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14760
足底原发性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
     作者:胡孟钧 魏建丽 余永伟

    单位:胡孟钧(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魏建丽(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433);余永伟(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311800)

    关键词:黑素瘤,恶性;免疫组织化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000833 [中图分类号] R 739.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8-879X(2000)08-0738-02

    . 原发于足底的恶性黑素瘤临床上少见[1],而有关足底的恶性黑素瘤的研究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13例足底原发性恶性黑素瘤进行了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0~1998年我院经病理诊断的足底恶性黑素瘤共13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43~73岁,平均59岁,发生在左侧足底7例,右侧6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足底黑色肿块伴糜烂或溃疡形成。从发病到来院首诊时间为3个月至5年不等。临床诊断:黑素瘤5例,溃疡5例,色素痣3例。

    1.2 方法 组织标本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抗体选HMB-45, S-100, Vimintin(波形蛋白), EMA, LCA, SMA, NSE(均为DAKO公司产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ABC法染色,光镜观察,以细胞质呈棕黄色,背景不着色为阳性。以已知的阳性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2 结 果

    (1)肉眼检查:13例均属肿块和色素斑切除标本,肿瘤切面大部分为浸润散在的黑色斑点。(2)镜下观察:12例瘤块均由明显异型的上皮样和(或)梭形瘤细胞构成,可见瘤巨细胞和“牙瓣样细胞”,色素颗粒存在于胞质内外;浸润深度按Clark分类法,Ⅱ级1例,Ⅲ级3例,Ⅳ级3例,Ⅴ级5例。单纯色素斑1例,仅见表皮内有异型黑素细胞增生,肿瘤未穿破基底膜侵入真皮层,故属足底原位恶性黑素瘤。同时属Ⅳ级的1例切除的局部淋巴结各有1枚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转移。13例原发性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均为结节型,其中上皮样瘤细胞为主型11例,梭形细胞为主型2例。组织学类型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7例。(3)免疫酶标和组织化学结果:13例HMB-45,S-100,Vimentin标记均为阳性,8例Fontana银染色阳性。(4)本组除2例失访外,11例中5年生存率为36.3%。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足底恶性黑素瘤少见,约占同期全身恶性黑素瘤的16.4%[1,2]。本组13例,占我院同期全身恶性黑素瘤的12.3%。足底恶性黑素瘤多发生于足跟,组织学类型以肢端着色斑型为主,临床上常由瘤块及其周围杂着斑块所构成。黑色斑常在中年后出现,逐渐扩大,边缘清晰或模糊,色调一般自内向外由黑、棕色变为浅棕色,但形态和分布不规则、不对称。镜下色素斑有较特征性改变,即临床色调由浅变深,组织学大致对应性表现为异型色素细胞增生由轻变重,分布由基底层扩展至中上层,排列由单个散在到巢形成[2]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恶性黑素瘤具有较高特异性,尤其对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HMB-45是恶性黑素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正常组织及非色素性肿瘤不反应,不结合真皮痣细胞。尽管目前已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肿瘤有20余种,对恶性黑素瘤诊断缺乏特异性。但S-100蛋白仍是恶性黑素瘤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标志,尤其对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诊断标记物,S-100蛋白染色强度与恶性黑素瘤组织学类型无相关关系,但与含色素量成反比,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几乎全为阳性。另外,Vimintin是一种间叶源性组织肿瘤标志,对于恶性黑素瘤的染色具较高特异性[3]。Anestey等[4]报道波形蛋白在诊断皮肤恶性黑素瘤时阳性率为100%。本组13例HMB-45,S-100,波形蛋白标记均呈阳性,证明它们在恶性黑素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足底恶性黑素瘤5年生存率为43%[4],我们目前的随访资料显示其低于40%。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临床医师对早期斑块病变缺乏认识,未及时诊治导致病期延长;二是切除范围和深度不够,致使患者近期复发。改善本病预后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早期诊断和治疗,Ⅰ级和Ⅱ级病变局部切除可治愈,Ⅲ级以上应作局部淋巴结清扫并配合放射治疗。

    [作者简介] 胡孟钧(1959-),男(汉族),主治医师

    [参 考 文 献]

    [1] Garbe C, Buttner P, Bertz J, et al. Primary cutaneous melanoma. Pro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anatomic location[J]. Cancer, 1995,75(10):2492-2498.

    [2] Stadelmann WK, Reintgen DS. Prognosis in malignant melanoma[J].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1998, 12(4):767-796.
, 百拇医药
    [3] Williams RA, Rode J, Baak JP, et al. Discrimin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melanocytic skin lesion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quantitative S-100 immunohistochemistry, nuclear morphometry and DNA cytometry[J]. Anal Quant Cytol Histol,1999,21(4): 353-357.

    [4] Anestey A, Cerio R, Ramnarain N, et al. Desmoplastic malignant melanoma. An immunocytochemical study of 25 cases[J]. Am J Dermatopathol,1994,16(1):14-22.

    [收稿日期] 2000-02-03

    [修回日期] 2000-06-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