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损伤42例非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朱惠明 刘永丰
单位:226200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外科
关键词: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000532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肝脾损伤而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神志清,伤情轻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止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措施,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腹部体征的变化。结果:42例中除2例分别于入院第3,5天因B超示腹腔内再出血而行紧急手术治愈,余40例用非手术疗法治愈。42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伤情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腹腔内其它脏器伤的肝脾损伤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强调非治疗期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具备紧急手术措施。
我院1987年3月~1999年6月共收治肝、脾损伤128例,其中4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62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车祸23例,坠落伤8例,钝挫伤4例,拳击伤3例,跌倒伤4例。42例均系腹部闭合性外伤,其中12例合并肋骨骨折。诊断: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外,腹腔穿刺均获不凝血,B超检查提示19例肝区及23例脾区有<4 cm×6 cm暗区,腹腔内积血少量至中等量。12例CT检查与B超结果符合。
1.2 治疗方法 (1)绝对卧床,使用镇静剂、止血剂;(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意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3)密切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每天检查血常规、Hb,HCT,定期检查Bp,P,R,注意腹部症状及体征变化,排除腹腔其他脏器损伤,必要时复查CT或B超,了解有无继续出血,膈下积液感染;(4)观察期需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42例中2例分别于入院后第3,5天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腹部膨隆、Hb及HCT下降而紧急手术,1例术中发现肝右叶膈面见一分别长3 cm~5 cm,深1 cm,呈交叉状创面,同侧伴有肋骨骨折。另1例脾下极有2 cm长撕裂,均有活动性出血,分别行肝修补,肋骨断端用双股10号线对端固定结扎,脾破裂行脾修补术而治愈。其余40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仅有发热5~7 d,治疗期间,平均输血400~600 ml。平均住院日为12 d。40例非手术治疗者随访时间4个月~5年。随访期间头4~6个月内每月复查B超,并嘱限制剧烈活动,均未出现延误性腹腔内出血。
3 讨论
过去疑有肝脾损伤多行开腹探查,随着对肝脾损伤认识的提高及诊治水平的发展,有些过去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而今已被非手术治疗所替代。笔者对外伤性肝或脾损伤行手术治疗时,常发现肝或脾裂伤创面小已止血,腹内积血亦仅300~500 ml。因此,笔者认为:对伤情轻,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或脾损伤,可以试用非手术疗法,本组结果表明对创伤性肝或脾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仅伴有轻中度失血性休克,经补液及输血使血压迅速得以改善,且维持稳定无继续失血表现;(2)神志清醒有利病情观察,全腹无明显腹部刺激征;(3)CT,B超检查提示肝或脾损伤,伤情轻,范围小;(4)各种辅助检查和体征排除腹腔其他脏器损伤者,或无须手术治疗的腹内其它脏器损伤者[1]。对具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非手术疗法的禁忌证:(1)高速车祸致伤者,腹内外合并伤的发生率高;(2)合理适度补液后,循环功能不能改善或难以稳定者;(3)HCT进行性下降者;(4)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者。本组2例于入院后分别于第3,5天因血压下降、脉快、脸色苍白、腹部明显膨隆而紧急手术,究其原因可能与观察期间未经允许,私自下床活动有关。所以,强调非手术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密切监护Hb、HCT、BP、P及腹部情况等。当出现P>110次/min以上,收缩压低于12 kPa,腹部由平坦转膨隆,应不失时机紧急手术。笔者认为,腹部外伤患者诊断肝脾损伤时,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必须具备立即改行手术治疗的条件,并随时作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参考文献
1,Gackowski W,Najnigier B,Otto W,et al. Treatment of liver injuries in personal clinical material from 1990~1991. Wiad Lek,1997,50 Su 1 Pt2:223~227., http://www.100md.com
单位:226200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外科
关键词: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000532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肝脾损伤而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神志清,伤情轻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止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措施,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腹部体征的变化。结果:42例中除2例分别于入院第3,5天因B超示腹腔内再出血而行紧急手术治愈,余40例用非手术疗法治愈。42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伤情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腹腔内其它脏器伤的肝脾损伤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强调非治疗期间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具备紧急手术措施。
我院1987年3月~1999年6月共收治肝、脾损伤128例,其中4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62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车祸23例,坠落伤8例,钝挫伤4例,拳击伤3例,跌倒伤4例。42例均系腹部闭合性外伤,其中12例合并肋骨骨折。诊断: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外,腹腔穿刺均获不凝血,B超检查提示19例肝区及23例脾区有<4 cm×6 cm暗区,腹腔内积血少量至中等量。12例CT检查与B超结果符合。
1.2 治疗方法 (1)绝对卧床,使用镇静剂、止血剂;(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意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3)密切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每天检查血常规、Hb,HCT,定期检查Bp,P,R,注意腹部症状及体征变化,排除腹腔其他脏器损伤,必要时复查CT或B超,了解有无继续出血,膈下积液感染;(4)观察期需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42例中2例分别于入院后第3,5天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腹部膨隆、Hb及HCT下降而紧急手术,1例术中发现肝右叶膈面见一分别长3 cm~5 cm,深1 cm,呈交叉状创面,同侧伴有肋骨骨折。另1例脾下极有2 cm长撕裂,均有活动性出血,分别行肝修补,肋骨断端用双股10号线对端固定结扎,脾破裂行脾修补术而治愈。其余40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仅有发热5~7 d,治疗期间,平均输血400~600 ml。平均住院日为12 d。40例非手术治疗者随访时间4个月~5年。随访期间头4~6个月内每月复查B超,并嘱限制剧烈活动,均未出现延误性腹腔内出血。
3 讨论
过去疑有肝脾损伤多行开腹探查,随着对肝脾损伤认识的提高及诊治水平的发展,有些过去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而今已被非手术治疗所替代。笔者对外伤性肝或脾损伤行手术治疗时,常发现肝或脾裂伤创面小已止血,腹内积血亦仅300~500 ml。因此,笔者认为:对伤情轻,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或脾损伤,可以试用非手术疗法,本组结果表明对创伤性肝或脾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仅伴有轻中度失血性休克,经补液及输血使血压迅速得以改善,且维持稳定无继续失血表现;(2)神志清醒有利病情观察,全腹无明显腹部刺激征;(3)CT,B超检查提示肝或脾损伤,伤情轻,范围小;(4)各种辅助检查和体征排除腹腔其他脏器损伤者,或无须手术治疗的腹内其它脏器损伤者[1]。对具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非手术疗法的禁忌证:(1)高速车祸致伤者,腹内外合并伤的发生率高;(2)合理适度补液后,循环功能不能改善或难以稳定者;(3)HCT进行性下降者;(4)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者。本组2例于入院后分别于第3,5天因血压下降、脉快、脸色苍白、腹部明显膨隆而紧急手术,究其原因可能与观察期间未经允许,私自下床活动有关。所以,强调非手术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密切监护Hb、HCT、BP、P及腹部情况等。当出现P>110次/min以上,收缩压低于12 kPa,腹部由平坦转膨隆,应不失时机紧急手术。笔者认为,腹部外伤患者诊断肝脾损伤时,采用非手术治疗时,必须具备立即改行手术治疗的条件,并随时作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参考文献
1,Gackowski W,Najnigier B,Otto W,et al. Treatment of liver injuries in personal clinical material from 1990~1991. Wiad Lek,1997,50 Su 1 Pt2:223~22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