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的生长发育
姚伟兰 戚根贤 王骏 杨标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从出生至100日龄褐家鼠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通过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褐家鼠的肥满度。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每隔5d对幼鼠进行称重、测量;肥满度研究则是对野外褐家鼠进行称量、解剖、分析。结果:100日龄前褐家鼠体重增长与日龄成直线关系:W=6.855±1.135t(r=0.9930>t0.01);体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L=44.12+112.7725-13.0586/t ;尾长、后足长、耳长与日龄关系均为指数增长关系,其方程分别为: M=14.92+111.0189-13.0586/t、F=8.39+28.6915-10.5778/t、E=1.58+16.5813-8.8681/t。体重与体长关系为: W=3.588×10-4L2.482 。结论:根据对野外种群的研究表明, 褐家鼠肥满度随年龄组增长而增加, 种群肥满度秋季大于冬季。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褐家鼠 生长 发育 肥满度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是世界性分布鼠种, 国内外对其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对其生长发育方面尚未见有报道。本文研究了褐家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 同时观察了其行为发育和性发育;并根据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褐家鼠的肥满度。
1 材料和方法
野外捕获褐家鼠20只(♂9只,♀11只), 分别配对置于5间房内饲养。雌体受孕后, 将雄鼠隔开, 投以垫草, 供产仔作窝用;每天投喂番薯、稻谷等饲料。1987年10月至1988年5月, 共繁殖8胎35只幼鼠。每隔 5d对部分幼鼠进行称重、测量至100日龄。同时对3 胎18只个体从出生至130日龄的形态变化、行为发育和性发育进行详细描述记录。褐家鼠肥满度的研究则采用野外调查,方法是分别在秋季(1992年10月)和冬季(1992年12月)在广州市郊一鸽场和深圳一鸽场用0.2%敌鼠钠盐进行全面的灭鼠工作, 再进行彻底的鼠尸捡获、称量等工作。根据其重量频次分配图划分年龄组别。肥满度指标根据重长关系K=W/L公式计算〔6〕。
, 百拇医药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鼠的生长分析 根据对褐家鼠从出生到100日龄的生长测量分析(表1), 幼鼠出生时平均体重为5.00±0.98g,到100日龄时达121.09±20.11g;体重与日龄成直线关系:W=6.855+1.135t(r=0.9930>t0.01),〔W—体重,单位为g;t—日龄,单位:d,下同〕; 初生幼鼠的平均体长为44.12±10.13mm, 100日龄时为166.00±8.44mm;体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L=44.12+112.7725e-11.1153/t〔χ2=15.147<χ2 (0.05) 〕,L—体长,单位mm;初生幼鼠的尾长为14.92±3.18mm,100日龄时为110.54±5.90mm,尾长与日龄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M=14.92+111.0189e-13.0586/t, 〔χ2 =5.6367<χ2 (0.05) 〕, M—尾长, 单位mm;初生幼鼠后足长为8.39±0.69mm, 100日龄时为34.39±0.73mm;后足长与日龄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F=8.39+28.6915 e-10.5778/t,〔χ2=0.6236<χ2(0.05)〕, F—后足长, 单位 mm; 初生幼鼠耳长为1.58±0.67mm,100日龄时为16.54±0.51mm,耳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E=1.58+16.5813e-8.8681/t,〔χ2=0.7311<χ2(0.05)〕,E—耳长, 单位mm。从上分析可知,褐家鼠从出生到100日龄的体重随日龄成逻辑斯谛曲线增长; 而体长、尾长、后足、耳长则成指数增长, 其增长率均为前期快, 后期慢的特征。同时其体重与体长关系符合dagler (1959)重长指数关系: W=3.588×10-4L2.82 ( r=0.9972>r0.01), W—体重, L—体长,单位mm。
