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2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宝良 顾吉生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 201500
关键词:
中草药000525 自1997年元月至1998年10月以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观察临床心电图ST-T段T波和Holtor上早搏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治疗组52例,其中冠心病39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运动试验阳性9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45~75岁,病程1~10年。心电图示:S-T段下移≥1 mm 43例,T波低平或倒置4例,S-T段改变同时有T波变化5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7例。对照组52例,冠心病43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运动试验阳性3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43~76岁,病程1~12年,心电图示:S-T段下移≥1 mm 40例,T波低平或倒置6例,S-T段改变同时有T波变化6例,左末支传导阻滞2例。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次,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周查1次心电图,治疗前后各查1次动态心电图。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一切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3 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到大致正常。好转:降低的ST段回升0.5 mm以上,T波平坦变为直立,T波倒置变浅25%以上,传导阻滞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
4 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与消心痛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随治疗日程后移,有效率逐步提高(见表1),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1)。
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患者早搏次数平均每分钟持续时间明显下降,由治疗前的每次5.37 min下降到治疗后1.58 min,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见表2)。
, 百拇医药
5 讨论
表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的动态变化 组 别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治疗组
显效(例)
12
17
21
22
(n=52)
, http://www.100md.com
好转(例)
10
13
15
17
有效率(%)
42.3
57.7
69.2
75.0
对照组
显效(例)
8
, 百拇医药
10
11
12
(n=52)
好转(例)
5
6
7
8
有效率(%)
25.0
30.8
34.6
, 百拇医药
38.5
表2 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早搏频率时间比较
早搏次数
(次)
早搏累积总时间
(min)
平均发作时间
(分钟/次)
治疗前
95
510
5.37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后
24
38
1.58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心肌灌注功能和电活动的一种可逆性紊乱,引起ST段下移,而不伴有典型心绞痛,但冠状动脉造影或病理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1]。Miller认为SMI属于混合性缺血,可能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血管紧张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缺血[2]。SMI因其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预后有可能比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更差。因此,同样处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中。据报道[3],SMI占缺血发作的3/4,因此发现SMI病人并给予积极治疗,对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SMI患者无典型心绞痛,较多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的瘀点、脉结代等。中医辩证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及寒凝气滞为多见,治宜益气复脉、活血化瘀、温阳理气。当前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很多,受推崇的当属硝酸酯等。它能扩张静脉以降低前负荷,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心肌供血,具有作用快的特点,但其改善心电图疗效仅40%左右,且有引起心率加快及持效短,易耐药,个别病人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等缺点。而复方丹参滴丸无上述缺点[4]。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主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两大类,均具有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古来即用于活血化瘀,近代对二萜醌类的各种丹参酮的研究已很多。80年代对其水溶成分的丹参素作了深入研究,证实其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消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较丹参酮更强。复方丹参滴丸则选择了药性更强的丹参素。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均缩短,在使用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长期服用无耐受性,且有速效、高效的特点,显示了本药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宝良 副主任医师。男,汉族,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学专业。现任上 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干部科主任兼上海市老年大学教师。曾任解放军536医院内科主任,上 校军衔。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内科及皮肤科25年。论文10余篇,其中《活血化瘀治疗结节性红 斑》获得第二炮兵医药成果奖;《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高原反应》获得中国中药学会优 秀论文奖。《食道心房调博电生事学》一书任副主编。
参 考 文 献
1,仉迁枢,等.起博与心脏,1992,6(3):129
2,卒达临,等.中华心血管杂志,1987,15(2):92
3,刘军鲁,等.临床荟萃,1993,8(7~8):322
收稿1999-06-25, http://www.100md.com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 201500
关键词:
中草药000525 自1997年元月至1998年10月以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观察临床心电图ST-T段T波和Holtor上早搏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治疗组52例,其中冠心病39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运动试验阳性9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45~75岁,病程1~10年。心电图示:S-T段下移≥1 mm 43例,T波低平或倒置4例,S-T段改变同时有T波变化5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7例。对照组52例,冠心病43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运动试验阳性3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43~76岁,病程1~12年,心电图示:S-T段下移≥1 mm 40例,T波低平或倒置6例,S-T段改变同时有T波变化6例,左末支传导阻滞2例。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次,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每周查1次心电图,治疗前后各查1次动态心电图。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一切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3 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ST-T改变恢复到大致正常。好转:降低的ST段回升0.5 mm以上,T波平坦变为直立,T波倒置变浅25%以上,传导阻滞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
4 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与消心痛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随治疗日程后移,有效率逐步提高(见表1),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1)。
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经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患者早搏次数平均每分钟持续时间明显下降,由治疗前的每次5.37 min下降到治疗后1.58 min,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见表2)。
, 百拇医药
5 讨论
表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的动态变化 组 别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治疗组
显效(例)
12
17
21
22
(n=52)
, http://www.100md.com
好转(例)
10
13
15
17
有效率(%)
42.3
57.7
69.2
75.0
对照组
显效(例)
8
, 百拇医药
10
11
12
(n=52)
好转(例)
5
6
7
8
有效率(%)
25.0
30.8
34.6
, 百拇医药
38.5
表2 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早搏频率时间比较
早搏次数
(次)
早搏累积总时间
(min)
平均发作时间
(分钟/次)
治疗前
95
510
5.37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后
24
38
1.58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心肌灌注功能和电活动的一种可逆性紊乱,引起ST段下移,而不伴有典型心绞痛,但冠状动脉造影或病理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1]。Miller认为SMI属于混合性缺血,可能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血管紧张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缺血[2]。SMI因其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预后有可能比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更差。因此,同样处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中。据报道[3],SMI占缺血发作的3/4,因此发现SMI病人并给予积极治疗,对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SMI患者无典型心绞痛,较多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的瘀点、脉结代等。中医辩证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及寒凝气滞为多见,治宜益气复脉、活血化瘀、温阳理气。当前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很多,受推崇的当属硝酸酯等。它能扩张静脉以降低前负荷,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心肌供血,具有作用快的特点,但其改善心电图疗效仅40%左右,且有引起心率加快及持效短,易耐药,个别病人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等缺点。而复方丹参滴丸无上述缺点[4]。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主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酸类两大类,均具有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古来即用于活血化瘀,近代对二萜醌类的各种丹参酮的研究已很多。80年代对其水溶成分的丹参素作了深入研究,证实其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消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较丹参酮更强。复方丹参滴丸则选择了药性更强的丹参素。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均缩短,在使用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长期服用无耐受性,且有速效、高效的特点,显示了本药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宝良 副主任医师。男,汉族,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学专业。现任上 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干部科主任兼上海市老年大学教师。曾任解放军536医院内科主任,上 校军衔。主要从事医学临床内科及皮肤科25年。论文10余篇,其中《活血化瘀治疗结节性红 斑》获得第二炮兵医药成果奖;《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高原反应》获得中国中药学会优 秀论文奖。《食道心房调博电生事学》一书任副主编。
参 考 文 献
1,仉迁枢,等.起博与心脏,1992,6(3):129
2,卒达临,等.中华心血管杂志,1987,15(2):92
3,刘军鲁,等.临床荟萃,1993,8(7~8):322
收稿1999-06-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