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7827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5期
     作者:王秋萍 王丽峰

    单位:解放军第463医院,辽宁沈阳110042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512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产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从轻症到重症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把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严重、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这一类型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反之,则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IDDM当中,特别是那些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低下、血糖变化明显的糖尿病又称为不稳定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使用运动疗法[1]是很有宜处的。

    进行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关于运动种类与强度,患者应采用轻-中度的运动疗法。步行运动是比较普遍的疗法之一。作为一天运动的步数,一般都在5000步左右,根据病例的不同,也有10000步以上的。为了减少血糖的波动,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是比较理想的。这一点对于IDDM尤为重要。一般认为,轻型糖尿病,每周至少应进行2~3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为20min左右,前后增加5~10min的热身及冷却运动。运动强度为自身耐受量的40%~60%为宜,及时监测运动中间点及运动终止后的脉搏变化。通过运动,热量出现明显变化的,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食物补充或减少的调节,运动变化的强度与当时的血糖值相对应,食物可以起到缓解血糖低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已用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 http://www.100md.com
    轻型糖尿病应用饮食疗法基本上多数都能控制。而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也会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反应也减少,从而改善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使胰岛素的感受性增强。其原因在于位于末稍组织的葡萄糖载体增加,脂质代谢改善,交感神经抑制等,即使不用药物疗法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部分患者必要时可口服适量的降糖药。但无论哪种情况,适当采用运动疗法是很有益处的。进行运动疗法时,还可以使高血压及心血管机能得到改善,同时起到了对全身动脉硬化的预防效果。但是必须指出,运动疗法与药物疗法同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不可忽视的。在应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的病例中,常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运动疗法也有这样的可能。因此,应用时也应配合一些食物的增减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特别是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有引起血糖上升,导致酮症发生的可能。

    糖尿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需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对其运动耐受量及心血管系统变化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为基础,对收缩期血压小于220mmHg,且没有心电图变化的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另外,还必须考虑到糖尿病的控制状态。高血糖时的运动强度如果不恰当,可以使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发生恶化。
, 百拇医药
    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视网膜损害、肾脏损害、神经损害这3大病症以外,脑血管障碍、冠状动脉疾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动脉硬化性疾病也很多。血清肌酸酐值在2mg/dl以上的患者,要进行运动限制,即使在血清肌酸酐值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看到由于运动导致尿蛋白显著增加、浮肿出现或其它症状进一步恶化时,也要给予运动限制。另外强烈运动可以使增殖性视网膜症的患者眼底出血进一步恶化。对于末稍神经损害所致的麻木感、疼痛感可以通过运动获得减轻,因患者常在安静状态下感觉上述症状较重,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状况下,其神经的损害可减轻,从这方面讲,也能够期待从运动疗法中得到控制或缓解的效果。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末稍神经障碍产生的知觉钝麻及深部感觉的低下,运动过度可产生下肢活动障碍,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植物神经障碍可导致脉搏加快,考虑到通过运动可以使脉搏减慢,因此设定恰当的运动强度也是很重要的。植物神经障碍是由末稍循环障碍造成的,如再合并动脉硬化,坏疽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很高,所以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防止发生皮肤的破损,哪怕是出现极小的伤口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植物神经障碍中糖尿病性胃肠症是很常见的,其症状表现为:便秘、交替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因为恶心、呕吐的出现是由不规则饮食引起的,所以还可导致血糖控制的紊乱。因为这种状态极易在某些应激情况下诱发并恶化,所以应极力避免由于高强度运动导致的低血糖以及疲劳等是非常重要的。
, http://www.100md.com
    运动疗法的注意点:由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大并发症及动脉硬化发生的机会较多,在进行运动疗法时,有必要对其并发症加以重视。然而,对于口服降糖剂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的运动量过量或不足所致的血糖低下或上升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采用运动疗法要特别注意运动中及运动后产生的低血糖症状。通过口服降糖剂可以维持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可以保持其内因性胰岛素分泌的平衡,由运动的过量或不足所造成的血糖变动就可以通过内因性胰岛素起到某种程度的调节,所以是比较轻的。但是在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例中,不通过内因性胰岛素调节的情况即使有也很少。因此可以导致由于低血糖或显著高血糖造成的意识障碍。另外,根据胰岛素注射部位的不同,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如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通过运动使吸收加快。当进行跑步运动时,就不要在下肢部位注射而应改为腹壁注射。选择与运动种类相适合的注射部位是注意点之一。另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由于强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可引起低血糖,食物要进行适当补充[2]或者胰岛素注射量要调整(见表1)。当进行平时没有应用过的强度的运动时,还要考虑到其运动时间的长短。另外,根据食物调节的情况与胰岛素量的调整要相适应,在胰岛素应用处方中,一日进行多次注射的情况下,调整成对于运动时间显示最佳效果的胰岛素的量。血糖在250mg/dl以上,尿酮体阳性的病人,因为运动可导致糖尿病恶化,所以,选用运动疗法要特别谨慎或延期进行。
, 百拇医药
    表1 运动时胰岛素用量的调整 胰岛素减量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0%

    轻~强度

    30min以内

    5%

    轻度

    30min以上

    10%

    中等度

    30~60min

    20%
, http://www.100md.com
    中等度

    强度

    60min以上

    30~60min

    30%

    强度

    60min以上

    目前,血糖测定已经普及。日常活动时血糖的变化可以方便测出。因此,运动前后的血糖也能相应地检测到,因此也能够通过运动进行比较准确的血糖调节。持续测出每个患者运动时的血糖变动,再掌握个体的差异,配合与运动强度及时间变化相适应的食物补充及胰岛素的用量,糖尿病的控制就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了。

    参考文献

    [1]藤井晓,田中史朗.肥胖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日本糖尿病学会(编),糖尿病学的进步[J].诊断与治疗杂志,1987,15:117

    [2]Berger M. Metabolic and hormonal effects of muscular exercise in juvenile type diabetics[J]. Diabetologia, 1997,13:355

    (收稿:1999-12-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