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腹部外科》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52965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脾囊肿二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腹部外科》 2000年第5期
     作者:吴晓彤 陈文斌

    单位:吴晓彤(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军第264医院外科 030001);陈文斌(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军第264医院外科 030001)

    关键词:

    例1

    例1: 男性, 22岁。因饮酒诱发上腹疼痛, 呈绞痛, 并放射 至腰部。伴恶心、 呕吐。查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病2 d后收入我院内科治疗。体检: 体温 37.8℃, 脉搏106次/min, 无巩膜黄染。腹部稍膨隆, 左上腹及剑突部明显压痛, 局部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血常规: WBC 38.8×109/L, N 0.92。血清淀粉酶2 64 U(温氏单位, 下同), 尿淀粉酶1296 U, BUN 9.4 mmol/L, 血糖8.2 mmol/L 。B型超声及CT检查均示胰体、 尾各径增大, 边缘不规则炎症改变影像。经内科近8 d治疗 , 腹痛范围扩大, 发热。体检: 有泛发性腹膜炎体征。B型超声检查胰腺尾部可见22 cm×20 cm包裹性积液; 脾下极4 cm×4 cm不均质液性暗区, 与积液囊紧密相连; 另在 左肾区外侧有4 cm×4 cm不均质液性暗区。考虑为腹腔感染、 出血, 假性囊肿形成所致表 现。于内科治疗8 d后转入外科治疗。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液为混浊血 性, 胰尾及胰体部分呈坏疽改变, 假囊肿几乎占据胃后整个小网膜腔, 脾脏下极为假性 囊肿外侧壁, 脾脏囊肿与假性囊肿相通, 囊液性质相同。行部分坏死胰腺及脓腔清除, 脾切除, 冲洗腹腔后多管外置引流。术后病理示: 脾脏下极囊肿急性炎症伴坏死。经两个 月治疗, 痊愈出院。

    例2: 男性, 19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上腹剧烈疼痛, 血、 尿淀粉酶升高。在基层部队 医院以急性胰腺炎治疗1月后, 临床症状一度好转, 但B型超声检查发现脾肿大, 近脾门 部6 cm×4 cm大小液性暗区, 与肿大胰尾关系密切, 脾脏内多个约2 cm×2 cm大小囊肿, 占 据脾门及下极。以“胰腺假囊肿, 脾囊肿”转来我院。考虑胰腺假囊肿不足6周, 给予保 守治疗, 待手术。入院两周后, 腹胀、 腹痛渐明显。体检可见左上腹渐隆起。再次B型 超声检查发现假囊肿及脾囊肿较前明显增大, 可探及假囊肿约15 cm×15 cm大小, 脾囊肿 约8 cm×6 cm大小, 位于脾门至下极呈多房囊肿。于检查1周后, 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痛, 后扩散至全腹, 明显腹膜刺激症, 肠鸣音消失。腹腔穿刺为淡红色混浊腹液, 腹液淀粉 酶高达3600 U。以假囊肿破裂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大量暗红色混合咖啡样腹液, 破溃假囊 肿位于胰尾部, 脾肿大可探及下极约8 cm×8 cm大小囊腔, 内为炎性坏死脾组织伴出血。 行脾切除, 假囊肿腔内坏死组织清除后外引流。术后病理示: 脾囊肿合并炎性坏死, 部 分囊壁有上皮覆盖。该病例术后并发胰漏(胰尾)。住院一年余, 治愈。

    本文两例的诊断, 除临床表现外, 影像学诊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治疗上以切除脾脏及胰 假性囊肿, 外引流为主要手段。因此两例均为急诊手术, 术后腹腔残余感染, 故预防 胰瘘等并发症, 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

    (收稿: 2000-07-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