, http://www.100md.com
表1 褐家鼠的生长发育
日龄
个体
体重(g)
体长(mm)
尾长(mm)
后足长(mm)
耳长(mm)
0
35
5.00± 0.98
44.12±10.13
, 百拇医药 14.92± 3.18
8.39±0.69
1.58±0.67
5
18
9.44± 1.04
60.33± 0.97
24.11± 1.84
12.56±0.92
4.74±0.74
10
18
, 百拇医药
13.13± 1.70
69.32±16.35
36.44±10.11
15.94±3.52
7.79±1.05
15
18
19.01± 4.11
84.57± 1.21
49.34± 4.82
20.75±1.01
8.74±1.27
, http://www.100md.com
20
18
28.01± 2.90
95.35±17.42
67.15± 3.64
24.29±3.80
11.94±1.35
25
26
33.72± 3.61
104.84± 4.55
78.75± 4.48
, http://www.100md.com
27.08±4.49
12.91±0.45
30
20
42.88± 4.73
112.47±25.01
88.44± 9.30
29.33±1.62
14.58±0.96
35
15
49.59± 6.09
, http://www.100md.com
121.33± 3.83
92.00± 6.34
29.92±1.44
15.15±1.01
40
15
57.26± 4.71
127.50± 3.21
93.13± 6.52
30.75±1.04
16.00±0.11
45
, http://www.100md.com
15
67.71± 3.39
137.71± 2.36
103.71± 4.31
31.43±0.79
16.07±0.19
50
15
69.66± 1.69
139.00± 2.16
107.43± 3.37
32.14±1.35
, http://www.100md.com
16.07±0.19
55
15
74.07± 6.59
140.85± 1.95
107.86± 3.37
32.71±1.11
16.21±0.27
60
15
76.54± 6.20
141.26± 3.83
, 百拇医药
108.48± 3.15
32.71±1.11
16.21±0.27
65
15
80.33± 8.39
142.00± 2.65
109.29± 4.86
33.00±1.29
16.27±0.26
70
15
, 百拇医药
85.67± 8.68
145.00± 6.90
110.00± 4.73
33.14±0.90
16.30±0.24
75
13
93.26±11.60
147.00± 4.76
110.00± 5.35
33.34±1.13
, http://www.100md.com 16.34±0.23
80
12
97.21±11.62
149.14± 7.53
110.14± 5.42
34.14±0.69
16.41±0.34
85
12
98.80±11.82
154.42± 6.21
, 百拇医药
110.29± 6.45
34.18±0.80
16.42±0.28
90
12
101.29± 0.94
155.83± 8.70
110.43± 5.38
34.29±0.45
16.33±0.25
95
12
, 百拇医药
112.04± 8.52
156.14± 9.25
110.44± 4.89
34.37±0.63
16.44±0.47
100
12
121.09±20.11
166.00± 8.44
110.54± 5.90
34.39±0.73
, 百拇医药 16.54±0.51
初生鼠的各项身体指标因鼠种而存在差异。如体重指标, 板齿鼠为♀:8.50±0.22g,♂:9.13±0.23g〔2〕;黄毛鼠为3.44±0.0719g〔3〕;而褐家鼠为5.00±0.98g。这些差异与其成体时的体重相对应。如100 日龄时, 板齿鼠体重约280g〔2〕, 黄毛鼠为 60~80g〔3〕, 褐家鼠为121±20.11g。
啮齿动物的体重增长往往符合逻辑斯蒂曲线〔1-3〕。而褐家鼠在100日龄内其体重成直线稳定增长, 说明仍以较高的速度增加, 远未达到成年的体重 (野外成体体重可达836g)。而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等与其它啮齿动物一样, 为指数增长, 而在接近 100日龄时, 其增长率均很低。说明这几个指标的增长已接近成熟。
