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13308
脑弥漫性轴突损伤的临床诊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苏放文 张攸安

    单位:湖南冷水江市人民医院骨脑外科 417500

    关键词:脑损伤;轴突;临床诊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662 分类号 R749.1+2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的选择

    本组病例均按以下诊断标准进行选择[1~2]:伤后立即昏迷,持续昏迷6h以上,恢复时间慢,且这种昏迷不是由于颅内局灶性损伤或缺血等继发性改变所引起的脑损伤;无明确定侧神经体征;CT扫描证实为脑深部包括胼胝体、脑干或基底节等处有散在点片状出血灶,其直径<2cm,或有脑弥漫性肿胀或脑干肿胀。

    1.2 一般资料

    自1997年以来,我们收治了42例脑外伤病人。其中重型脑外伤25例,诊断为DAI的8例,占重型脑外伤的32%。8例DAI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56岁,平均30岁。受伤原因:1例坠落伤,7例车祸。意识状态:入院时均伤后持续昏迷,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

    1.3 临床症状

    伤后立即昏迷持续6h以上,中重度DAI患者可出现去皮质强直或去大脑强直状态,还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高热、多汗及高血压等,有的可出现瞳孔改变。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去皮质状态,有2例是去大脑强直状态,有2例明显伴多汗,以额部及颈部为主。出现高热及高血压的有2例。瞳孔一侧散大光反射消失1例。清醒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症。

    1.4 CT扫描

    除1例于伤后48h后首次CT检查外,其余7例均在伤后2h内进行CT检查,并于伤后3~7d复查CT证实有如下表现:弥漫性双侧脑白质水肿,脑室脑池变小或消失,无中线结构移位,大都可见到胼胝体,基底及脑干等处散在出血病灶,病灶直径<2cm。

    1.5 合并伤

    4例合并颅骨骨折,其中2例合并少量硬膜外血肿,还有1例合并少量双额硬膜下积液。

    2 结果

    本组有2例因脑肿胀严重,颅高压难以控制于伤后19h及28h死亡。2例经观察治疗半年后仍睁眼昏迷,8例中有1例合并少量硬膜外血肿于伤后38h出现昏迷加深,复查CT示全脑肿胀严重,中线稍偏移,但血肿未扩大,为防止脑疝而行血肿清除及骨瓣减压术,昏迷21d后清醒。其余3例经保守治疗后1月内均清醒。

    3 讨论

    目前尚无行之效的治疗措施。我们的治疗体会有以下几点:DAI是一种原发性弥漫性脑损害,CT片上无局灶性占位性病变。因此我们要以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及预防并发症为主;本病一旦确诊,可酌情尽早采用冬眠低温疗法:体温维持在35.5~36.5℃,时间持续5~7d,这不仅可减轻脑水肿,而且还可减少能量消耗;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病情有恶化随时复查CT,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并发颅内出血,有中线结构移位应考虑血肿清除术,同时最好在双额极行去骨瓣减压,这样可以缓解颅高压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

    参考文献

    1,王汉东,段国升.弥漫性轴突损伤的临床特征和CT诊断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96;34(4):229~231

    2,张志文.弥漫性轴突损伤.日本医学介绍,1990;11(9):429~4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