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27933
益肾活血祛风方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王关乔

    单位:王关乔(浙江省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萧山 3112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612 我们从1985年1月~1999年10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脾肾气虚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5例。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7~67岁,平均病程2.3年。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58岁,平均病程3.4年。治疗组慢性肾炎普通型34例,肾病型6例,高血压型5例。对照组慢性肾炎普通型16例,肾病型2例,高血压型2例。治疗组肌酐(Scr)正常35例,142~312μmol/L 5例,312~355μmol/L 4例,>355μmol/L 1例。对照组Scr正常17例,142~312μmol/L 2例,312~355μmol/L 1例。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均予休息,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血压高者加服心痛定10mg,每日3次,或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肾病型加用强的松片5mg/(kg.d),4~6周后,如有效以每2周减5mg的速度减量。治疗组加用自拟益肾活血祛风方:党参、黄芪各30g,当归12g,葫芦巴10g,锁阳10g,益母草20g,秦艽12g,鹿含草15g,徐长卿15g。兼阴虚加生地10g;夹湿加泽泻10g,车前草15g,茯苓12g;夹瘀加丹参15g,水蛭粉(吞)5g;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30g,荠菜花15g;夹风加防风10g。对照组予潘生丁25~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50%以上,血浆白蛋白升高>10g/L,Scr下降>100μmol/L;有效:临床症状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30%以上,血浆白蛋白升高>6g/L,Scr下降>60μmol/L;无效:症状无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Scr、血浆白蛋白无改善或恶化。
, 百拇医药
    3.2 疗效分析 治疗组45例中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1%。对照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改变(±s)

    血浆白蛋白

    /(g/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肌 酐
, 百拇医药
    /(μmol/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mg

    治疗组

    治疗前

    25.76±7.15

    7.97±2.11

    2.94±1.金95

    180.75±16.00

    3056.33±150.41

    (n=45)

    治疗后
, 百拇医药
    38.98±5.72*

    5.54±1.37*

    1.28±0.71

    89.71±7.21*

    807.62±127.82*

    对照组

    治疗前

    25.55±6.95

    8.01±2.82

    3.05±1.91

    188.76±15.77
, 百拇医药
    3105.29±145.32

    (n=20)

    治疗后

    31.39±5.43

    6.49±1.50

    1.33±0.82

    152.72±8.96

    2455.67±97.21

    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4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脾肾气虚有关,方中重用党参、黄芪、胡芦巴、锁阳补益脾肾,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有固摄精微外泄,减少蛋白尿的作用[1]。鹿含草、徐长卿、秦艽均为祛风药,具有抗变态反应性炎症,促进纤溶,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3],通过免疫功能的调整,从而改变肾脏的病理结构,取得较好的疗效。益母草、丹参、水蛭为活血化瘀药,可使前列腺素E1升高,改善血液流变和肾内前列腺素的代谢,实现对肾脏缺血的保护而延缓肾功能的损害[4]。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脾肾气虚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炎,临床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83

    [2]叶任高,沈清端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1

    [3]沈自尹.中医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综述与评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443

    [4]石纪才,王志东,等.水蛭对热缺血肾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天津医药,1992,(3):166

    收稿日期:2000-03-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