2.2 外部形靶形⒂?BR>2.2.1 外部形态的发育 初生鼠全身裸露, 呈粉红色, 皮肤有皱纹, 半透明;脐部有疥痕突起;眼睑上下不分明;耳壳紧贴颅部。2~3日龄, 背部成淡红色, 眼睑上下形成不明显的眼裂。4~5日龄, 背部有轻微褐色素, 耳壳明显与颅部分离, 并开始竖起。6~7日龄, 背部有明显的淡褐色素, 嘴须长出, 外耳孔形成。8~10日龄, 头部和背部黑褐色,尾部、腹部呈灰褐色, 耳壳直起, 眼睛突出, 上下眼睑之间形成一条黑色眼裂;下门齿开始长出。11~13日龄, 头部、背部黑色素明显, 耳壳明显, 耳孔开裂,嘴须明显, 上下门齿均长出;眼裂明显。16日龄, 头部、背部见黑褐色细毛;有3 只鼠已开眼;下门齿平均长0.61mm(n=7);背部细毛长平均为3.6mm(n=8)。 17日龄,全部开眼,头部、背部和尾部披黑褐色细毛, 腹部为灰白色细毛。 20日龄,外部形态已接近成鼠。
, http://www.100md.com
小啮齿动物的形态发育速度各种间有差异。如幼鼠开眼时间, 板齿鼠为18.8d〔2〕,小家鼠为14.4d〔1〕,黄毛鼠为11.22d〔3〕,而褐家鼠为16.5d(n=8)。 这与不同种的生理生态特征有密切关系,气候和食物条件亦对其生长发育速度有影响。
2.2.2 幼鼠的行为发育 初生鼠只能不协调地移动, 通常侧卧。4~6日龄能翻身,7~18日龄能在巢内慢慢爬行。此期间, 母鼠除哺乳外, 还将食物拖入巢内, 咬碎后饲喂乳鼠。19日龄以后,幼鼠外部形态发育已接近成鼠, 有时跟随亲鼠离巢出洞活动, 但很快会被亲鼠拖回巢内, 这是一种护幼行为; 22日龄时, 幼鼠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能自由活动, 亲鼠也较少阻止其出巢活动; 而幼鼠活动多跟在亲鼠的后面, 似模仿学习阶段,且开始到食盘取食、饮水, 但其特点是从巢内迅速跑到食盘(或水盘处), 快速取食后迅速跑回巢内,此过程会连续多次进行。褐家鼠的断奶时间大概在22~25日龄之间, 这时亲鼠再没有拖幼回巢的行为, 并疏远幼鼠, 有时甚至会有攻击幼鼠的行为; 25日龄后幼鼠开始独立生活, 不再依赖亲鼠。
, http://www.100md.com
2.2.3 性发育及其行为 鼠类性成熟的指标, 通常以雌鼠阴道开口和雄鼠睾丸膨大(黄豆大小,约长6mm以上),并具精子而确定。根据观察测定结果, 雌鼠最早在50日龄时(体重约70g)见成熟。阴道开口的平均日龄为53.6d(n=22)。雄幼鼠大约在44日龄睾丸开始膨大,46日龄睾丸有黄豆大小,95日龄时睾丸有花生米大小(长径约15mm),开始性成熟的平均日龄为45.2d(n=22),100日龄以后有追逐雌鼠行为, 并有攀爬交配行为出现。雌鼠最早见怀孕是125日龄, 最早产仔是150日龄。
2.3 肥满度 肥满度指标(Kwl)是表示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状态、 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根据对两种群的分析可见(表2,3), 同种群、同年龄组的雌雄之间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除种群I幼年鼠外),说明褐家鼠的肥满度无性别差异。这与小家鼠〔7〕、布氏田鼠〔6〕的结果相一致; 而同种群、同性别之间比较,年龄组越大, 肥满度越高, 两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褐家鼠个体随着年龄增长、 个体的生长发育, 其肥满度亦增加。这与小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相一致。动物个体在幼年期体长增长较快(本文在100日龄内成直线增长), 而机体的各种组织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消耗较多的能量, 因而其肥满度较低。当个体长到一定程度后, 其体长的生长较缓慢或停止, 而机体各组织生理机能发育也较成熟, 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贮备, 因而其肥满度增加。这与严志堂观察布氏田鼠的结果相一致〔6〕。同时,褐家鼠随着年龄组增大, 其繁殖力增强〔8〕。 因此,肥满度增加有利于其繁殖活动; 而种群I各年龄组的雌雄鼠的肥满度均比种群II的要高, 差异极显著(除幼年组雌性外)。种群I属秋天种群、种群II属冬天种群, 这两种群样地均为广东省境内, 地处亚热带地区, 秋季气候较温和, 田间杂草和农作物生长茂盛, 因此种群I不仅有丰富的正常食物(饲养场的饲料), 而且取食其它的补充性营养也较容易;而种群II属冬季种群, 那时气温已较低, 草本等植物枯萎, 因而影响鼠类的食物资源, 同时个体也消耗大量的能量以抗寒, 故肥满度比秋季的要低, 这是由食物条件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秋季种群肥满度高, 营养状态好, 也有利于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 表2 幼鼠的肥满度变化
