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7835
七情致病特点与康复调治原则刍议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5期
     作者:余军

    单位:阜阳市人民医院,安徽阜阳236004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5134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对于人体健康与疾病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并由此产生了研究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心身医学,且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中医学早已把“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作为致病的内因之一,认为“七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仅就“七情”致病特点及康复原则做初步探讨。

    1 致病特点

    中医学认为“七情”是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产生的心理活动,与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内在的整体联系,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关系密切,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能使机体气血流通,脏腑合谐,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反之不良的情志活动如过喜、大怒、悲伤则会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变成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加重或诱发疾病,形成“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恶性循环,此乃“七情”致病特点之一。这与现代身心医学理论相吻合,即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没有心理因素的心身疾病是不存在的。
, http://www.100md.com
    《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明确指出“七情”过度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导致机体气机紊乱则是其致病特点之二。然不同的情志因素造成的气机紊乱的病理变化又各异。气滞导致血瘀,气郁化火伤精血,气逆血不循经溢脉外,气虚而血少,气聚痰湿内滞,聚结成瘤,……因五脏相关,形气一体,故情志所伤脏腑也有别,古人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指出“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思伤脾”。情志为患虽伤及五脏六腑,但首病在肝,传病在心,渐及它脏。这是“七情”致病特点之三。因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为气机升降之枢。心藏神,肝藏魂,心主神明,肝主谋略,肝心为母子,心神肝魂互为影响。气机紊乱,五脏六腑,上下内外失于协调统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百病丛生。此外“七情”致病,因皆属情志过度故具有发病较快,但病程缓慢,且病情每易因情绪变化而突变,或好或坏,此为“七情”致病特点之四。

    2 康复调治原则

    中医学对“七情”致病的康复基于“五脏相关,形神一体,形气一体”的理论,采用形神兼治,脏腑辨证施治的原则。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神为生命活动之外在表现,以形体为基础,精与气又是神之物质基础,七情适度,形神皆安,七情过度则精神涣散,百病丛生。故刘河间指出:“全生有术,形气贵乎安,安则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乎形气精神。”因此治形以疗神,调神以治形是调治“七情”病的大法。治形即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方法有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调神即采用以情胜情、修身养性,气功等方法。把对人体有害的精神情志刺激排除于人体之外或消融于体内,调畅气机,协调脏腑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形神一体”的目的,两者在临床运用中互相促进。
, 百拇医药
    调神以治形即通过心理治疗,“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如有些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性质缺乏认识,常常产生焦虑、紧张,需耐心向病人讲明道理,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性质,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顾虑,增强治病的信心,即“告之以其败”,有时为了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为调治创造有利条件,需将治疗调养措施告诉病人,即“导之以其便”。病人患病后,特别是患了一些预后较差的疾病如癌症、心肌梗塞、脑血管疾病,容易产生低落情绪,甚则悲观绝望,失去信心,不愿配合或拒绝治疗,需对病人进行鼓励及安慰,指出存在的各种有利因素,增强病人治病信心,即“语之以其善”。“七情”之病以情论治,则是根据五行配五脏,相生相克理论,采用以偏纠偏的原则,有意识地采用某些相反的情感活动来控制调节另一种情感刺激所引起的疾病。肝木志为怒,脾土志为思,肾水志为恐,心火志为喜,肺金志为悲。依次相胜,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情志对病情变化起到双相调节作用,且具有突变性。

    综上所述,“七情”致病特点为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衡,且病情每易突变,以形神兼治,脏腑辨证施治为其康复疾病的原则。

    (收稿:2000-03-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