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05711
恶性中线肉芽肿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程金妹 张鹏飞 林英 王镛 高凌云

    关键词:恶性肉芽肿,鼻 中线

    恶性肉芽肿自1897年McBrider[1]首次报道以来,历百年仅有零星病例报告和相关研究,其病因和病变性质未臻明了,病灶及临床表现变幻不定,病理形态无明显特异性,始终困惑临床和病理学家。笔者通过对32例恶性肉芽肿简要分析,旨在扩大视野,提高对本病诊疗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1982年1月~1997年12月间所治疗的鼻及中线恶性肉芽肿32例,其中门诊治疗3例,住院治疗29例,所有病例均经局部组织活检,最多活检达8次。病理确诊后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随访。

    32例中,男性25例(占78.1%),女性7例(占21.9%),年龄45.64±14.48岁(15~67岁)。病变部位:鼻腔18例,口咽7例,鼻咽1例,喉咽1例,鼻窦3例,中耳2例。局部检查:所有病例局部粘膜肿胀,粘膜表面分泌物覆盖伴有脓血性干痂;局部组织糜烂坏死。26例次见粘膜溃疡或穿孔。病变波及鼻中隔、鼻甲及鼻窦与骨组织,1例次累及中耳及面神经。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末梢血象白细胞不增高。
, http://www.100md.com
    首发症状类似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水样分泌物,随后鼻塞加重,分泌物呈脓性,常伴有血丝及血块,少数病例咽喉部干燥或头痛。大多数病例见局部粘膜溃烂坏死及穿孔。有2例耳道流脓伴面瘫甚至误诊为中耳炎,除有些病例疲乏、纳差、发热外,多数病人全身状况尚可,其中有6例合并霉菌感染。

    1.2 治疗 以综合治疗为主,如支持疗法、放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Stewart型恶性肉芽肿病变局限于鼻腔及鼻中隔者以面前野放疗,总量60 Gy/6周,对病变侵及上额窦者可选用面前“L”型照射野,对病变侵及咽喉部者适当调整颈前照射野,照射剂量同上。本病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不需要作淋巴结区的预防性照射。

    对恶性肉芽肿合并伴有高热者可给甲基环己亚硝脲(MECCNU)治疗,每次口服150 mg,每隔4~6周一次,共用4~5次;也可用类固醇激素如6-甲基强的松龙80 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 ml静滴4~5次,热退后再行放射治疗,合并霉菌感染加以抗霉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Wegener型恶性肉芽肿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800 mg加生理盐水40~80 ml静滴或静推,每五天一次,一疗程4~6周。并配合地塞米松或6-甲基强地松龙静滴。同时选用雷公藤甙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过程中要反复及严密观察肝功及血象的变化,症状缓解后,免疫抑制剂改用维持计量,每个月环磷酰胺1000 mg,一次口服,或每个月给药2次,每次口服环磷酰胺片500 mg,每月15 mg/kg,每月一次。冲击治疗6个月后,改用甲氧苄啶、新诺明治疗,亦可取得良好效果[2]

    1.3 结果 32例中2例失去联系,死亡15例,平均存活7个月。有15例门诊仍随访,存活者平均存活31.5个月,其中1例Wegener肉芽肿已存活10年,1例恶性肉芽肿已存活5年,均能适应正常的工作。治疗后1个月开始随访,病情稳定的远途患者委托当地医院耳鼻咽喉科医师协助观察与随诊。

    2 讨 论

, http://www.100md.com     恶性肉芽肿属进行性、溃疡性、破坏性病变,发展迅速而广泛,可侵润周围器官组织,病情凶险,临床症状变幻不定,病理形态无明显特异性,易误诊。至今对其病因及病变性质的认识仍不统一,治疗效果不理想。

    2.1 诊断 本组临床诊断采用排除法。本病易与结核、硬结病及其他肿瘤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恶性肉芽肿好发于中年男性的鼻部及中线部,临床表现复杂,进展快而凶险。多数病例局部粘膜组织糜烂坏死,重者溃疡穿孔,除非有合并感染,否则抗生素治疗无效,这点应有足够的重视。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可疑病例应早期活检及进行血沉、免疫功能全套检查。有时因组织严重坏死或病变复杂,使活检及病理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炎症。本组有一例经第8次活检而确诊,提示对本病应高度警惕,多次活检是可以确诊的。近来应用CD3和CD20,以及PAS染色法[3]和癌基因免疫组化研究,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大有益处。本组2例中耳炎伴面瘫者,经本法和综合分析检查,最终获得确诊并得到较有效的治疗。1982年Ishil等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鼻及中线恶性肉芽肿的诊断[4~7],预示新的检测手段可以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
, 百拇医药
    2.2 治疗 对本病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0年共治疗鼻腔恶性肿瘤429例,其中坏死肉芽肿占76例,主要采用放射治疗[3]。笔者认为在改善全身状况的基础上,应对不同类型宜采用不同的疗法。Stewart型以放射治疗为主,Wegener型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放疗可能出现白细胞降低,有的引起鼻中隔穿孔及面部萎缩,本组有1例放疗后出现对侧鼻窦恶性淋巴瘤,是放疗所致或属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值得研究。本病少有淋巴结转移,一般不需做局部淋巴结的预防性照射。如合并霉菌感染应配合抗霉菌治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恶性肉芽肿尚无较规范系统治疗方案报道,这仍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采取综合措施,并辅以中医辅正固本,改善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本组32例中,有15例平均存活31.5个月,其中1例经治已存活5年,另1例已存活10年,均能适应正常工作。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96043)

, http://www.100md.com     作者单位:程金妹 林 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州 350005)

    张鹏飞 王 镛 高凌云 福建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白希清. 病理学(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184~186

    2 赵武述,陈 仁,卞志强. 现代临床免疫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622~624

    3 谷铣之. 现代肿瘤学.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208~218

    4 Grange C,Cabane I,Duboes A,et al. Centrifacial maligant granulomas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40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Med Ballim, 1992;71(4):177
, http://www.100md.com
    5 Liu WP. Pathomorp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midline malignant reticulosis.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20(2):103

    6 Inohara S.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p53 protein in malignant hemangioendothelioma. Acta Dermaven, 1994;74(3):161

    7 Sugiura H,Hosoda Y. Histopatho 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diagnosis of intractable vasculitis syndromes. Nippon Rinsho, 1994;52:2034

    8 ODemaney K,Ferlito A,Hunter BC,et al. Wegensr's granulomatosis of the head and neck. Ann Otol Rhinol Largngol, 1998;107:43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