, 百拇医药
日龄
初生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 百拇医药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K
1.13
1.56
1.89
2.25
, 百拇医药 2.94
3.22
3.81
4.09
4.49
4.92
5.01
5.26
5.42
5.66
5.91
6.34
6.52
, http://www.100md.com
6.40
6.50
7.18
7.29
表3 褐家鼠各年龄组的肥满度
组 别
样本数
K
t—检验
I
II
I
II
, 百拇医药
tA
tB
tC
1
70
49
5.573±0.168
5.498±0.216
I=3.98>t0.01
0.280.05
88
55
, 百拇医药
4.634±0.161
5.353±0.185
II=0.490.05
2.93>t0.01
2
137
65
11.091±0.189
9.317±0.154
I=0.240.05
I=21.53>t0.01 II=14.68>t0.01
, 百拇医药
6.82>t0.01
72
91
11.005±0.307
9.444±0.156
II=0.570.05
I=20.21>t0.01 II=16.82>t0.01
4.54>t0.01
3
93
, 百拇医药
34
17.501±0.167
14.195±0.188
I=0.250.05
I=26.12>t0.01 II=19.74>t0.01
13.21>t0.01
30
31
17.427±0.245
14.077±0.540
, 百拇医药
II=0.390.05
I=16.39>t0.01 II=16.28>t0.01
9.81>t0.01
4
114
50
21.898±0.202
17.596±0.224
I=0.870.05
I=17.42>t0.01 II=11.62>t0.01
, 百拇医药
14.62>t0.01
103
41
22.132±0.192
17.317±0.195
II=0.950.05
I=15.25>t0.01 II=10.59>t0.01
17.91>t0.01
5
9
, 百拇医药
4
26.595±0.541
20.905±0.547
I=0.720.05
I= 8.61>t0.01 II= 5.61>t0.01
17.60>t0.01
18
13
27.031±0.334
20.240±0.347
, 百拇医药
II=1.000.05
I=13.35>t0.01 II= 7.15>t0.01
14.18>t0.01
注:tA:同种群、同年龄组雌雄间比较;tB:同种群、同性别前后两年龄组间比较;tC:不同种群、同组别、同性别间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女,1968年生,汉族,毕业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大专),实验师
作者单位:姚伟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戚根贤(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 百拇医药
王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杨标(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参考文献
1,王祖望,曾缙祥,李经才,等. 小家鼠的生长和发育.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 1978,(3):51-68.
2,黄铁华,廖崇惠,秦耀亮,等. 板齿鼠的生长发育. 动物学报, 1980,26(4)∶386-391.
3,黄进同,秦耀亮,王耀培,等. 黄毛鼠的生长发育.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文集, 1981,(4)∶105-113.
4,范志勤.动物行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25-38.
5,李世斌,陈安国,李波,等. 洞庭平原褐家鼠年龄分组及种群年龄动态分析.兽类学报,1993,13(2)∶123-129.
6,房继明,孙儒永,刘志龙,等. 布氏田鼠肥满度分析和小型兽类肥满度指标K与KWL(重长指标)的比较.动物学报, 1995,41(2)∶141-148.
7,严志堂.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 兽类学报, 1983,(3)∶173-179.
