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慢性重型肝炎转归分析
作者:程欣
单位: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2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转归;因素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621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6-0362-01
本文总结了1999年期间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重型肝炎转归,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199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所有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共124例,男103例,女21例,年龄17~78岁。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诊断标准。6例重叠丁肝,9例重叠戊肝,其余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2 疗效判断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ALT<40U/L,Tbil<17μmol/L)。临床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恢复(ALT及Tbil下降50%以上),持续2周以上。两者合称有效。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未达到上述条件(未愈,自动出院及死亡病例)称无效。
2 结果
124例中有效75例,平均年龄34.2岁;无效49例,平均年龄42.1岁。年龄、病程及生化指标见附表。有效组75例中,并发症31例,占41.3%(均为2种以下),主要为原发性腹膜炎(20例,占并发症64.5%),肺炎4例,肠炎1例,电解质紊乱6例。消化道出血4例,过敏性休克1例,早期肝性脑病1例。重叠丁肝1例,重叠戊肝3例。无效组49例(死亡35例,未愈6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病例中均有并发症,原发性腹膜炎27例(占并发症77.14%),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5例,电解质紊乱15例(高钾8例),肝肾综合征9例,肝性脑病19例(其中脑水肿16例,脑疝4例),消化道出血8例,失血性休克2例,4例重叠丁肝,4例重戊肝。
, 百拇医药
附表 124例慢性重型肝炎各项指标分析
年龄(岁)
PTA(%)
Tbil(μmol/L)
TB/DB
AST/ALT
TBALT分离
TBγ-GT分离
HBV-DNA
病程
>60
<60
, 百拇医药
<20
20~
30~
170~
340~
510~
>2.2
<2.2
>1.2
<1.2
有
无
有
, 百拇医药
无
+
-
早
中
晚
有效组
2
73
5
18
52
47
23
, 百拇医药
5
48
27
35
40
26
49
19
56
40
35
46
28
1
, 百拇医药
无效组
9
40
26
20
3
11
19
19
42
7
30
19
22
, 百拇医药
27
24
25
27
22
0
44
45
P值
<0.01
<0.01
<0.01
<0.01
, 百拇医药
<0.01
<0.01
<0.05
>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年龄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因素[1],本组60岁以上病死率81.8%(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肝脏坏死密切相关[2](P<0.01),动态观察PTA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总胆红素(TBil)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Tbil/Dbil<2.2者预后较差[3](P<0.01)。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呈反向走行者预后较差(P<0.05)(见附表),胆酶分离尚不能判断预后[4](P>0.05)。谷氨酰转酞酶(γ-GT)更能反映肝细胞的再生功能[5]。TBil渐升高,γ-GT渐下降者,预后差(P<0.01)。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无明显关系[6](P>0.05)。并发症的例数、种类、严重程度及病程早晚是影响慢性重症肝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慢性重症肝炎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3-222.
[2]顾长海,王宇明.急性肝衰竭[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7.314.
[3]赵 敏,王惠芬.97例慢性重型肝炎生存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16(1):50.
[4]李永刚,扬大国.胆酶分离再评价[J].中西结合肝病杂志,1995,(1):15.
[5]瞿德芳,张锁才,何 杰.重型肝炎γ-GT水平及预后判断[J].肝脏,2000,5(1):62.
[6]周小辉,周元平,姚春兰.慢性乙肝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3):167.
收稿日期:2000-05-29, http://www.100md.com
单位:南昌市第九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2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转归;因素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621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6-0362-01
本文总结了1999年期间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重型肝炎转归,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199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所有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共124例,男103例,女21例,年龄17~78岁。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诊断标准。6例重叠丁肝,9例重叠戊肝,其余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2 疗效判断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ALT<40U/L,Tbil<17μmol/L)。临床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恢复(ALT及Tbil下降50%以上),持续2周以上。两者合称有效。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未达到上述条件(未愈,自动出院及死亡病例)称无效。
2 结果
124例中有效75例,平均年龄34.2岁;无效49例,平均年龄42.1岁。年龄、病程及生化指标见附表。有效组75例中,并发症31例,占41.3%(均为2种以下),主要为原发性腹膜炎(20例,占并发症64.5%),肺炎4例,肠炎1例,电解质紊乱6例。消化道出血4例,过敏性休克1例,早期肝性脑病1例。重叠丁肝1例,重叠戊肝3例。无效组49例(死亡35例,未愈6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病例中均有并发症,原发性腹膜炎27例(占并发症77.14%),肺炎8例,感染性休克5例,电解质紊乱15例(高钾8例),肝肾综合征9例,肝性脑病19例(其中脑水肿16例,脑疝4例),消化道出血8例,失血性休克2例,4例重叠丁肝,4例重戊肝。
, 百拇医药
附表 124例慢性重型肝炎各项指标分析
年龄(岁)
PTA(%)
Tbil(μmol/L)
TB/DB
AST/ALT
TBALT分离
TBγ-GT分离
HBV-DNA
病程
>60
<60
, 百拇医药
<20
20~
30~
170~
340~
510~
>2.2
<2.2
>1.2
<1.2
有
无
有
, 百拇医药
无
+
-
早
中
晚
有效组
2
73
5
18
52
47
23
, 百拇医药
5
48
27
35
40
26
49
19
56
40
35
46
28
1
, 百拇医药
无效组
9
40
26
20
3
11
19
19
42
7
30
19
22
, 百拇医药
27
24
25
27
22
0
44
45
P值
<0.01
<0.01
<0.01
<0.01
, 百拇医药
<0.01
<0.01
<0.05
>0.05
<0.01
>0.05
<0.01
3 讨论
年龄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因素[1],本组60岁以上病死率81.8%(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肝脏坏死密切相关[2](P<0.01),动态观察PTA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总胆红素(TBil)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Tbil/Dbil<2.2者预后较差[3](P<0.01)。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呈反向走行者预后较差(P<0.05)(见附表),胆酶分离尚不能判断预后[4](P>0.05)。谷氨酰转酞酶(γ-GT)更能反映肝细胞的再生功能[5]。TBil渐升高,γ-GT渐下降者,预后差(P<0.01)。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无明显关系[6](P>0.05)。并发症的例数、种类、严重程度及病程早晚是影响慢性重症肝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慢性重症肝炎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3-222.
[2]顾长海,王宇明.急性肝衰竭[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7.314.
[3]赵 敏,王惠芬.97例慢性重型肝炎生存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16(1):50.
[4]李永刚,扬大国.胆酶分离再评价[J].中西结合肝病杂志,1995,(1):15.
[5]瞿德芳,张锁才,何 杰.重型肝炎γ-GT水平及预后判断[J].肝脏,2000,5(1):62.
[6]周小辉,周元平,姚春兰.慢性乙肝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3):167.
收稿日期:2000-05-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