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黄远芬 李蓓蓓 罗霄山
单位:黄远芬(广州大光医药公司 广州 510062);李蓓蓓(广州大光医药公司 广州 510062);罗霄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州 510095)
关键词:
广东药学000607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及根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有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之功。虎杖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苷、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分,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虎杖及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以虎杖为原料,提取其有效成分总蒽醌精制而成的虎杖片,经实验证明可明显降低雄性SD大鼠血清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HDL-C/TC和HDL-C/DLL-C比值等功效[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兔血小板经虎杖晶4号(PD)作用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证明PD不仅对血小板的变形反应和释放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存在着量效关系[2]。以体检时发现TC或红细胞容积升高者为观察对象,舌下含化白藜芦醇苷2.2mg(kg*d),3天后测定血液流变,结果表明,升高的TC、VDL-C/HDL-C、血小板聚集值、红细胞容积均降至正常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3]。顾月卿等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6-keto-PGF1a浓度的方法研究PD对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PD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前列腺素的释放,在0.46mmol/L、0.15mmol/L浓度作用10min 6-keto-PGF1a增加显著,但低于0.15mmol/L则无增加作用[4]。单春文等以比浊、放免法证明PD 6.7~107.2μmol/L可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和TXB2的产生,两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5]。余传林等研究表明:PD可减少大鼠岛状皮瓣瘀血后静脉内血栓形成及内皮细胞的损伤[6]。杨素琴等用富含血小板的人血浆(PRP)进行实验,结果同样表明PD明显抑制ADR和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前者抑制率15.2%~29.7%,后者21.9%~45.7%,提示可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7]。王跃忠等采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模型,结果: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iv 5或10mg/kg均可显著减少血栓湿重(P<0.05,P<0.01),并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P<0.01)[8]
, http://www.100md.com
2 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
金春华等对虎杖苷(PD)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D对细胞内钙、pH有双向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PD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及升高pH以提高血管张力,休克时PD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及降低细胞内pH以降低血管张力,使血管扩张;PD可通过细胞外钙内流来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并促进细胞外钠离子内流而导致细胞去极化;认为PD能直接降低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的粘附性而改善微循环[9]。谢忠林等观察PD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的保护作用及肠外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与保护作用。结果显示:PD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作用,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肠道及肠外器官的损害和血液浓缩,进而防止血压降低,延长平均存活时间[10]。动态观察PD对大鼠移植岛状皮瓣在静脉阻断6h在通后微循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D可明显提高皮瓣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血流速度和毛细血管开放面积等功效[11]。
, 百拇医药
采用兔离体血管容积法观察到白藜芦醇苷1.17mmol/L可舒张兔离体肺动脉,该作用未见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可被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减弱;5.12mmol/L可舒张兔离体颈动脉[12]。骆苏芳取培养3~6d的心肌细胞,给予不同剂量(0.05、0.15mmol/L)的PD,能使缺糖缺氧损伤后6~9h心肌细胞胞浆酶LDH释放能量显著降低,0.15mmol/L能使氯丙嗪损伤后9h心肌细胞LDH释放显著降低,提示PD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13];骆苏芳另有实验表明PD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有明显正性肌力作用,PD有强心苷及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
3 抗病毒、抗炎、抗菌作用
王志洁等对虎杖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进行较深入研究。对虎杖蒽醌化合物晶Ⅰ、晶Ⅳ抗CVB3病毒的药效,虎杖大黄素抗HSV-2、CVB3病毒的作用,虎杖-黄芪联用抗Ⅰ型疱疹病毒药效,虎杖中蒽醌化合物部分分离晶体抗Ⅰ型人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晶Ⅰ、晶Ⅳ的抗CVB3方面有一定优势;大黄素对HSV-2333株的治疗指数(TI)为ACV的4.0、2.4、3.9倍,对CVB3的TI为病毒唑的4.7、1.0、2.9倍。比两个阳性对照药效好;虎杖-黄芪联用治疗指数达10E3,细胞毒作用并不相加,对于抗HSV-1而言,是有利的药物联用组合;晶Ⅳ对HSV-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其细胞毒作用不强,值得开发利用[14,15]。蒋岩等用LP-BM5-C57BL/6鼠艾滋病模型评价了虎杖水提液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虎杖水提液可以部分地抑制LP-BM5病毒导致的C57BL/6鼠的脾肿大,免疫抑制和病毒血症[16]。米志宝等对叶下珠等21种中草药进行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通过体外及体内逐步筛选发现,叶下珠和虎杖提取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7]。