8,杨再学.褐家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4,(4)∶40-43., http://www.100md.com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从出生至100日龄褐家鼠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通过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褐家鼠的肥满度。方法: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每隔5d对幼鼠进行称重、测量;肥满度研究则是对野外褐家鼠进行称量、解剖、分析。结果:100日龄前褐家鼠体重增长与日龄成直线关系:W=6.855±1.135t(r=0.9930>t0.01);体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L=44.12+112.7725-13.0586/t ;尾长、后足长、耳长与日龄关系均为指数增长关系,其方程分别为: M=14.92+111.0189-13.0586/t、F=8.39+28.6915-10.5778/t、E=1.58+16.5813-8.8681/t。体重与体长关系为: W=3.588×10-4L2.482 。结论:根据对野外种群的研究表明, 褐家鼠肥满度随年龄组增长而增加, 种群肥满度秋季大于冬季。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褐家鼠 生长 发育 肥满度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是世界性分布鼠种, 国内外对其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对其生长发育方面尚未见有报道。本文研究了褐家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 同时观察了其行为发育和性发育;并根据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褐家鼠的肥满度。
1 材料和方法
野外捕获褐家鼠20只(♂9只,♀11只), 分别配对置于5间房内饲养。雌体受孕后, 将雄鼠隔开, 投以垫草, 供产仔作窝用;每天投喂番薯、稻谷等饲料。1987年10月至1988年5月, 共繁殖8胎35只幼鼠。每隔 5d对部分幼鼠进行称重、测量至100日龄。同时对3 胎18只个体从出生至130日龄的形态变化、行为发育和性发育进行详细描述记录。褐家鼠肥满度的研究则采用野外调查,方法是分别在秋季(1992年10月)和冬季(1992年12月)在广州市郊一鸽场和深圳一鸽场用0.2%敌鼠钠盐进行全面的灭鼠工作, 再进行彻底的鼠尸捡获、称量等工作。根据其重量频次分配图划分年龄组别。肥满度指标根据重长关系K=W/L公式计算〔6〕。
, 百拇医药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鼠的生长分析 根据对褐家鼠从出生到100日龄的生长测量分析(表1), 幼鼠出生时平均体重为5.00±0.98g,到100日龄时达121.09±20.11g;体重与日龄成直线关系:W=6.855+1.135t(r=0.9930>t0.01),〔W—体重,单位为g;t—日龄,单位:d,下同〕; 初生幼鼠的平均体长为44.12±10.13mm, 100日龄时为166.00±8.44mm;体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L=44.12+112.7725e-11.1153/t〔χ2=15.147<χ2 (0.05) 〕,L—体长,单位mm;初生幼鼠的尾长为14.92±3.18mm,100日龄时为110.54±5.90mm,尾长与日龄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M=14.92+111.0189e-13.0586/t, 〔χ2 =5.6367<χ2 (0.05) 〕, M—尾长, 单位mm;初生幼鼠后足长为8.39±0.69mm, 100日龄时为34.39±0.73mm;后足长与日龄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F=8.39+28.6915 e-10.5778/t,〔χ2=0.6236<χ2(0.05)〕, F—后足长, 单位 mm; 初生幼鼠耳长为1.58±0.67mm,100日龄时为16.54±0.51mm,耳长与日龄关系为指数增长关系:E=1.58+16.5813e-8.8681/t,〔χ2=0.7311<χ2(0.05)〕,E—耳长, 单位mm。从上分析可知,褐家鼠从出生到100日龄的体重随日龄成逻辑斯谛曲线增长; 而体长、尾长、后足、耳长则成指数增长, 其增长率均为前期快, 后期慢的特征。同时其体重与体长关系符合dagler (1959)重长指数关系: W=3.588×10-4L2.82 ( r=0.9972>r0.01), W—体重, L—体长,单位mm。
