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发性结、直肠癌7例治疗体会
作者:宋会安 孔迪生
单位:上海市利群医院 200060
关键词:多原发性;结、直肠肿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636
分类号 R735.3+7
我院1994年9月~1999年8月共收治结、直肠癌96例,其中多原发性结、直肠癌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本组资料诊断均采用Barringer氏法[1]:肿瘤病灶之间有正常肠壁间隔5cm以上;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有异型细胞移行区;肿瘤病灶与原手术吻合口无关(距离10cm以上);排除肿瘤转移,复发可能;排除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多发肿瘤病灶同时发生诊断为同时性癌,几个病灶诊断时间前后超过6个月为异时性癌。
, http://www.100md.com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5例,女2例,男女比:2.5∶1。首次发病年龄39~74岁,平均51.6岁。异时性癌发病间隔时间,最短为6年,最长为11年,平均8.5年。发病部位,同时性癌3例为横结肠,另1例为升结肠和横结肠;异时性癌2例为升结肠直肠,1例为乙状结肠及直肠。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为50%(7/14),粘液腺癌为28.57%(4/14),低分化癌为21.43%(3/14)。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同时性双发癌4例,其中3例因病变部位均为结肠行横结肠癌根治术,其余1例合并肠外肿瘤及脑、肾上腺转移,未予手术1月后死亡。另3例异时性癌首次均行标准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第2次癌亦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预后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2.1 发病率
, 百拇医药
文献报告,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在0.6%~12.8%[2]。本组占同期住院人7.29%(7/96)。
2.2 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一般以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下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等检查为主。同时性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率约40~60%[2]。对于同时性结、直肠癌的诊断,纤维结肠镜检明显高于下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特别对早期病变及低位病变尤有帮助,同时更可提供组织学依据。本组4例均术前经直肠指检,下消化道造影检出,经纤维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对于急症手术及术前合并肠道梗阻等纤维肠镜检查不满意的病例,仍应加强术中探查,亦可辅以术中纤维镜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防漏诊,延误病情。
由于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终身存在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故结、直肠癌术后应密切随访,复查至终生。本组3例中2例为术后随访时纤维结肠镜检出;1例为术后失访,再次因症就诊,经纤维结肠镜检出。
, http://www.100md.com
2.3 好发因素
异时性结、直肠癌原初发癌伴发息肉者的异时性结、直肠癌发生率加倍,多发性息肉伴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机比单发息肉者大。 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数目也较同时性结、直肠癌为多。故对于术前检查发现合并结肠息肉者尤应注意术后随访。以纤维结肠镜随访,可同时对小病变进行活检及电切,可降低多原发癌的发病率。现亦有合并行腔内超声,以提高诊断阳性率[4]。
2.4 治疗
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治疗仍应是根治性手术为主,Pemeter报告对合并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及有家族性遗传等高危因素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可降低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5]。本组除1例外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对于合并息肉病例,如肿瘤与息肉临近,则手术时适当扩大手术范围同时予切除;如肿瘤与息肉距离较远,可于术前再次行肠镜电切摘除息肉,较大息肉则于术后密切随访,一般半年1次,以提高早期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Lee TK,Barringer M,Myers RT,et al.Multiple pimary carcinomas of the colon and associated extracolonic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Ann Surg,1982195(4):501
2,潘义生,万远廉,刘玉村.多发原发性大肠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89~290
3,陈德渲.异时性结肠直肠癌.国外医学,1999;26(1):25
4,沈耀祥,郁宝铭,张晓燕,等.腔内超声在诊断直肠肿瘤中的地位.实用外科杂志,1998;18(6):359
5,Demeter JG,Freeark RJ.The rol of prophlactic subtotal solectomy in metachronous 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5(1):1, 百拇医药
单位:上海市利群医院 200060
关键词:多原发性;结、直肠肿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636
分类号 R735.3+7
我院1994年9月~1999年8月共收治结、直肠癌96例,其中多原发性结、直肠癌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本组资料诊断均采用Barringer氏法[1]:肿瘤病灶之间有正常肠壁间隔5cm以上;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有异型细胞移行区;肿瘤病灶与原手术吻合口无关(距离10cm以上);排除肿瘤转移,复发可能;排除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多发肿瘤病灶同时发生诊断为同时性癌,几个病灶诊断时间前后超过6个月为异时性癌。
, http://www.100md.com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5例,女2例,男女比:2.5∶1。首次发病年龄39~74岁,平均51.6岁。异时性癌发病间隔时间,最短为6年,最长为11年,平均8.5年。发病部位,同时性癌3例为横结肠,另1例为升结肠和横结肠;异时性癌2例为升结肠直肠,1例为乙状结肠及直肠。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为50%(7/14),粘液腺癌为28.57%(4/14),低分化癌为21.43%(3/14)。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同时性双发癌4例,其中3例因病变部位均为结肠行横结肠癌根治术,其余1例合并肠外肿瘤及脑、肾上腺转移,未予手术1月后死亡。另3例异时性癌首次均行标准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第2次癌亦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预后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2.1 发病率
, 百拇医药
文献报告,多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在0.6%~12.8%[2]。本组占同期住院人7.29%(7/96)。
2.2 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一般以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下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等检查为主。同时性结、直肠癌术前诊断率约40~60%[2]。对于同时性结、直肠癌的诊断,纤维结肠镜检明显高于下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特别对早期病变及低位病变尤有帮助,同时更可提供组织学依据。本组4例均术前经直肠指检,下消化道造影检出,经纤维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对于急症手术及术前合并肠道梗阻等纤维肠镜检查不满意的病例,仍应加强术中探查,亦可辅以术中纤维镜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防漏诊,延误病情。
由于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终身存在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故结、直肠癌术后应密切随访,复查至终生。本组3例中2例为术后随访时纤维结肠镜检出;1例为术后失访,再次因症就诊,经纤维结肠镜检出。
, http://www.100md.com
2.3 好发因素
异时性结、直肠癌原初发癌伴发息肉者的异时性结、直肠癌发生率加倍,多发性息肉伴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危机比单发息肉者大。 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数目也较同时性结、直肠癌为多。故对于术前检查发现合并结肠息肉者尤应注意术后随访。以纤维结肠镜随访,可同时对小病变进行活检及电切,可降低多原发癌的发病率。现亦有合并行腔内超声,以提高诊断阳性率[4]。
2.4 治疗
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治疗仍应是根治性手术为主,Pemeter报告对合并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及有家族性遗传等高危因素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可降低异时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5]。本组除1例外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对于合并息肉病例,如肿瘤与息肉临近,则手术时适当扩大手术范围同时予切除;如肿瘤与息肉距离较远,可于术前再次行肠镜电切摘除息肉,较大息肉则于术后密切随访,一般半年1次,以提高早期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Lee TK,Barringer M,Myers RT,et al.Multiple pimary carcinomas of the colon and associated extracolonic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Ann Surg,1982195(4):501
2,潘义生,万远廉,刘玉村.多发原发性大肠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89~290
3,陈德渲.异时性结肠直肠癌.国外医学,1999;26(1):25
4,沈耀祥,郁宝铭,张晓燕,等.腔内超声在诊断直肠肿瘤中的地位.实用外科杂志,1998;18(6):359
5,Demeter JG,Freeark RJ.The rol of prophlactic subtotal solectomy in metachronous 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5(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