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50505
纳洛酮治疗氟乙酰胺中毒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2000年第6期
     作者:严盛芳 孙继民 陈雯▲

    单位:武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430016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0662 我科近期试用纳洛酮成功治疗1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岁半,1997年10月29日上午10时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一天下午4时许因误食拌有氟乙酰胺之薯片(具体量不清),即刻昏倒,继之神志不清,四肢频繁抽搐,在当地使用大量止痉药无效而急转我院。入院时体查:体温38.9℃,脉搏10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 mmHg,体重17公斤,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1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压眶反射消失,听诊心率108次/分,心律不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双肺痰鸣音,腹部(-),生理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入院诊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并急性脑水肿、中毒性心肌炎。

    检验:肝功能、肾功能、血气分析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T波低平;心肌酶谱异常;血清电解质:低氯、低钾、低钙;未作头颅CT。

    入院后立即洗胃,给予乙酰胺解毒、脱水、利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预防感染,供给每日所需热卡,以及中枢神经兴奋剂胞二磷胆碱等处理,在强直性抽搐时加用氯硝西泮止痉。在多功能监测下,患儿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但仍处于深昏迷状,入院后第七天进行高压氧治疗。一周后,吞咽功能恢复,神志转为恍惚,记忆丧失,肢体活动障碍。临床报导,纳洛铜对昏迷病人有催醒作用,我们试用纳洛酮治疗,每日静注2次,每次0.2 mg。2天后,患儿病情戏剧般的好转了,神志转清,能答话,扶手行走,继续治疗一周后患儿身体完全恢复正常,未见何后遗症,痊愈出院。纳洛酮总量为2.8 mg,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2 讨论

    已有研究证实当机体处于各种应激状态时,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明显增高而干扰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从而加重了神志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盐酸纳洛酮在脑缺血的情况下,可提高脑灌注压,增加脑血流量而逆转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继发损害,起到催醒、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本例患儿神志障碍,除了氟乙酰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外,还与使用了大量止痉药物有关。因此使用纳洛酮之疗效显著,与它解除了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使其恢复清醒,体现它有很强的非特异催醒功能有关。当然基础治疗为纳洛酮的催醒创造了先决条件。

    [收稿:1998-06-28,修回:1999-07-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