, http://www.100md.com
表1 褐家鼠的生长发育
日龄
个体
体重(g)
体长(mm)
尾长(mm)
后足长(mm)
耳长(mm)
0
35
5.00± 0.98
44.12±10.13
, 百拇医药 14.92± 3.18
8.39±0.69
1.58±0.67
5
18
9.44± 1.04
60.33± 0.97
24.11± 1.84
12.56±0.92
4.74±0.74
10
18
, 百拇医药
13.13± 1.70
69.32±16.35
36.44±10.11
15.94±3.52
7.79±1.05
15
18
19.01± 4.11
84.57± 1.21
49.34± 4.82
20.75±1.01
8.74±1.27
, http://www.100md.com
20
18
28.01± 2.90
95.35±17.42
67.15± 3.64
24.29±3.80
11.94±1.35
25
26
33.72± 3.61
104.84± 4.55
78.75± 4.48
, http://www.100md.com
27.08±4.49
12.91±0.45
30
20
42.88± 4.73
112.47±25.01
88.44± 9.30
29.33±1.62
14.58±0.96
35
15
49.59± 6.09
, http://www.100md.com
121.33± 3.83
92.00± 6.34
29.92±1.44
15.15±1.01
40
15
57.26± 4.71
127.50± 3.21
93.13± 6.52
30.75±1.04
16.00±0.11
45
, http://www.100md.com
15
67.71± 3.39
137.71± 2.36
103.71± 4.31
31.43±0.79
16.07±0.19
50
15
69.66± 1.69
139.00± 2.16
107.43± 3.37
32.14±1.35
, http://www.100md.com
16.07±0.19
55
15
74.07± 6.59
140.85± 1.95
107.86± 3.37
32.71±1.11
16.21±0.27
60
15
76.54± 6.20
141.26± 3.83
, 百拇医药
108.48± 3.15
32.71±1.11
16.21±0.27
65
15
80.33± 8.39
142.00± 2.65
109.29± 4.86
33.00±1.29
16.27±0.26
70
15
, 百拇医药
85.67± 8.68
145.00± 6.90
110.00± 4.73
33.14±0.90
16.30±0.24
75
13
93.26±11.60
147.00± 4.76
110.00± 5.35
33.34±1.13
, http://www.100md.com 16.34±0.23
80
12
97.21±11.62
149.14± 7.53
110.14± 5.42
34.14±0.69
16.41±0.34
85
12
98.80±11.82
154.42± 6.21
, 百拇医药
110.29± 6.45
34.18±0.80
16.42±0.28
90
12
101.29± 0.94
155.83± 8.70
110.43± 5.38
34.29±0.45
16.33±0.25
95
12
, 百拇医药
112.04± 8.52
156.14± 9.25
110.44± 4.89
34.37±0.63
16.44±0.47
100
12
121.09±20.11
166.00± 8.44
110.54± 5.90
34.39±0.73
, 百拇医药 16.54±0.51
初生鼠的各项身体指标因鼠种而存在差异。如体重指标, 板齿鼠为♀:8.50±0.22g,♂:9.13±0.23g〔2〕;黄毛鼠为3.44±0.0719g〔3〕;而褐家鼠为5.00±0.98g。这些差异与其成体时的体重相对应。如100 日龄时, 板齿鼠体重约280g〔2〕, 黄毛鼠为 60~80g〔3〕, 褐家鼠为121±20.11g。
啮齿动物的体重增长往往符合逻辑斯蒂曲线〔1-3〕。而褐家鼠在100日龄内其体重成直线稳定增长, 说明仍以较高的速度增加, 远未达到成年的体重 (野外成体体重可达836g)。而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等与其它啮齿动物一样, 为指数增长, 而在接近 100日龄时, 其增长率均很低。说明这几个指标的增长已接近成熟。
