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2555
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36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刘陆英 侯子山 李景芳

    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市 276003

    关键词:起搏术;心脏骤停;阿斯综合征

    华夏医学000504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已成为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抢救技术之一。我院自 1992年以来使用普通双极心内膜电极,在非X线引导下,为36例患者行紧急人工心脏起搏, 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54岁。临床诊 断:冠心病26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原因不明3例。房室传导阻滞27例,病窦综合征9例。 起搏前自身心律30~40次/min,全部患者伴有晕厥、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血流动力学障碍, 有24例反复发生阿斯综合征。
, 百拇医药
    1.2 操作方法 除1例取左侧颈内静脉插管外,其他均取右侧股静脉为穿刺点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经外鞘管迅速送入5~6F头端略为弯曲的电极导管,当送至4 0~50cm时,出现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时,提示起搏电极已进入右室。当电极导管送入50~60c m时,导管无弯曲,插入顺利,表明电极抵达心尖部。当电极进入右室后可通过两种方法确 定起搏电极是否固定在右室心内膜:①心腔心电图,如QRS波振幅大,P波很小,S-T段抬高 明显,提示电极尖端较好地固定于心内膜[1]。②测定起搏阈值要求在3V以下。一 般以2倍起搏阈值的电压起搏,频率在60~70次/min,反复测定起搏功能无障碍后固定电极导 管。

    2 结果

    36例均获成功,起搏阈值0.5~1V 22例,1.1~1.5V 9例,1.6~2.1V 5例。术后与血液动力学 障 碍有关的临床症状消失。手术开始至起搏成功的时间为3~30min,平均15min。起搏时间为6~ 144h,平均72h。4例患者因翻身活动后电极头移位造成间歇性起搏,改左侧卧位加大电压后 恢复正常起搏。36例中有31例经X线透视证实,电极头位于右室心尖部23例,8例电极在右室 打一小圈,电极头位于右室流入道。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通过本组病例的治疗,笔者认为该技术操作简便,费时短,设备简单,不需搬动患者, 有利于病情危重或手术中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的抢救治疗[2,3]。主要 体会:①取右侧股静脉插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不影响人工呼 吸、心脏按压及电复律等抢救治疗。锁骨下静脉穿刺,有误穿锁骨下动脉出现生命危险的 可能。②术者插管技术要熟练,插送过程中有阻力感时,可能是电极打弯或误入下腔静脉分 支 ,应撤出重新插入,切忌用力推送电极导管。③电极导管进入右室困难时,可将电极导管前 端塑成弧形,然后迅速插入,借助电极前端的弧度有利于进入右室。④密切注意心电监护, 当出现室早或短阵室速时,提示电极头在三尖瓣口,应迅速推送电极至右室。⑤因插管在床 边进行易发生感染,因此,病情允许时,术前应进行房间空气消毒,术中要注意严格无菌操 作,术后要及时应用抗生素,定期更换敷料,注意体温变化。

    参考文献

    1.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主编.介入心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8.971

    2.周兰清,潘家华,喻卓,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中国心脏起 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12(4):186~187

    3.申圣春,雷登山,王作球,等.非漂浮电极经锁骨下静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9,7(4):176~177

    (收稿 1999-06-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