, 百拇医药
小鼠耳部涂抹虎杖鞣质4mg,可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耳廓肿胀。每天口服1g/kg,连续4天,也能抑制此肿胀,表明虎杖有对抗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18]。吕小迅等采用药基试管法测定了虎杖对几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g/ml),结果如下:絮状表皮癣菌12.5,红色毛癣菌25,石膏样毛癣菌25,新型隐型菌100,申克孢子丝菌100[19]。另有报道白藜芦醇对导致顽癣、汗泡状癣的深红色发癣菌、趾间发癣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20]。陈小英研究了虎杖中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大黄素对试验菌(22)四环素耐药性的消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5.8~6.7倍,少数菌落同时消除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21],提示虎杖及有效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对保护肝损害作用的研究
虎杖临床功用之一是治疗肝炎、肝损害等肝病。小鼠口服虎杖鞣质20mg/kg可明显对抗氨基比林合并亚硝酸钠引起的肝损伤[18]。过氧化玉米油喂饲大鼠造成脂肪肝模型,该模型动物肝中TG、TC、GPT、GOT均升高,给予虎杖中的二苯代乙烯化合物后,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22]。童平等以卵磷脂脂质体为人工细胞模型,Fe2+和抗坏血酸为自由基发生系统,PD对该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膜水平证明虎杖对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23]。大鼠肝细胞培养24h后加入PD,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后6、12、24和48h,测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结论:PDl×10E-7-1×10E-4mol*L-1能有效保护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24]。
, 百拇医药
5 抗氧化作用
人血PMNs受抗原刺激时消耗氧,发生“呼吸暴发”,同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金伟军等以此原理检测PD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D对呼吸暴发早期1~6min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D对O2-、-OH、H2O2三种自由基引起的化学发光均呈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4.6、29.6和13.0mmol/L,表明PD为一自由基清除剂[25]。另一试验也表明,虎杖鞣质2.5μg/ml明显抑制O2的产生,60μg/ml显著对抗H2O2诱发的溶血;160μg/ml对-OH有明显清除作用[18]。对烧伤后补体活性有调理和改善作用,对小鼠烫伤后的中性粒细胞(PMN)释放H2O2有改善作用,对PMN体外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26]。陈忻等用TBA法研究了19种中药煎剂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虎杖、五倍子等作用强于维生素E[27]。
, http://www.100md.com
6 免疫功能调节
虎杖中富含鞣质,因而对烧伤、烫伤有显著疗效,并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重庆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罗中华等对此研究较多,研究虎杖对其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虎杖对产生白细胞介素IL-2的能力、产生抗体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提高,并显著提高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墨汁功能(P<0.05),且与剂量有关[28]。骆荣江等用RBC悬液腹腔注射表明,虎杖具有显著促进吞噬作用,且PD吞噬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施荣山等研究表明虎杖升麻水煎液对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动物,在55.0g/kg的剂量下,使白细胞总数从6.22×10E9/L上升到12.85×10E9/L,主要是中性白细胞的升高[30]。
7 抗肿瘤及其它作用的研究
周立东等制成小鼠腹腔内癌症模型,并在饲料中1∶10比例加入虎杖煎剂,对照组正常饲料,10d后剥取皮下实体瘤,称重,抑制率为35.3%;另取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生理盐水,10d后观察,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为18.2d,虎杖平均组存活天数30.1天[31]。廖兴媛等用虎杖中大黄素配成2%混悬液,1%水溶液进行抑瘤试验,结果对小鼠肉瘤180、肝癌等7个瘤株的治疗均显疗效,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以2%悬浊液对肉瘤180疗效最好[32]。莫国玉等用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PD的保护作用,发现PD可降低肺湿/干重比值及肺通透指数,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减轻血液浓缩,同时还降低肺组织MDA含量,防止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从而减轻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33]。
, http://www.100md.com
8 小结
虎杖作为活血化瘀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虎杖药理作用尤其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研究较多,且达到较高水平,但对其护肝、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则研究不够深入,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药效学研究尚待加强。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以深入阐明虎杖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严少敏,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17