2.2 外部形靶形⒂?BR>2.2.1 外部形态的发育 初生鼠全身裸露, 呈粉红色, 皮肤有皱纹, 半透明;脐部有疥痕突起;眼睑上下不分明;耳壳紧贴颅部。2~3日龄, 背部成淡红色, 眼睑上下形成不明显的眼裂。4~5日龄, 背部有轻微褐色素, 耳壳明显与颅部分离, 并开始竖起。6~7日龄, 背部有明显的淡褐色素, 嘴须长出, 外耳孔形成。8~10日龄, 头部和背部黑褐色,尾部、腹部呈灰褐色, 耳壳直起, 眼睛突出, 上下眼睑之间形成一条黑色眼裂;下门齿开始长出。11~13日龄, 头部、背部黑色素明显, 耳壳明显, 耳孔开裂,嘴须明显, 上下门齿均长出;眼裂明显。16日龄, 头部、背部见黑褐色细毛;有3 只鼠已开眼;下门齿平均长0.61mm(n=7);背部细毛长平均为3.6mm(n=8)。 17日龄,全部开眼,头部、背部和尾部披黑褐色细毛, 腹部为灰白色细毛。 20日龄,外部形态已接近成鼠。
, http://www.100md.com
小啮齿动物的形态发育速度各种间有差异。如幼鼠开眼时间, 板齿鼠为18.8d〔2〕,小家鼠为14.4d〔1〕,黄毛鼠为11.22d〔3〕,而褐家鼠为16.5d(n=8)。 这与不同种的生理生态特征有密切关系,气候和食物条件亦对其生长发育速度有影响。
2.2.2 幼鼠的行为发育 初生鼠只能不协调地移动, 通常侧卧。4~6日龄能翻身,7~18日龄能在巢内慢慢爬行。此期间, 母鼠除哺乳外, 还将食物拖入巢内, 咬碎后饲喂乳鼠。19日龄以后,幼鼠外部形态发育已接近成鼠, 有时跟随亲鼠离巢出洞活动, 但很快会被亲鼠拖回巢内, 这是一种护幼行为; 22日龄时, 幼鼠的活动能力大大增强, 能自由活动, 亲鼠也较少阻止其出巢活动; 而幼鼠活动多跟在亲鼠的后面, 似模仿学习阶段,且开始到食盘取食、饮水, 但其特点是从巢内迅速跑到食盘(或水盘处), 快速取食后迅速跑回巢内,此过程会连续多次进行。褐家鼠的断奶时间大概在22~25日龄之间, 这时亲鼠再没有拖幼回巢的行为, 并疏远幼鼠, 有时甚至会有攻击幼鼠的行为; 25日龄后幼鼠开始独立生活, 不再依赖亲鼠。
, http://www.100md.com
2.2.3 性发育及其行为 鼠类性成熟的指标, 通常以雌鼠阴道开口和雄鼠睾丸膨大(黄豆大小,约长6mm以上),并具精子而确定。根据观察测定结果, 雌鼠最早在50日龄时(体重约70g)见成熟。阴道开口的平均日龄为53.6d(n=22)。雄幼鼠大约在44日龄睾丸开始膨大,46日龄睾丸有黄豆大小,95日龄时睾丸有花生米大小(长径约15mm),开始性成熟的平均日龄为45.2d(n=22),100日龄以后有追逐雌鼠行为, 并有攀爬交配行为出现。雌鼠最早见怀孕是125日龄, 最早产仔是150日龄。
2.3 肥满度 肥满度指标(Kwl)是表示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状态、 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根据对两种群的分析可见(表2,3), 同种群、同年龄组的雌雄之间的肥满度差异不显著(除种群I幼年鼠外),说明褐家鼠的肥满度无性别差异。这与小家鼠〔7〕、布氏田鼠〔6〕的结果相一致; 而同种群、同性别之间比较,年龄组越大, 肥满度越高, 两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褐家鼠个体随着年龄增长、 个体的生长发育, 其肥满度亦增加。这与小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相一致。动物个体在幼年期体长增长较快(本文在100日龄内成直线增长), 而机体的各种组织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消耗较多的能量, 因而其肥满度较低。当个体长到一定程度后, 其体长的生长较缓慢或停止, 而机体各组织生理机能发育也较成熟, 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贮备, 因而其肥满度增加。这与严志堂观察布氏田鼠的结果相一致〔6〕。同时,褐家鼠随着年龄组增大, 其繁殖力增强〔8〕。 因此,肥满度增加有利于其繁殖活动; 而种群I各年龄组的雌雄鼠的肥满度均比种群II的要高, 差异极显著(除幼年组雌性外)。种群I属秋天种群、种群II属冬天种群, 这两种群样地均为广东省境内, 地处亚热带地区, 秋季气候较温和, 田间杂草和农作物生长茂盛, 因此种群I不仅有丰富的正常食物(饲养场的饲料), 而且取食其它的补充性营养也较容易;而种群II属冬季种群, 那时气温已较低, 草本等植物枯萎, 因而影响鼠类的食物资源, 同时个体也消耗大量的能量以抗寒, 故肥满度比秋季的要低, 这是由食物条件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秋季种群肥满度高, 营养状态好, 也有利于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 表2 幼鼠的肥满度变化
, 百拇医药
日龄
