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侯世荣 周东辉 白浩 张长法
单位:侯世荣(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周东辉(江苏省人民医院);白浩(南京市第二医院);张长法(空军454医院)
关键词:慢性肝炎;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
江苏医药000609 【摘要】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6例慢性乙型肝炎先随机分组,用水飞蓟素及甘草酸二铵各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以后又用前药治疗56例为开放组作进一步观察。水飞蓟素剂量为140 mg,3次/日口服,甘草酸二铵剂量为150 mg,3次/日口服,疗程均为2~3个月。结果 水飞蓟素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疗效,对降低ALT及γ-GT的疗效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未见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安全有效。
1998年11月~1999年8月,我们对由国外引进的水飞蓟素(silymarin)进行了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并与治疗肝炎的常用药甘草酸二铵作对照,结果如下。
, http://www.100md.com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与分组
以慢性乙型肝炎为治疗对象,共176例,大多为住院治疗的患者。男性121例,女性55例;年龄17~62(34.3±12.8)岁。临床诊断均参照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进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HBsAg及/或抗-HBc均阳性。治疗前肝功能检查血清ALT及γ-GT均增高≥80 U,部分病例尚伴有TBil及A/G异常。
先以随机分组,用水飞蓟素及甘草酸二铵各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其后又用前药治疗56例为开放组作进一步观察,故用水飞蓟素治疗者共116例。治疗前各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肝功能异常情况见表1、2,对照观察两组病例各项目分配均衡,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与观察方法
水飞蓟素(德国马博士药厂生产),剂量为140 mg,3次/日口服。甘草酸二铵(正大天晴制药厂产品),剂量为150 mg,3次/日口服。疗程按肝功能(ALT为主)恢复情况而定,均为2~3个月。各组均配合应用维生素B、C,中、重度病例酌情给予复方氨基酸,但不加用以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
, 百拇医药
治疗后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每2~4周复查肝功能1次。治疗前后查HBVM、血、尿常规及肾功能(BUN、Cr)。
三、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疗效分为消失、好转及无变化;肝、脾肿大分为消肿、回缩及无变化,消失(消肿)及好转(回缩)合称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肝功能ALT、TBil及γ-GT均分为复常、好转(下降原值50%以上)及无效(未达好转标准),复常及好转合称有效。A/G作治疗前后均值比较,观察有否明显增降。HBVM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
±s,t及χ2检验。
结 果
, http://www.100md.com
一、临床疗效
1.症状及体征:对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痛四项主要症状的有效率,水飞蓟素组为82.0%(41/50例)、90.7%(39/43例)、85.7%(30/35例)及67.6%(25/37例);甘草酸二铵组为76.5%(39/51例)、71.1%(32/45例)、64.1%(25/39例)及65.7%(23/35例);水飞蓟素开放组为79.2%(38/48例)、87.5%(35/40例)、81.6%(31/38例)及65.7%(23/35例),对改善纳差及腹胀的疗效水飞蓟素组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组,有效率比较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改善症状的疗效非常接近,总共116例对上述四项症状的有效率为80.6%、89.2%、83.6%及66.7%。肝、脾消肿的有效率,水飞蓟素组为29.3%(12/41例)及18.8%(6/32例);甘草酸二铵组为16.7%(6/36例)及7.1%(2/28例);水飞蓟素开放组为25.7%(9/35例)及16.7%(5/30例),各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116例的肝、脾消肿有效率为27.6%及17.8%。
, 百拇医药
2.肝功能:各组病例治疗后的肝功能疗效比较见表2。水飞蓟素两组降ALT及γ-GT的疗效均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组,降TBil的疗效则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水飞蓟素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G均值比较有所增高和下降,甘草酸二铵组则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前各组病例的一般资料 组 别
例数
男/女
年龄
(
±s,岁)
慢性肝炎分级(例)
病程
(
±s,年)
, http://www.100md.com
轻
中
重
水飞蓟素组
60
42/18
35.6±12.1
22
24
14
3.3±2.9
甘草酸二铵组
60
, http://www.100md.com
40/20
34.9±11.6
20
28
12
3.2±2.6
水飞蓟素开放组
56
39/17
32.8±14.2
18
22
6
, 百拇医药
3.5±3.1
对照、观察两组各项目比较:P均>0.05表2 肝功能疗效比较(
±s) 组别(例数)
ALT(U/L)
TBil(μmol/L)
γ-GT(U/L)
A
G
水飞蓟素组(60)*
治疗前
218.4±114.2
, 百拇医药
28.2±18.4
152.4±84.2
39.5±4.5△
34.2±6.2△
治疗后
50.8±44.6
19.8±10.2
67.9±32.8
41.2±4.6△
31.6±5.4△
复常率(%)
, 百拇医药
51.7**
63.0(17/27)
36.7**
有效率(%)
93.3**
77.8(21/27)
75.0**
甘草酸二铵组(60)*
治疗前
203.4±108.6
25.8±16.8
, 百拇医药
144.7±88.1
39.7±4.8
32.9±5.8
治疗后
68.2±54.7
20.0±9.4
94.9±54.7
39.9±4.9
32.2±5.6
复常率(%)
31.7
52.2(12/23)
, 百拇医药
13.3
有效率(%)
80.0
69.6(16/23)
33.3
水飞蓟素开放组(56)*
治疗前
201.6±124.2
27.4±15.7
160.0±90.5
39.8±4.7△
, 百拇医药 33.4±5.8△
治疗后
51.2±47.3
18.6±11.2
