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22741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保护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唐艳

    单位:唐艳(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桂林市 541002)

    关键词:静脉穿刺;静脉保护;成功率

    华夏医学0005113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患者因静脉输液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为做到静脉穿刺时“一针见血”,以提高护理效果及减轻患者痛苦,拟就如何提高各类输液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保护静脉的方法作以下探讨。

    1 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及保护静脉的方法

    1.1 对于血管粗而显易固定的患者应以30~45度角在血管正上方或旁侧 快速进皮及血管,见回血后再压低针柄顺血管送针至合适位置。此法可减轻疼痛,成功率高 。

    1.2 对于血管粗而显不易固定的消瘦患者,因其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宜用左手绷紧皮肤使血管固定,从血管右侧快速以60度角进针[1],再刺入血管易成功 。
, http://www.100md.com
    1.3 皮下脂肪丰富的肥胖患者,静脉不明显,宜用手反复触摸血管数次,做到心中有数后,从血管正面以35度角左右直接刺入易成功[2]。或以30~35度斜角深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

    1.4 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可采用热敷法使血管扩充。针头从血管正面以25度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入1/4时针尖向下穿刺进入静脉,再挑起静脉,针头稍微向下倾斜慢慢送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以致穿刺失败[2]

    1.5 浮肿患者静脉不显,应选择较粗大的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以便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静脉暴露或显现,消毒后快速进针。

    1.6 对于小儿或1周岁以内的患儿常规定位于头皮静脉穿刺。如该部位的静脉难以显现,可考虑在手背或足背上定位穿刺。1周岁以上的患儿常规在手背或足背定位,特胖患儿常规部位静脉隐匿或受损可选择内踝部位的大隐静脉,否则可考虑选择肘窝部位的静脉进行穿刺。对于定位于特殊部位的静脉穿刺,通常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以左手拇指压住静脉使其固定,右手持针柄以20度角由正面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慢慢凭感触向前向下潜行刺入。如见到呈似“箭头”般“尖形”回血,则示穿刺成功,再送针少许即可牢固地固定针头,对不懂事或易动的小儿应用夹板妥善固定[3]
, 百拇医药
    1.7 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老年患者血管壁薄而脆、弹性差,穿刺时应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

    1.8 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穿刺要选择手足小静脉,因此类患者血管硬化主要在大、中血管,有回血缓慢、不易固定、凝血较快等特点。穿刺时应在静脉上方向下压迫直接刺入,不可斜刺。否则静脉易随针尖来回移动而不易一针见血,拔针后形成瘀血[4]

    1.9 化疗患者应选弹性好、较粗大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避免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静脉给化疗药时,应以生理盐水套上无菌针头,穿刺成功后静脉滴注适量的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且无皮下肿胀时方可接上化疗药液。输化疗药液完毕后可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拔针。

    1.10 瘫痪患者以选择患肢血管为好。因其患肢易穿刺且不影响健肢活动。亦有利于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 百拇医药
    1.11 对于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用热敷法,首选大隐静脉和桡静脉穿刺,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质量。此乃将1 000ml热水(55~65℃)灌入热水袋排尽袋内气体拧紧盖、加套后敷在患者塌陷呈硬索状(左腿)大隐静脉或(左臂)桡静脉上,约2~3min后捆扎止血带顺血管走行轻拍数次,静脉即显充盈,于内踝前上方桡静脉4~15cm处进针并妥善固定[5]

    1.12 长期静脉输液或血管严重受损的患者,可改变静脉穿刺方向,即逆向静脉穿刺输液。根据患者情况选用4.5~8号针头,操作者站在患者头侧将针头向指(趾)方向与皮肤成5度角,于选择好的血管旁进针。如所穿刺血管较短,可在血管后0.5~lcm处进皮肤潜行至血管旁再穿刺血管见回血后松止血带,观察滴注情况并固定[6]

    1.13 静脉穿刺穿破血管的补救。当操作者判断扎穿血管后为防止血液外渗,应:①先用左手拇指轻压住刺穿部位,再缓慢外撤针头,待有回血时指重压(时间为3~5s为宜),在指重压后应将针头沿静脉方向平行再进针约0.5cm。②血管被扎穿后,视具体情况而不回撤针头,且直接从血管下方沿静脉方向重新刺入血管,当针头有回血后按常规操作[7]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因静脉穿刺技术欠佳以及拔针时按压不当等因素,常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和皮下瘀血。为避免输液渗漏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除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外,应细心选择合适针头,降低血管损伤程度以利于保护血管。宁愿选择血管时多花时间和精力而不要让患者多扎1针。切忌盲目赶时间在对穿刺患者血管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作试探性穿刺。静脉给药结束拔针时,按压针眼部位材料应给足(1~2根棉签或1~2个棉球),且按压部位应准确(进皮肤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如因人力不足和需按压时间过长,按压针眼部位由患者或患者家属代劳时,拔针护士应予指导按压方法和时间。对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等有出血倾向或恶液质患者,应延长按压时间(≥5~10min);按压用手勿来回晃动、勿搓揉针眼。对血管条件特差的患者(非抢救患者)与其他患者集中在同一时间作输液治疗时,操作顺序宜后不宜前,这样可避免拖延其他患者的正常输液时间,亦减少了操作者因顾及全局赶时间盲目给患者作试探性穿刺而导致穿刺失败的现象发生。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56

    2.乔桂珍.静脉穿刺成功因素的体会.护士进修杂志,1997,12(8):47

    3.颜琳.小儿静脉穿刺中常见“难题”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 15

    4.吕淑珍.80例静脉穿刺局部瘀血原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99

    5.张秀兰,马正莉,盛杰,等.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52

    6.王家香.逆向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4):203

    7.丁晓华.也谈静脉穿刺穿破血管后的补救.中华护理杂志,1995,30(5):32 0

    (收稿 2000-05-0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