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906
中心静脉插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
     作者:宁军 黄卫华 李学旺

    单位:宁军(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广西钦州535000;);黄卫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广西钦州535000;);李学旺(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肾功能衰竭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0005129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17(2000)05-0823-03

    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透通路,已在急性肾衰及尿毒症诱导期广泛应用。近10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提高,动静脉瘘血管通路的丧失率增加,中心静脉插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逐步上升,已成为长期透析中的又一条生命线,现将中心静脉插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简述如下:

    1 中心静脉插管透析的适应证
, 百拇医药
    中心静脉插管与动静脉通路相比有以下优点: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无血液动力学紊乱或盗血综合征,无心肺再循环,避免静脉穿刺。因此它适应于:①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透析者。②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需作紧急透析渡过危险阶段者。③慢性透析内瘘成熟前的紧急透析者。④短暂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者,原有动静脉瘘阻塞或感染者,腹膜透析因导管阻塞或窦道感染需拔除腹透管者。⑤心功能不全用内瘘血透而导致高心输出量心衰者。⑥内瘘和血管移植不具备时,也可作为长期透析通路[1~3]

    尽管中心静脉插管与动静脉血管通路相比有许多的优越性,是急诊透析时最好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当能采用动静瘘或PTFE人造血管时,一般不采用中心静脉插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因为一旦中心静脉插管后出现中心静脉系统狭窄或血栓形成,就会丧失所有的上肢血管通路,而PTFE人造血管通路丧失后,尚可采用中心静脉插管作为补救通路[2]

    2 中心静脉插管法的要点
, 百拇医药
    目前中心静脉插管有三种方法:外科手术静脉切开插管、经皮下盲插和经皮下在影像指导下插管。常用于插管的静脉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外科静脉切开插管,通常需要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需熟练的外科技术,手术时间较长,成功率大约75%,并影响该静脉的重复使用,因而这种方法已逐步被经皮下插管方法代替。根据可靠的静脉体表解剖标志,局麻下经皮下中心静脉插管(经皮下盲插)的应用日益增多[4]。股静脉插管具有操作最为快捷而安全的特点,但穿刺局部不易保持清洁,且患者活动受限制。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皮肤部位易保持清洁,患者活动不受限,故更可取[1]。锁骨下静脉插管在操作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容易穿破静脉及损伤胸膜,容易导致锁骨下静脉狭窄和血栓形成,影响同侧动静脉瘘;而颈内静脉插管则能克服锁骨下静脉插管的缺点[3]。所以,经皮下颈内静脉,特别是右侧颈内静脉插管(有时左颈内静脉插管会进入右侧无名静脉)较锁骨下静脉插管更为安全,为中心静脉插管首选部位。

    1999年杨永明等报道[5]106例尿毒症患者,取美国Arrom-Howes多孔双腔导管。采用Seldinger术插管,结果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106例尿毒症患者插管后效果 (%) 共106例

    血流量<150ml/min的发生率

    血尿素氮重复循环率

    根据KT/V评定透析充分者

    插管留置时间(天)

    插管感染率

    股静脉插管n=40例

    17

    21±9

    25(63.0)

    9±6

, http://www.100md.com     12(25.0)

    锁骨下静脉插管n=36例

    8

    14±5

    28(78.0)

    26±11

    5(13.0)

    颈内静脉插管n=30例

    7

    13±6

    24(80.0)

    31±9

, http://www.100md.com     3(9.0)

    P<0.05

    以上三种方法比较,显示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相对较理想的血透临时性血管通路。

    颈内静脉在解剖上的变异率大约5%,且颈内静脉的体表解剖标记不突出,特别是过度肥胖或者那些不能平卧的病人,使得仅仅利用颈内静脉体表解剖标记插管有一定的困难[6]。据文献报道,经皮下颈内静脉盲插相关的并发症约11%,有些并发症是致命的[7]。利用小型多普勒B超定位或利用X线透视下插管可提高Sekdinger颈内静脉插管的成功率,1997年Kumwenda报告[8],在两组研究,共87例右颈内静脉和1例右颈外静脉插管的终末期肾衰患者,男38例,女35例,平均年龄36~81岁,静脉插管和成功率见表2,表3。

    表2 B超定位与盲插成功率对比 (n,%) 穿刺次数
, 百拇医药
    B超定位组(n=44)

    盲插组(n=44)

    1次

    39(88.6)

    27(61.4)