70.4±33.2
41.6±4.6△
30.8±5.5△
复常率(%)
53.6**
54.5(12/22)
35.7**
, 百拇医药
有效率(%)
94.6**
81.8(18/22)
71.4**
*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比较,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差异均明显(P均<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明显(P均<0.05)
3.HBVM:各组治疗对HBsAg及抗-HBc均无影响。HBeAg阴转者,水飞蓟素组为4/34例(11.8%),甘草酸二铵组为3/30例(10%),水飞蓟素开放组为3/32例(9.4%),三组中分别有2、2及3例同时出现血清HBeAg/抗-HBe转换(抗-HBe阳转),各组比较均无差异。
, 百拇医药
二、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水飞蓟素治疗的116例均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甘草酸二铵治疗的60例中,出现轻度血压上升及腹部不适感各1例,但都不影响继续治疗而完成疗程。两药对血、尿常规及肾功能均未见不良影响。
讨 论
水飞蓟素是由菊科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的药效成份。据国外实验研究提示,本品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不受损害;增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促使病变肝细胞恢复;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减轻毒性物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直接、间接抗肝纤维化作用,防止或延缓肝硬化的进程等。故临床上可用以治疗急、慢性肝炎、酒精性及中毒性肝损害、脂肪肝及早期肝硬变等[1~3]。
由本次多中心临床观察表明,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疗效。经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水飞蓟素组改善患者纳差、腹胀症状和降低血清ALT、γ-GT的疗效均优于甘草酸二铵对照组。于治疗过程中未见此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用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安全有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uriel P,Mourelle M.Prevention by silymarin of membrane alterations in acute CCl4 liver damage.J Appl Toxicol, 1990,10:275~279.
2,Halliwell B.Reactive oxygen specis in living systems:Source,biochemistry,and role in human disease.Am J Med, 1991,91(3C):14s~22s.
3,Dehmlow C,Murawski N,de Groot H.Scavem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nhibition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by silibinin in human sells.Life Sci, 1996,58:1591~1600.
(收稿:1999-12-01 修回:2000-01-16), 百拇医药
单位:侯世荣(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周东辉(江苏省人民医院);白浩(南京市第二医院);张长法(空军454医院)
关键词:慢性肝炎;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
江苏医药000609 【摘要】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76例慢性乙型肝炎先随机分组,用水飞蓟素及甘草酸二铵各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以后又用前药治疗56例为开放组作进一步观察。水飞蓟素剂量为140 mg,3次/日口服,甘草酸二铵剂量为150 mg,3次/日口服,疗程均为2~3个月。结果 水飞蓟素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疗效,对降低ALT及γ-GT的疗效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未见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安全有效。
1998年11月~1999年8月,我们对由国外引进的水飞蓟素(silymarin)进行了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并与治疗肝炎的常用药甘草酸二铵作对照,结果如下。
, http://www.100md.com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与分组
以慢性乙型肝炎为治疗对象,共176例,大多为住院治疗的患者。男性121例,女性55例;年龄17~62(34.3±12.8)岁。临床诊断均参照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进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HBsAg及/或抗-HBc均阳性。治疗前肝功能检查血清ALT及γ-GT均增高≥80 U,部分病例尚伴有TBil及A/G异常。
先以随机分组,用水飞蓟素及甘草酸二铵各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其后又用前药治疗56例为开放组作进一步观察,故用水飞蓟素治疗者共116例。治疗前各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肝功能异常情况见表1、2,对照观察两组病例各项目分配均衡,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与观察方法
水飞蓟素(德国马博士药厂生产),剂量为140 mg,3次/日口服。甘草酸二铵(正大天晴制药厂产品),剂量为150 mg,3次/日口服。疗程按肝功能(ALT为主)恢复情况而定,均为2~3个月。各组均配合应用维生素B、C,中、重度病例酌情给予复方氨基酸,但不加用以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
, 百拇医药
治疗后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每2~4周复查肝功能1次。治疗前后查HBVM、血、尿常规及肾功能(BUN、Cr)。
三、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疗效分为消失、好转及无变化;肝、脾肿大分为消肿、回缩及无变化,消失(消肿)及好转(回缩)合称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肝功能ALT、TBil及γ-GT均分为复常、好转(下降原值50%以上)及无效(未达好转标准),复常及好转合称有效。A/G作治疗前后均值比较,观察有否明显增降。HBVM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
