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27876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郑惠虹 王明如

    单位:郑惠虹(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 宁波 315010);王明如(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HP)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507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以400例胃镜受检者作临床资料,通过对胃粘膜标本的HP检测,分析、研究、探索HP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中的发生率,并按中医辨证分型。结果:400例中HP感染检出率为74.7%,脾肾湿热型、肝郁气滞型HP感染率明显偏高;胃阴亏虚型次之;脾胃虚寒型最低,差异显著。结论: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HP感染率最高;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次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相对较低,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结合的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提供了依据。
, 百拇医药
    我院胃镜室从1997年7月~1999年3月对400例胃镜受检者进行了胃粘膜活检标本的H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从中探索、研究HP感染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400例均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而拟作胃镜检查的患者,男性269例,女性131例,年龄17~78岁。

    1.2 胃镜检查与活检方法 对每例患者常规进行胃镜检查诊断后,取胃粘膜活检标本一块作HP检测,胃溃疡及胃癌患者活检标本取自病灶边缘,其余患者均在距幽门口5cm以内的胃窦部取材。检查的胃镜及活钳分别用OlympusCLF-XQ30型及FB-3K型,消毒液为戌二溴溶液。

    1.3 HP检测方法 胃粘膜活检标本的HP检测采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胃粘膜HP快速尿素酶检测药盒(CPUT)进行,按其说明进行操作与结果判定。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胃镜检查结果,见表1;HP检出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HP感染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见表3。

    表1 胃镜检查所见与HP阳性关系

    慢性浅表

    性胃炎

    慢性萎缩

    性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

    胃癌(含

    食管、贲
, 百拇医药
    门部癌)

    检查数/例

    207

    53

    45

    61

    34

    阳性/例

    143

    32

    35

    50

    28

, http://www.100md.com     阳性率/%

    69.1

    79.2

    77.8

    82

    82.4

    表2 不同年龄组HP检出情况 年龄组

    岁

    受检人数/例

    阳性人数/例

    阳性率

    /%

    <30
, 百拇医药
    85

    76

    89.1

    30~

    96

    65

    68.0

    40~

    107

    71

    66.4

    50~

    69

, 百拇医药     58

    84.2

    ≥60

    43

    28

    65.1

    表3 HP感染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中医分型

    n/例

    HP感染数/例

    感染率/%

    主

    型

    脾胃湿热
, 百拇医药
    127

    115

    90.6

    肝郁气滞

    142

    109

    76.8

    脾胃虚寒

    58

    30

    51.7

    胃阴亏虚

    73
, 百拇医药
    44

    60.3

    兼型

    食滞证

    93

    80

    86.0

    胃寒证

    27

    16

    59.3

    血瘀证

    64

, http://www.100md.com     47

    73.4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与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HP)等攻击因素的增强;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钠分泌和上皮细胞再生功能等防御因素的减弱关系密切。而HP作为一种肯定的致病菌,它的感染与炎症伴同,同时也可伴有系统和局部的免疫反应。目前普遍认为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认为“HP与胃癌有因果关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非感染者高6倍[1]。通过对400例患者胃镜检查及HP检测的临床研究,发现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较高,伴食滞证、血瘀证患者的HP感染率亦偏高。

    近10多年来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医注重于辨证分型,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健脾益气、和胃助运;消热化湿、滋阴益胃及活血化瘀、敛疮生肌等法;西医则以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目前流行的标准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在80%~90%以上,但却有药价昂贵、副反应较大的弊端,临床上发现有很多患者并不接受医嘱的正规治疗。因此,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中药用以根除HP感染和提高溃疡愈合后质量、减少副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临床研究证明,中药乌梅、丹皮、黄连、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均具有良好的抑菌、灭菌作用,且药物联用均较单味应用的抑菌效力强[1]。中药结合西药的疗法不仅其根治率达到90%,而且副作用少、费用低,疗效稳定,依从性好[2]。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结合的研究,为中医治疗进一步指明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根除HP感染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姚希贤,王丙信,李仲兴,等.对幽门螺杆菌有效中西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5,4:267

    2,危北海,张万岱,张治水,等.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论文集,1999,26~30

    收稿日期:1999-11-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