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麦角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作者:吴钢
单位:吴钢(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柳州市 545005)
关键词:氢化麦角碱;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
华夏医学000612 为观察氢化麦角碱(DE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我科1999年1~10月用该药治疗40例,经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2],且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
1.2 临床资料 DET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1岁;失语4例,感觉障碍12例,偏瘫34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8岁;失语2例,构音不清10例,感觉障碍14例,偏瘫32例。以上病例所查凝血机制正常,并排除TIA、脑栓塞、可逆性脑卒中及严重的心、肝、肾、肺损害。
1.3 给药时间及方法 入选病例均于发病后24h内给药。DET组:给予DET0.9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d。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d。两组其它用药无差别。
1.4 疗效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后15d,应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序,同时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生活能力状态和治疗结果。
1.5 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经t、χ2检验计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DET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7±4.36,治疗第3周后评分8.5±2.26,治疗后比治疗前评分减少6.62±2.93;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4±3.78,治疗后第3周评分9.8±2.07,治疗后比治疗前评分减少4.23±1.54。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有显著差异性。经临床疗效判断,DET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显效率(%)
DET组
40
12(30)
16(40)
9(22.5)
3(7.5)
70*
对照组
40
7(17.5)
11(27.5)
13(32.5)
9(22.5)
45*
*注:经χ2检验P<0.012.2 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在DET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经用Vit B6后均可缓解。
3 讨论
DET是由麦角克碱、麦角柯宁碱、α、β麦角卡里碱共4种天然麦角碱按3∶3∶2∶1组合氢化后的产物。其化学结构与多种生物胺有相似之处,可与生物胺受体结合,产生激动、拮抗或部分激动作用,是目前通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之一。
本组4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静脉滴注DET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及临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国外研究结果相似[3]。其机制是:①促进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通过影响环化腺苷酸维护三磷酸腺苷的分解与合成的代谢,来促进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神经细胞功能。DET还能通过抑制儿茶酚胺对酶的激活作用,抑制突触后神经膜的钠钾泵和腺苷酸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得以充分利用。②改善脑血液循环。DET在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首先保护缺血脑组织中的神经细胞代谢功能,代谢改善后,继发地促进神经元对糖原物质的摄取,降低已升高的毛细血管阻力,改善脑微循环。③防止血栓形成。DET维持ATP的平衡而使ADP浓度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④防止乳酸堆积。DET能降低缺血区葡萄糖无氧酵解过程,增加有氧氧化的过程,使乳酸生成减少[4,5]。本组患者在使用DET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但持续时间短,加用Vit B6静脉滴注均缓解,其安全性较可靠,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值得推广应用的药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
3,Ogawa N,Nornura M,Haba K,et al, Effects of dihydroergotoxine on central cholinergic neuronal systems and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test in aged rats. Brain Res,1992,586:229
4,蔡能,张湖桂.脑代谢促进药——氢化麦角碱的药理和临床.迈特发医药特讯,1996,3:13
5,Cahn J,Borzeix MG.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and neurologic deficit in an experimental infarction. Applicacion to the study of an ergot derivative. Presse Med,1983,12:3058
(收稿 1999-12-16)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