结 果
, http://www.100md.com
一、临床疗效
1.症状及体征:对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痛四项主要症状的有效率,水飞蓟素组为82.0%(41/50例)、90.7%(39/43例)、85.7%(30/35例)及67.6%(25/37例);甘草酸二铵组为76.5%(39/51例)、71.1%(32/45例)、64.1%(25/39例)及65.7%(23/35例);水飞蓟素开放组为79.2%(38/48例)、87.5%(35/40例)、81.6%(31/38例)及65.7%(23/35例),对改善纳差及腹胀的疗效水飞蓟素组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组,有效率比较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改善症状的疗效非常接近,总共116例对上述四项症状的有效率为80.6%、89.2%、83.6%及66.7%。肝、脾消肿的有效率,水飞蓟素组为29.3%(12/41例)及18.8%(6/32例);甘草酸二铵组为16.7%(6/36例)及7.1%(2/28例);水飞蓟素开放组为25.7%(9/35例)及16.7%(5/30例),各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116例的肝、脾消肿有效率为27.6%及17.8%。
, 百拇医药
2.肝功能:各组病例治疗后的肝功能疗效比较见表2。水飞蓟素两组降ALT及γ-GT的疗效均明显优于甘草酸二铵组,降TBil的疗效则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水飞蓟素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G均值比较有所增高和下降,甘草酸二铵组则无明显变化。
表1 治疗前各组病例的一般资料 组 别
例数
男/女
年龄
(
慢性肝炎分级(例)
病程
(
, http://www.100md.com
轻
中
重
水飞蓟素组
60
42/18
35.6±12.1
22
24
14
3.3±2.9
甘草酸二铵组
60
, http://www.100md.com
40/20
34.9±11.6
20
28
12
3.2±2.6
水飞蓟素开放组
56
39/17
32.8±14.2
18
22
6
, 百拇医药
3.5±3.1
对照、观察两组各项目比较:P均>0.05表2 肝功能疗效比较(
ALT(U/L)
TBil(μmol/L)
γ-GT(U/L)
A
G
水飞蓟素组(60)*
治疗前
218.4±114.2
, 百拇医药
28.2±18.4
152.4±84.2
39.5±4.5△
34.2±6.2△
治疗后
50.8±44.6
19.8±10.2
67.9±32.8
41.2±4.6△
31.6±5.4△
复常率(%)
, 百拇医药
51.7**
63.0(17/27)
36.7**
有效率(%)
93.3**
77.8(21/27)
75.0**
甘草酸二铵组(60)*
治疗前
203.4±108.6
25.8±16.8
, 百拇医药
144.7±88.1
39.7±4.8
32.9±5.8
治疗后
68.2±54.7
20.0±9.4
94.9±54.7
39.9±4.9
32.2±5.6
复常率(%)
31.7
52.2(12/23)
, 百拇医药
13.3
有效率(%)
80.0
69.6(16/23)
33.3
水飞蓟素开放组(56)*
治疗前
201.6±124.2
27.4±15.7
160.0±90.5
39.8±4.7△
, 百拇医药 33.4±5.8△
治疗后
51.2±47.3
18.6±11.2
70.4±33.2
41.6±4.6△
30.8±5.5△
复常率(%)
53.6**
54.5(12/22)
35.7**
, 百拇医药
有效率(%)
94.6**
81.8(18/22)
71.4**
*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比较,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水飞蓟素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差异均明显(P均<0.0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明显(P均<0.05)
3.HBVM:各组治疗对HBsAg及抗-HBc均无影响。HBeAg阴转者,水飞蓟素组为4/34例(11.8%),甘草酸二铵组为3/30例(10%),水飞蓟素开放组为3/32例(9.4%),三组中分别有2、2及3例同时出现血清HBeAg/抗-HBe转换(抗-HBe阳转),各组比较均无差异。
, 百拇医药
二、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水飞蓟素治疗的116例均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甘草酸二铵治疗的60例中,出现轻度血压上升及腹部不适感各1例,但都不影响继续治疗而完成疗程。两药对血、尿常规及肾功能均未见不良影响。
讨 论
水飞蓟素是由菊科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的药效成份。据国外实验研究提示,本品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不受损害;增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促使病变肝细胞恢复;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减轻毒性物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直接、间接抗肝纤维化作用,防止或延缓肝硬化的进程等。故临床上可用以治疗急、慢性肝炎、酒精性及中毒性肝损害、脂肪肝及早期肝硬变等[1~3]。
由本次多中心临床观察表明,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疗效。经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水飞蓟素组改善患者纳差、腹胀症状和降低血清ALT、γ-GT的疗效均优于甘草酸二铵对照组。于治疗过程中未见此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用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安全有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Muriel P,Mourelle M.Prevention by silymarin of membrane alterations in acute CCl4 liver damage.J Appl Toxicol, 1990,10:275~279.
2,Halliwell B.Reactive oxygen specis in living systems:Source,biochemistry,and role in human disease.Am J Med, 1991,91(3C):14s~22s.
3,Dehmlow C,Murawski N,de Groot H.Scavemg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nhibition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sm by silibinin in human sells.Life Sci, 1996,58:1591~1600.
(收稿:1999-12-01 修回:2000-01-16),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水飞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