2,刘连璞,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8(2):105~107
3,张佩文,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1):47
4,顾月卿,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5):17
, 百拇医药 5,单春文,等.中国药理学报.1990,11(6):527
6,金传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4):33
7,杨素琴,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57
8,王跃忠,等.中国药理学报.1995,16(2):159~162
9,金春华,等.中国微循环.1999,3(2):82~84
10,谢忠林,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3):136~138
11,罗盛康,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1994,10(3):222
12,骆苏芳,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10
, http://www.100md.com
13,骆苏芳,等.中国药理学报.1992,12(2):147
14,王志浩,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41~44
15,王志浩,等.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58~462
16,蒋岩,等.中国病毒学.1998,13(4):306~311
17,米志宝,等.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43~45
18,余传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13
19,吕小迅,等.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11(1):18
20,汤毅,等.中药材.1993,16(1):42
, http://www.100md.com
21,陈小英.南京药学院学报.1985,16(2):48
22,鄢顺琴,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4):52
23,童平,等.中国药学杂志.1991,26(6):363
24,黄兆胜,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6):543~545
25,金伟军,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5):355
26,罗中华,等.上海免疫学杂志.1994,14(4):210
27,陈忻,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4):37~28
28,罗中华,等.中华外科杂志.1995,33(9):571~573
29,骆荣江,等.实用眼科杂志.1992,210(1):56
30,施荣山,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2):90~91
31,周立东,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11
32,廖兴媛,等.中国医院药学.1988,8(5):214
33,莫国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3):153
(收稿日期:2000-08-16), 百拇医药
单位:黄远芬(广州大光医药公司 广州 510062);李蓓蓓(广州大光医药公司 广州 510062);罗霄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州 510095)
关键词:
广东药学000607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及根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有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化痰止咳之功。虎杖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苷、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分,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虎杖及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综述如下。
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以虎杖为原料,提取其有效成分总蒽醌精制而成的虎杖片,经实验证明可明显降低雄性SD大鼠血清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HDL-C/TC和HDL-C/DLL-C比值等功效[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兔血小板经虎杖晶4号(PD)作用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证明PD不仅对血小板的变形反应和释放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存在着量效关系[2]。以体检时发现TC或红细胞容积升高者为观察对象,舌下含化白藜芦醇苷2.2mg(kg*d),3天后测定血液流变,结果表明,升高的TC、VDL-C/HDL-C、血小板聚集值、红细胞容积均降至正常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3]。顾月卿等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6-keto-PGF1a浓度的方法研究PD对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PD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前列腺素的释放,在0.46mmol/L、0.15mmol/L浓度作用10min 6-keto-PGF1a增加显著,但低于0.15mmol/L则无增加作用[4]。单春文等以比浊、放免法证明PD 6.7~107.2μmol/L可显著抑制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和TXB2的产生,两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5]。余传林等研究表明:PD可减少大鼠岛状皮瓣瘀血后静脉内血栓形成及内皮细胞的损伤[6]。杨素琴等用富含血小板的人血浆(PRP)进行实验,结果同样表明PD明显抑制ADR和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前者抑制率15.2%~29.7%,后者21.9%~45.7%,提示可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7]。王跃忠等采用胰蛋白酶损伤兔颈动脉内皮诱导血栓形成模型,结果: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Polydatin,Pol))iv 5或10mg/kg均可显著减少血栓湿重(P<0.05,P<0.01),并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P<0.01)[8]