初生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 百拇医药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K
1.13
1.56
1.89
2.25
, 百拇医药 2.94
3.22
3.81
4.09
4.49
4.92
5.01
5.26
5.42
5.66
5.91
6.34
6.52
, http://www.100md.com
6.40
6.50
7.18
7.29
表3 褐家鼠各年龄组的肥满度
组 别
样本数
K
t—检验
I
II
I
II
, 百拇医药
tA
tB
tC
1
70
49
5.573±0.168
5.498±0.216
I=3.98>t0.01
0.28
88
55
, 百拇医药
4.634±0.161
5.353±0.185
II=0.49
2.93>t0.01
2
137
65
11.091±0.189
9.317±0.154
I=0.24
I=21.53>t0.01 II=14.68>t0.01
, 百拇医药
6.82>t0.01
72
91
11.005±0.307
9.444±0.156
II=0.57
I=20.21>t0.01 II=16.82>t0.01
4.54>t0.01
3
93
, 百拇医药
34
17.501±0.167
14.195±0.188
I=0.25
I=26.12>t0.01 II=19.74>t0.01
13.21>t0.01
30
31
17.427±0.245
14.077±0.540
, 百拇医药
II=0.39
I=16.39>t0.01 II=16.28>t0.01
9.81>t0.01
4
114
50
21.898±0.202
17.596±0.224
I=0.87
I=17.42>t0.01 II=11.62>t0.01
, 百拇医药
14.62>t0.01
103
41
22.132±0.192
17.317±0.195
II=0.95
I=15.25>t0.01 II=10.59>t0.01
17.91>t0.01
5
9
, 百拇医药
4
26.595±0.541
20.905±0.547
I=0.72
I= 8.61>t0.01 II= 5.61>t0.01
17.60>t0.01
18
13
27.031±0.334
20.240±0.347
, 百拇医药
II=1.00
I=13.35>t0.01 II= 7.15>t0.01
14.18>t0.01
注:tA:同种群、同年龄组雌雄间比较;tB:同种群、同性别前后两年龄组间比较;tC:不同种群、同组别、同性别间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女,1968年生,汉族,毕业于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大专),实验师
作者单位:姚伟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戚根贤(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 百拇医药
王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杨标(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 510260)
参考文献
1,王祖望,曾缙祥,李经才,等. 小家鼠的生长和发育.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 1978,(3):51-68.
2,黄铁华,廖崇惠,秦耀亮,等. 板齿鼠的生长发育. 动物学报, 1980,26(4)∶386-391.
3,黄进同,秦耀亮,王耀培,等. 黄毛鼠的生长发育.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文集, 1981,(4)∶105-113.
4,范志勤.动物行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25-38.
5,李世斌,陈安国,李波,等. 洞庭平原褐家鼠年龄分组及种群年龄动态分析.兽类学报,1993,13(2)∶123-129.
6,房继明,孙儒永,刘志龙,等. 布氏田鼠肥满度分析和小型兽类肥满度指标K与KWL(重长指标)的比较.动物学报, 1995,41(2)∶141-148.
7,严志堂.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 兽类学报, 1983,(3)∶173-179.
8,杨再学.褐家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4,(4)∶40-4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