    2次

    3(6.8)

    10(22.8)

    3次

    2(4.6)

    4(9.0)

    3次以上

, 百拇医药     0

    2(4.5)

    插管失败

    0

    1(2.3)

    P=0.0067表3 两组插管前后并发症 (n,%) 插管前后并发症

    B超定位组

    盲插组

    由于使用镇静剂引起的呼吸困难

    1(2.3)

    1(2.3)

    血液流量不足
, http://www.100md.com
    2(4.6)

    1(2.3)

    误穿动脉

    0

    3(6.8)

    插管后明显出血

    3(6.8)

    3(6.8)

    P=0.0048

    以上研究表明,利用小型多普勒B超定位后静脉插管比经皮下颈内静脉插管(盲插)更安全,成功率更高。

    综合上述,在穿刺部位选择上,颈内静脉特别是右颈内静脉是中心静脉插管的首选部位,它较锁骨下静脉插管更安全,成功率更高。而股静脉插管对于过度肥胖或者高度水肿或者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和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具有最为安全,最为快捷的特点,适合于垂危病人的抢救。
, http://www.100md.com
    留置中心静脉插管,透析时间短于1个月,通常采用无绦纶套导管,超过1个月可采用有绦纶硅胶导管,导管采用绦纶套能减少感染机会,可长期应用[2]。1997年据Kumwenda[9]对单腔或双腔导管的透析充分性作了总结,在每周3次每次4h,平均血流量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情况下比较了Permeath,Tesio and Vascath三种导管的KT/V至少为1.2,Francis导管的KT/V为1.19认为这些导管能提供充分透析,该作者认为,对于长期透析的病人,目前市场出售的无论是单腔或两腔导管,还没有有力的证据说明哪一种在临床上更有优势。1995年马骏报道16例慢性肾衰患者,全部采用股静脉插管,用美国Arrow-Howes导管,有单侧孔及多侧孔两种留置导管,两种留置导管BUN重复循环率和KT/V值见表4。

    表4 两种留置导管BUN重复循环和KT/V值

    多侧孔留置导管
, http://www.100md.com
    单侧孔留置管导

    P

    BUN重复循环率

    30±3.8

    13.4±4.2

    <0.05

    KT/V

    0.71±0.36

    0.74±0.29

    >0.05

    从表4看出,多侧孔留置导管BUN重复循环率显著大于单侧孔导管,但二者KT/V值无差别。该作者认为随着血透时间增多,双腔(三腔)留置导管血透可达透析充分,30%以下的BUN重复循环率并不影响KT/V值[10]
, 百拇医药
    3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插管操作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心律失常,穿破静脉,气管、心脏穿孔或撕裂等;而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栓塞,血栓形成,感染和中心静脉系统狭窄等。1989年Rello和Walls报道[1]比较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盲插的并发症见表5。表5 两种静脉盲插的并发症 (n,%) 并发症

    锁骨下(n=95)

    颈内(n=25)

    气胸

    6(6.0)

    0

    动脉破裂

    4(4.0)
, 百拇医药
    1(4.0)

    局部出血

    4(4.0)

    局部疼痛

    2(2.0)

    1(4.0)

    流出道梗阻

    13(14.0)

    2(8.0)

    菌血症

    5(5.0)

    2(8.0)

    表明经皮盲插颈内静脉插管更安全,并发症发生率较少。而小型多普勒B超定位后和经皮盲插颈内静脉插管相比,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 百拇医药
    从以上的研究比较知道,锁骨下静脉插管流出道的梗阻发生率较高,因此在插管成功后,和每次透析结束后,应从留置管的出入口分别注入与导管容积相等的25U/ml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每次透析前将封管的肝素上的生理盐水抽出(常伴血栓),确认通畅后注入首剂肝素,可减少导管流出道梗塞的发生率;国外学者认为,用含肝素4U/ml的生理盐水注入封管,40h及96h通畅率分别为100%和86%,国内学者认为,封管的成功除药物外,还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11]

    有人对22例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透析的患者,血透后用生理盐水6ml加尿激酶100000U注入两个腔内,下次透析前抽出,发现使用尿激酶封管后,从未因导管阻塞而影响血透[12]。有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每周3次血透的病人,小剂量降脂苯酰(200mg,每天1次)对于预防血管,血管通路及透析器血栓形成是非常有效的[13]

