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53686
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预后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王东霞 许远陵

    单位:王东霞(南京市机关医院 210008);许远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关键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624 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其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我们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4例,女22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岁。高血压病史62例,冠心病史11例,糖尿病史8例。急性起病70例,亚急性起病16例。活动状态发病59例,酒后发病6例,无明显诱因21例。

    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血压异常75例(17.3~29/12~21 kPa),高热20例,意识障碍39例(朦胧12例,浅昏迷16例,深昏迷11例),头痛、头晕37例,恶心、呕吐29例,失语21例(其中混合性11例,运动性8例,感觉性2例),凝视麻痹19例,瞳孔异常18例,中枢性面瘫62例,中枢性舌瘫32例,偏瘫62例(肌力4级20例,2~3级29例,0~1级13例),双侧瘫5例(肌力0~3级),病理征阳性63例(一侧46例,双侧17例)。小便失禁34例。发病后并发肺水肿22例,消化道出血23例,顽固性呃逆33例,心电图异常10例,肾功能异常7例。
, 百拇医药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均在发病后3天内行头颅CT检查。(1)原发脑出血部位:内囊出血50例,丘脑19例,脑叶6例,桥脑2例,小脑5例,多灶性出血4例。(2)血肿量:脑实质内血肿量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小量(<20 ml)1例,中量(20~50 ml)28例,大量(>50 ml)57例。(3)中线移位:25例,≤5 mm 6例,5~10 mm 12例,≥10 mm 7例。(4)破入脑室部位:单侧脑室57例,双侧脑室9例,Ⅲ脑室、侧脑室4例,Ⅲ、Ⅳ脑室、侧脑室3例,Ⅳ脑室、侧脑室3例,Ⅳ脑室6例,全脑室铸型4例。

    1.4 治疗与预后 本组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脑室穿刺置管引流,2例开颅血肿清除十脑室置管引流)均存活。83例经内科常规脱水、止血、抗感染、控制并发症及神经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存活38例,死亡45例(54.22%),其中内囊出血死亡31例,丘脑出血7例,脑叶出血2例,桥脑出血1例,小脑出血2例,多灶性出血2例。内囊出血死亡率高于丘脑出血。中线移位25例,死亡19例(75%),高于无中线移位(42.62%)(P<0.01)。意识障碍39例,死亡31例(79.49%),高于无意识障碍(29.79%)(P<0.01)。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除出血破入脑室后直接或间接损伤丘脑下部,引起不同程度的丘脑下部综合征及继发脑干损害的症状外,主要与原发出血灶部位有关。本组继发性脑室出血中,内囊出血最多见,其次为丘脑、脑叶、小脑、桥脑。本组内囊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远高于丘脑(P<0.01),而丘脑、脑叶、桥脑、小脑则相近。 脑室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1)与血肿的部位密切相关,本组内囊出血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丘脑出血。不同部位的出血造成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不同。(2)与中线结构有无移位及程度密切相关,本组有中线移位的脑室出血死亡率较无中线移位者明显增高,由于血肿的机械性压迫,致使脑干对侧压迫在小脑幕切迹缘上或导致继发脑干出血。(3)与患者的意识状态密切相关,本组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继发脑室出血后,快速严重的脑室扩张导致下丘脑损伤或脑干损伤而出现昏迷,使病情进一步恶化。(4)治疗方案对预后亦有一定影响,内科治疗因不能快速减轻颅内血肿的压迫,死亡率较高。本组外科治疗3例,均存活,提示明确诊断后,及时手术,解除压迫,减轻脑组织的移位可降低脑室出血的死亡率。

    (收稿2000-07-13 修回2000-09-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