, http://www.100md.com
2 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
金春华等对虎杖苷(PD)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D对细胞内钙、pH有双向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PD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及升高pH以提高血管张力,休克时PD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及降低细胞内pH以降低血管张力,使血管扩张;PD可通过细胞外钙内流来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并促进细胞外钠离子内流而导致细胞去极化;认为PD能直接降低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的粘附性而改善微循环[9]。谢忠林等观察PD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的保护作用及肠外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与保护作用。结果显示:PD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作用,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时肠道及肠外器官的损害和血液浓缩,进而防止血压降低,延长平均存活时间[10]。动态观察PD对大鼠移植岛状皮瓣在静脉阻断6h在通后微循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D可明显提高皮瓣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血流速度和毛细血管开放面积等功效[11]。
, 百拇医药
采用兔离体血管容积法观察到白藜芦醇苷1.17mmol/L可舒张兔离体肺动脉,该作用未见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可被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减弱;5.12mmol/L可舒张兔离体颈动脉[12]。骆苏芳取培养3~6d的心肌细胞,给予不同剂量(0.05、0.15mmol/L)的PD,能使缺糖缺氧损伤后6~9h心肌细胞胞浆酶LDH释放能量显著降低,0.15mmol/L能使氯丙嗪损伤后9h心肌细胞LDH释放显著降低,提示PD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13];骆苏芳另有实验表明PD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有明显正性肌力作用,PD有强心苷及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
3 抗病毒、抗炎、抗菌作用
王志洁等对虎杖有效成分抗病毒作用进行较深入研究。对虎杖蒽醌化合物晶Ⅰ、晶Ⅳ抗CVB3病毒的药效,虎杖大黄素抗HSV-2、CVB3病毒的作用,虎杖-黄芪联用抗Ⅰ型疱疹病毒药效,虎杖中蒽醌化合物部分分离晶体抗Ⅰ型人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晶Ⅰ、晶Ⅳ的抗CVB3方面有一定优势;大黄素对HSV-2333株的治疗指数(TI)为ACV的4.0、2.4、3.9倍,对CVB3的TI为病毒唑的4.7、1.0、2.9倍。比两个阳性对照药效好;虎杖-黄芪联用治疗指数达10E3,细胞毒作用并不相加,对于抗HSV-1而言,是有利的药物联用组合;晶Ⅳ对HSV-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其细胞毒作用不强,值得开发利用[14,15]。蒋岩等用LP-BM5-C57BL/6鼠艾滋病模型评价了虎杖水提液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虎杖水提液可以部分地抑制LP-BM5病毒导致的C57BL/6鼠的脾肿大,免疫抑制和病毒血症[16]。米志宝等对叶下珠等21种中草药进行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通过体外及体内逐步筛选发现,叶下珠和虎杖提取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7]。
, 百拇医药
小鼠耳部涂抹虎杖鞣质4mg,可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耳廓肿胀。每天口服1g/kg,连续4天,也能抑制此肿胀,表明虎杖有对抗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18]。吕小迅等采用药基试管法测定了虎杖对几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g/ml),结果如下:絮状表皮癣菌12.5,红色毛癣菌25,石膏样毛癣菌25,新型隐型菌100,申克孢子丝菌100[19]。另有报道白藜芦醇对导致顽癣、汗泡状癣的深红色发癣菌、趾间发癣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20]。陈小英研究了虎杖中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大黄素对试验菌(22)四环素耐药性的消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5.8~6.7倍,少数菌落同时消除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21],提示虎杖及有效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对保护肝损害作用的研究
虎杖临床功用之一是治疗肝炎、肝损害等肝病。小鼠口服虎杖鞣质20mg/kg可明显对抗氨基比林合并亚硝酸钠引起的肝损伤[18]。过氧化玉米油喂饲大鼠造成脂肪肝模型,该模型动物肝中TG、TC、GPT、GOT均升高,给予虎杖中的二苯代乙烯化合物后,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22]。童平等以卵磷脂脂质体为人工细胞模型,Fe2+和抗坏血酸为自由基发生系统,PD对该系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膜水平证明虎杖对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23]。大鼠肝细胞培养24h后加入PD,同时造成CCl4损伤,分别于损伤后6、12、24和48h,测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结论:PDl×10E-7-1×10E-4mol*L-1能有效保护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24]。
, 百拇医药
5 抗氧化作用
