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3854
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陈远萍 孙新华 朱宪春 胡敏

    单位:陈远萍(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30041);孙新华(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30041);朱宪春(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30041);胡敏(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130041)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000534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有诱导成骨的作用,与硬组织的形成、改建有密切关系[1]。为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BMP分布、表达的变化,我们以BMP作为观察骨改建的指标,对实验性正畸牙移动兔牙周组织中BMP表达的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选用体重1.5 Kg左右的大耳白兔21只,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实验(1、3、5、7、14、21天)组,每组3只。麻醉下将螺旋弹簧结扎在兔上颌切牙与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之间,牵引后者向近中移动,牵引力为80 g。正常对照组动物于21天后,实验组动物分别于1、3、5、7、14、21天后处死。取含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组织块,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切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法进行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MP-Mc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光镜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仪测量每张切片的第一磨牙近中(压力区)与远中(张力区)牙周膜的近牙骨质侧和近牙槽骨侧4个部位BMP阳性表达的面积。

    2.实验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兔牙周组织中,BMP主要分布于牙周膜及其周围组织细胞的胞浆中,靠近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区域阳性染色较强,中间区域阳性染色较弱;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染色均呈强阳性,破骨细胞染色呈弱阳性;近中侧牙周膜BMP染色强度小于远中侧。在实验组张力区,牙周膜近牙骨质侧BMP的表达在加力第5天达到高峰,近牙槽骨侧BMP 的表达在加力第7天达到高峰;压力区牙周膜近牙骨质侧BMP的表达在加力第14天显著升高并持续到第21天,近牙槽骨侧BMP 的表达在加力第14天明显上升。

    3.讨论:正畸牙移动过程是伴随张力区骨增生和压力区骨吸收的骨改建过程,骨形成是在牙周膜受到张力后开始的[2]。本项研究结果提示:在矫治力的作用下BMP大量产生,首先诱导牙周膜内细胞产生变化,使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增殖活跃,牙周膜的近牙骨质侧BMP的表达明显增强。之后随着细胞增殖与成骨的活跃,牙槽骨表面BMP的表达也明显增强。进一步证实了骨的形成是牙周膜受到张力后开始的。与张力区比较,压力区BMP表达的高峰出现较迟,这可能与破骨细胞对矫治力的反应不如成骨细胞快速、敏感以及破骨细胞的形成、活化、骨吸收作用是由成骨细胞所介导有关。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BMP作为骨生长的促进因子,参与正畸牙移动的骨改建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祖尧. 诱导成骨与骨形态发生蛋白. 中华骨科杂志, 1988,8:231-234.

    2,段银钟,林珠. 口腔正畸生物学. 第1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4.103-115.

    (收稿日期:1999-09-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