不清1.5h入院。入院体检:BP:190/110mmHg,烦躁,浅昏迷,双眼球向上凝视,右鼻唇沟浅,口角左斜,双侧肢体肌张力增强,左上下肢力0级,左巴氏征阳性,右侧肢体呈持续不规则屈伸、翻转、甩动等舞蹈样动作。头颅CT:右侧大脑半球及左侧基底节区、颞叶、枕叶广泛低密度缺血改变。诊断:栓塞性脑梗塞,右侧偏侧舞蹈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氟哌啶醇及对症等治疗。患者终因急性脑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3d后死亡。

    2体会

    脑梗塞偏侧舞蹈症主要见于有严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其主要原因是硬化了的微小动脉闭塞引起小灶性梗塞。病变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特别是尾状核及壳核较为常见,系病变部位多巴胺过多或多巴胺受体敏感性过高而出现的舞蹈样运动。本文3例均符合李嘉等报告脑血管病伴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依据:(1)中老年起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病发作史。(2)突然发生的偏侧肢体不自主舞蹈样动作。(3)醒觉时或情绪激动时舞蹈运动加重,肌张力增强;睡眠时肌张力降低。(4)舞蹈样动作可随脑血管病的好转而日趋消失。(5)头颅CT证实基底节区缺血性梗塞病灶。对于本症的治疗,除按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原发病治疗外,可选用对抗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受体拮剂如氟哌啶醇、奋乃静等药物,首选氟哌啶醇。预后取决于脑血管损害程度,舞蹈症状可随脑血管病的好转日趋消失。

    收稿:2000-01-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