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0440
微创水药冲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聂建刚 孙晓立 阎长青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050011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449 1998年7~10月,我院采用微创水药冲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0~75岁。高血压病史平均20年。意识状态(Glasgow计分法):9~12分14例,6~9分7例,6分以下2例。生命体征:入院时体温正常或略高19例,38℃以上4例;收缩血压最高者28 kPa,最低者16 kPa;呼吸20~30次/分;心率110次/分以上者9例;明显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者18例;一侧瞳孔散大者2例;出现应激性溃疡者2例。出血部位:壳核血肿17例;丘脑血肿2例;脑室内血肿2例;皮层血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小时至11天。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10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手术大部分在局麻下进行,个别者加用基础麻醉,根据头部CT片所提示的血肿大小、形态、深浅选定合适型号的穿刺针。再依据CT片进行简易三维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心定为靶点(注意避开中央区及语言区)。将针摆好最佳进入位置,针在钻动力带动下钻透头皮——颅骨,直达血肿腔,在针芯的导引下把带侧管的冲洗套管置于血肿中,通过交替抽取和推注生理盐水,在血肿中心蚀出一个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和注射器的针形冲碎器,每次推注3~5 ml生理盐水冲碎血肿,血肿冲洗液经套管侧管流出颅外,使清除血肿过程连续进行。治疗中注意出入平衡,待排出液变清亮后连接引流管结束手术。

    1.3 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6小时后,若引流管内无新鲜血流出,即可通过针形冲碎器向血肿腔注入“二合一”溶血药物(尿激酶、肝素按比例现配制的混合液)3~5 ml,保留2小时后开放。根据情况6~8小时反复进行抽吸、冲洗、液化、引流,直到CT片证实血肿大部清除为止。其它脱水、止血、降压、神经营养、降温、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均同以往治疗,但脱水药可酌情减少甚至不用。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中,原则上24小时后复查CT,其中血肿清除50%以上者15例,3例所剩不到10 ml者次日即拔管,全部病例均在一周内清除血肿70%以上甚至基本排空拔管。出现轻微脑水肿者5例。术后15例病人Glasgow计分均在12分以上,5例在9~12分;脑疝者2例中1例当时瞳孔回缩,另1例无变化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一个月,恢复良好者16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一直是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残率、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式较多,但尚无一项满意的创伤轻微、简单易行、适应症宽的治疗方式。我们所采用的微创水药冲溶技术,经过临床实践效果较理想。所用一次性穿刺针直径仅3 mm、损伤极小、操作简单。尚无发现因穿刺导致新鲜出血血肿加大者。施术地点不受限制,手术室、换药室、甚至病房、急诊室均可进行。一般局部麻醉即可,可为超前期手术急取有效的时间。
, http://www.100md.com
    我们体会治疗中所用溶血药物“二合一”(尿激酶、肝素)溶血效果可靠。本组中无因局部用药加重新鲜出血者。故临床用药量可再加大。关键是要对比CT片严格掌握停用指征:穿刺针不在血肿腔内者;血肿已清除超过70%者;血肿量小不足15 ml者。我们还拟于血肿腔内注入中药制剂,有待今后研究试用。

    该项治疗技术适应症比较宽,除桥脑及延髓部位以外的大脑半球、小脑半球、脑室内均可施术。对出血量小于30 ml者施术可促进神经功能尽早尽快恢复;对个别脑疝者,或出血量很大者,也可先穿刺抽出部分积血,争取手术时间,我们观察以上两种情况者若穿刺冲溶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改行开颅术,本组中1例属于此种情况获救。

    总之,采用了微创水药冲溶治疗技术,大部分病人可少用或不用脱水剂,但常规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收稿:1999-01-25,修回:1999-10-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