    对于血流量不足,首先通过相互交换动静脉腔的方法来处理,如血流仍不充分,常提示导管内及其周围有血栓形成,通过导管静脉注入25万U尿激酶溶栓,如3h无效,可重复使用。注意有活动性出血或近期手术或动脉穿刺或尿激酶过敏者均是尿激酶使用的禁忌证,经过上述处理,导管血流量仍不足,可通过金属导线更换导管。长期使用时,如出现管道硬化时也应更换导管,随时注意导管的固定情况,防止导管脱出[3]
, 百拇医药
    通过测定尿素再循环,对于判断血管狭窄是一项有价值的筛选方法,尿素再循环率升高,常提示血管狭窄。血管造影是监测血路畅通的最好方法,它能明确显示血栓部位和近端血管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管通路的血栓形成或血管狭窄,准确性和血管造影相近,在发现血管通路无症状缺血方面甚至优于血管造影,而且无创伤性,操作简单(可在床边进行),费用低廉,因而成为监测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首选方法[14]。对于中心静脉狭窄,可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或外科修复治疗,血管内成形术对中心静脉狭窄成功率>95%,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15]。X线透视,一方面可监测金属导线对心脏的刺激和损伤,另一方面可保证插入导管的位置恰好位于右心房,保证透析血液流量和减少血栓的形成。操作过程中心电图监测可及时发现金属导线刺激心脏引起的心律失常[3]

    感染是限制留置导管长期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预防感染常在插管后使用抗生素,但这一做法目前仍存在争议。严格无菌操作,每次透析前作局部皮肤消毒,并加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透析时封管盖子应浸泡于75%的酒精溶液中,可减少感染的发生[11]。对于导管出口处感染化脓,或出口处皮肤红肿、触痛,即使患者无发热或血培养阴性,也应使用抗生素,当导管出口处有化脓,患者有发热及血培养阳性时,必须立即使用抗生素,并拔管,同时清除导管口处的脓性分泌物,敞开切口,卸下毡套,至少需在24h~48h后再在对侧插入新导管[3]。静脉留置带套双腔导管1年的通畅率为45%~74%,2年为30%~43%,平均18个月[15]。1995年马骏等报道股静脉插管,平均留置天数35.43±15.12天/根,最长留置196天[10]。1998年丁可梅报道3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留置时间为12~303天,平均留置47天,血流量达200ml/min,达到血透要求[11]
, http://www.100md.com
    中心静脉插管在血透治疗中是最好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同时也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补救的生命线;颈内静脉特别是右颈内静脉是中心静脉插管的首选部位;影像引导下插管较经皮下盲插更安全,成功率更高;留置管的栓塞和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给予肝素或尿激酶封管和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的降脂苯酰,可减少其发生;彩色多普勒和尿素激酶封管和尿素再循环率是血管狭窄和血栓监测的较好的方法;感染是限制导管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早期预防和治疗均同样重要。随着血液净化的发展,中心静脉插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58~1463.

    2,沙国柱,李大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6;(6):68~72.

    3,李立.经皮颈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J].肾脏病透析肾移植杂志,1995;4(5):467~469.
, http://www.100md.com
    4,Andy Adam,Insertion of long term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time for a new look [J],BMJ 1995;311(5):341~342.

    5,杨永铭,杨铁成,钟伟强,等.三种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比较[J].新医学,1999;30(5):271,296.

    6,Denys BG,Iretsky BF.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location;impact on central venous access[J].Crit care med,1991;19:1516~ 1519.

    7,Peres PW.Position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A prospective survey[J].Aneaesth Intensive care,1990;18:536~539.
, 百拇医药
    8,Kumwenda M.J.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outcomes for insertion of long-term tunnelled hacmodialysis catheters[J].Nephrol pial Transplant,1997;12:1013~1016.

    9,Kumwenda M.J.Single or dual lumen long-term hewodialysis Catheters-Does it matter which [J].Clinical Nephrology,1997;48(1):61~62.

    10,马骏,郝传明,林善锬.双(三)腔留置导管在长期血透中的应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2):66~67.

    11,丁可梅.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3):180.
, 百拇医药
    12,姜健.尿激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3):177.

    13,田军,路建饶.降脂苯酰治疗血管通路及透析器中的血栓形成[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16(6):289.

    14,关天俊.就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管通路并发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5;4(6):570~572.

    15,汤兵.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和并发症的诊治[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5;4(5):470~472.

    收稿日期:2000-01-03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