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3149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王军 何少波 赖嘉第 马学东

    单位:王军 何少波 赖嘉第 马学东(宁夏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宁夏 银川 750011)

    关键词: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治疗

    宁夏医学杂志000518 【摘要】 通过对18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讨论本病的早期诊断依据,强调在临床中把体征作为早期诊断及手术的指征,并把疼痛的“四性”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若经保守治疗并观察2~4小时症状无改善,应立即行筋膜切开减压术。

    【中图分类号】 R68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5-0287-01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又称Volkmann's缺血性肌挛缩,是肘部及前臂外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肌肉变性坏死呈不可逆状态,治疗上极其困难,我科自1991~1999年共收治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部位左侧7例,右侧11例。发生原因为骨折及骨折后粗暴整复所致。骨折部位:其中孟氏骨折3例,肱骨髁上骨折8例,尺桡骨双骨折4例,肱骨内外髁骨折3例。

    1.2 治疗方法:10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

    1.2.1 保守治疗:整复骨折复位,抬高患肢,松解固定的石膏、夹板,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根据年龄每1小时滴入100~200ml),密切观察患肢,经上述处理后症状2~4小时内逐渐改善者,说明保守治疗有效,甘露醇静滴间隔时间可延长至每8小时一次,并渐停药。

    1.2.2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前臂筋膜切开减压术,前臂掌侧超肘“S”形切口,必要时探查肱动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保守治疗组除1例因迁就家长意见,未切开减压而致晚期缺血性肌挛缩外,其余均恢复正常,手术治疗组切开减压后二期缝合伤口或植皮封闭创面,亦全部恢复正常功能。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本病发病急,临床表现前臂肿胀明显,剧烈疼痛,肿胀往往是正常的2倍以上,桡动脉搏动可减弱,手指感觉过敏或迟钝,被动伸屈手指时疼痛加剧。以往对本病的早期症状与体征多用4“P”(疼痛pain、苍白pallor、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进行描述,作为早期Volkmann′s挛缩的诊断依据。但顾玉东认为4“P”中出现最早的、最重要的是疼痛,其它3个“P”一旦出现为时已晚[1]。津下亦认为本病不发生脉搏消失,故不应将脉搏消失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指标[2]。顾玉东总结出只要疼痛的“四性”(疼痛的无定位性、难忍受性、烧灼性、敏感性)出现[1],即可做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另外有学者测定正常筋膜间隔压力为<1.3kPa,而>4kPa即可确信为间隔综合征,但临床中我们主要强调临床体征作为早期诊断及手术的指征,并把疼痛的“四性”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小儿肘部骨折,前臂骨折或挫伤时,应经常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 百拇医药
    3.2 早期治疗

    3.2.1 保守治疗:对于诊断为早期缺血性肌挛缩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治疗方法包括:整复移位的骨折,抬高患肢,松解包扎过紧的石膏、夹板,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产生高渗利尿作用,而使组织压降低。经保守治疗后,疼痛渐减轻,肿胀渐消退,手指麻木较前恢复,可视为保守治疗有效,症状改善后延长甘露醇静滴的时间间隔并停药,直至完全恢复。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保守治疗组10例除1例发生晚期挛缩外,其余9例均恢复正常。保守治疗失败1例原因为迁就家长,怕前臂疤痕形成,影响美观而未切开手术减压,终至晚期挛缩,后又行功能重建手术。

    3.2.2 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如果症状发生后6~8小时缺血肌肉不恢复血运,则肌肉发生不可逆性变化[2]。治疗上极其困难,预后方面无重大突破,多数情况下手已成残疾,几乎看不到功能改善。故若经上述保守治疗处理,观察2~4小时症状无改善,应立即行手术切开减压。方法为彻底的筋膜切开减压术,前臂掌侧超肘“S”形切口,切开深筋膜及纤维束;清除血肿,同时行肌膜切开减压,因深层肌肉受累一般比浅层肌肉严重[3]。用热盐水湿敷后,肌肉颜色可由暗紫色转变为红色、鲜红色,减压切口不缝合,待消肿后,作延迟一期缝合或中厚皮片封闭创面。本组8例手术病人6例作延迟一期缝合,2例行中厚皮片封闭创面。有5例肘部骨折病人行骨折内固定同时做切开减压术。综上所述,对本病一定要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守治疗无改善时,立即行彻底的筋膜切开减压术,避免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后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

    4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重视前臂及手部缺血性肌挛缩的防治[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3,9:2

    [2] 李炳万编译.实用手外科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95~196

    [3] 周佩兰,孔令震,费起礼.前臂筋膜间综合症[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254

    责编:马兴忠

    (收稿:1999-11-05 修回:1999-11-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