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222
阈下痫样放电对大鼠中枢神经元损害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王庆松 蔡方成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神经科 400014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18 无明显惊厥发作表现的亚临床痫样放电(SED)发生率高。50%以上频繁SED患者可出现反应时间延长、言语迟缓、阅读效率下降、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等多种短暂认知受损(TCI)表现,但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在建立Wistar大鼠额区、海马不同电刺激部位SED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情感行为观察、Morris水迷宫训练、蛋白质免疫印迹、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术、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等技术,结合海马组织病理学研究,探讨了SED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损害及相关神经生物学致病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SED可引发实验动物明显的惊吓反应和活动习性及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变,可逆性干扰了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过程的获取、巩固与提取阶段。海马结构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水肿、突触与髓鞘结构破坏及微循环障碍。阈下电刺激停止后72小时内,脑组织nNOS、NO含量增多;脑内游离Ca2+及结合钙调素表达明显增强,而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表达显著降低;线粒体ATPase活性明显降低;其中海马区均选择性地更明显和更持续改变,不因刺激部位而变化。提示SED所致TCI不仅是中枢神经元兴奋性改变所引发的相关神经功能短暂失调,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神经病理学基础和以钙调控紊乱、NO-nNOS表达异常、线粒体功能受损为主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其中海马结构选择性受损是TCI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和致病机制。因此,有必要认为SED所致TCI本身就是一种临床发作表现,应注意防治频繁SED所致脑损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