人血PMNs受抗原刺激时消耗氧,发生“呼吸暴发”,同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金伟军等以此原理检测PD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D对呼吸暴发早期1~6min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D对O2-、-OH、H2O2三种自由基引起的化学发光均呈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4.6、29.6和13.0mmol/L,表明PD为一自由基清除剂[25]。另一试验也表明,虎杖鞣质2.5μg/ml明显抑制O2的产生,60μg/ml显著对抗H2O2诱发的溶血;160μg/ml对-OH有明显清除作用[18]。对烧伤后补体活性有调理和改善作用,对小鼠烫伤后的中性粒细胞(PMN)释放H2O2有改善作用,对PMN体外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26]。陈忻等用TBA法研究了19种中药煎剂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虎杖、五倍子等作用强于维生素E[27]。
, http://www.100md.com
6 免疫功能调节
虎杖中富含鞣质,因而对烧伤、烫伤有显著疗效,并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重庆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罗中华等对此研究较多,研究虎杖对其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虎杖对产生白细胞介素IL-2的能力、产生抗体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提高,并显著提高肝脏枯否细胞清除墨汁功能(P<0.05),且与剂量有关[28]。骆荣江等用RBC悬液腹腔注射表明,虎杖具有显著促进吞噬作用,且PD吞噬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施荣山等研究表明虎杖升麻水煎液对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动物,在55.0g/kg的剂量下,使白细胞总数从6.22×10E9/L上升到12.85×10E9/L,主要是中性白细胞的升高[30]。
7 抗肿瘤及其它作用的研究
周立东等制成小鼠腹腔内癌症模型,并在饲料中1∶10比例加入虎杖煎剂,对照组正常饲料,10d后剥取皮下实体瘤,称重,抑制率为35.3%;另取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生理盐水,10d后观察,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为18.2d,虎杖平均组存活天数30.1天[31]。廖兴媛等用虎杖中大黄素配成2%混悬液,1%水溶液进行抑瘤试验,结果对小鼠肉瘤180、肝癌等7个瘤株的治疗均显疗效,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以2%悬浊液对肉瘤180疗效最好[32]。莫国玉等用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PD的保护作用,发现PD可降低肺湿/干重比值及肺通透指数,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减轻血液浓缩,同时还降低肺组织MDA含量,防止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从而减轻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33]。
, http://www.100md.com
8 小结
虎杖作为活血化瘀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对虎杖药理作用尤其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研究较多,且达到较高水平,但对其护肝、抗菌、抗肿瘤等方面则研究不够深入,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药效学研究尚待加强。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以深入阐明虎杖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严少敏,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17
2,刘连璞,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8(2):105~107
3,张佩文,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1):47
4,顾月卿,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5):17
, 百拇医药 5,单春文,等.中国药理学报.1990,11(6):527
6,金传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4):33
7,杨素琴,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57
8,王跃忠,等.中国药理学报.1995,16(2):159~162
9,金春华,等.中国微循环.1999,3(2):82~84
10,谢忠林,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3):136~138
11,罗盛康,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1994,10(3):222
12,骆苏芳,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12(1):10
, http://www.100md.com
13,骆苏芳,等.中国药理学报.1992,12(2):147
14,王志浩,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3):41~44
15,王志浩,等.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58~462
16,蒋岩,等.中国病毒学.1998,13(4):306~311
17,米志宝,等.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43~45
18,余传林,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13
19,吕小迅,等.广东药学院学报.1995,11(1):18
20,汤毅,等.中药材.1993,16(1):42
, http://www.100md.com
21,陈小英.南京药学院学报.1985,16(2):48
22,鄢顺琴,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4):52
23,童平,等.中国药学杂志.1991,26(6):363
24,黄兆胜,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6):543~545
25,金伟军,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5):355
26,罗中华,等.上海免疫学杂志.1994,14(4):210
27,陈忻,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4):37~28
28,罗中华,等.中华外科杂志.1995,33(9):571~573
29,骆荣江,等.实用眼科杂志.1992,210(1):56
30,施荣山,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2):90~91
31,周立东,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11
32,廖兴媛,等.中国医院药学.1988,8(5):214
33,莫国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3):153
(收稿日期:2000-08-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