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伴发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纪爱萍 甘绍伯 冯曼玲 邹洋
关键词:疟疾 血小板减少
过去,疟疾伴发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并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亦未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我所近两年共收治疟疾20例,其中伴有血小板减少者13例。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初步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15~53岁,9例患者曾在非洲、印度等国工作,回国后发病,其中恶性疟7例,间日疟2例。4例来自我国河南、河北、安徽及湖北,均为间日疟,全部患者均在末梢血中查见疟原虫,血小板计数在(15~90)×109/L之间。
1.2 实验室检查 我们对13例伴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及其抗体的检测等检查。
1.3 治疗 在疟疾伴发血上板减少的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且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其中2例出现鼻衄,但无皮肤紫癜及其他出血倾向。其骨穿结果:巨核系统成熟障碍。我们对这3例患者在抗疟治疗的同时予波尼松每日60mg顿服,1周后减量。同时,间断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并予止血剂治疗,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另外10例患者无出血表现,亦未采用上述治疗。
2 结果与讨论
2.1 我所两年来收治的20例疟疾患者中,合并血小板减少者13例,占65%。其中恶性疟6/13,间日疟7/13,两者血小板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3例病人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最长者8天,最短者3天,平均为4.7天。
2.2 本组病例血小板15~98,平均54×109/L。对3例血小板计数低于2×109/L的患者在抗疟疾治疗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输新鲜血或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4~6天恢复正常。治疗期间鼻衄消失,且无其他出血现象发生。我们认为:对疟疾伴发重度血小板减少者宜采用上述治疗措施。
2.3 我们对13例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6例进行了抗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发现PAIgG升高者6/6,PAIgA升高者5/6,PAIgM升高者3/6;血小板低于2×109/L的两例患者PAIgG、IgA、IgM均有升高。上述结果提示:在疟疾患者中,血小板的减少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关。
2.4 疟疾伴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曾有资料认为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血小板被摄入脾脏内的血小板池,致使外周血液内的血小板数目减少。本组13例病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上述情况肯定是存在的。通过本组病例的初步观察与研究,还可认为(1)血小板抗体的产生。(2)巨核系统成熟障碍是血小板减少的另外两个因素。
有关疟疾病人伴发血小板减少的机理有待更多病例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纪爱萍(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甘绍伯(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冯曼玲(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邹洋(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疟疾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