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05659
皮肤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http://www.100md.com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
     陈旻静 陈言汤 刘林嶓 张建文 翟晓梅

     关键词:皮肤 放射性溃疡 修复

    皮肤放射性溃疡常因局部组织受放射线照射,皮肤、血管、肌肉及骨骼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仅通过外科常规换药,溃疡创面难以愈合。我科自1990年10月以来,采用皮片移植及皮瓣移位修复皮肤放射性溃疡11例,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37~68岁。发病原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放疗8例,增生性瘢痕切除术后放疗3例。发生部位:面部1例,胸部6例,背部1例,下肢2例,左腋部1例。溃疡范围最大12.0cm×6.0cm,最小2.0cm×2.5cm,周围组织均明显发生变性、坚硬,溃疡边缘不规整,表面有脓苔;3例溃疡深达骨骼,伴深部神经干损伤,有难以忍受剧痛。溃疡发生时间:2例于放射线照射后短期即发生水泡,溃破后经久不愈,9例为照射后2~14年,因搔抓、碰伤等引致溃破。溃疡形成距手术治疗时间5个月~3年。11例患者均经多次中西医药换药治疗,创面仍长期不愈。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因放射性溃疡面积多不大,但放射性皮肤病损的范围常很广泛,组织受损的深度常可达骨骼。术中应力求彻底切除溃疡,至四周较健康组织,深度以不暴露主要的大血管、神经为原则,以免出现大血管及神经损伤。

    放射性溃疡切除后,所致创面多较大,且周围组织弹性差,难以直接缝合。对于溃疡切除后创面基底为皮下脂肪、筋膜或骨膜且血运较好者,可采用皮片移植。因溃疡周围组织营养欠佳,且创面多合并有感染,以中厚皮片移植为宜。本组4例采用此法修复,效果满意。对于溃疡切除后创面有肌腱、骨骼或较大血管、神经外露者,或局部血运较差,溃疡切除后腔穴较深者应采用皮瓣移位修复。本组7例,分别采用背阔肌皮瓣,交腿皮瓣,额部岛状皮瓣修复,疗效满意。

    1.3 结果

    术后11例创面均完全愈合,效果满意。本组4例乳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溃疡经溃疡切除,瘢痕松解,背阔肌皮瓣移位修复,不仅消除了创面及疼痛,而且明显缓解上肢静脉、淋巴回流障碍,使上肢肿胀消退或减轻。随访6个月~8年,修复局部外观、功能均满意,溃疡无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皮肤放射性溃疡因局部组织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受伤组织细胞的酶和染色体功能发生障碍,局部血管内膜发生炎性变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出现血供障碍,因而愈合能力差。仅通过单纯外科换药,即使暂时创面愈合也易复发。通过植皮或皮瓣移位修复创面不失为最好的修复方法[1]

    对于溃疡较浅,基底仍有丰富软组织者,应首选皮片覆盖创面,功能部位也可考虑中厚皮片甚至全厚皮片修复。对于溃疡较深,基底有重要组织外露者,须采用皮瓣移位修复。溃疡切除的范围须至周围、基底有正常组织显露,以免术后溃疡复发。如病损深层有大血管、神经干等,应尽量避免裸露,只将病变组织做有限的切除,然后以具充足血运的皮瓣修复创面。遗留于血管、神经干等周围的病变组织,由于移植的组织瓣具有“生物性清除”的作用,术后可被吸收[2]

    设计皮瓣时须避开受放射线损害的皮肤,否则易致手术失败。正值放射性急性反应期患者不宜进行手术,或仅限于清除坏死组织的清创术,使创面清洁,有利于进一步治疗。一般放射性溃疡经久不愈,多为感染创面,污染较重,术前应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控制感染,否则术后易因感染致手术失败。
, 百拇医药
    X线照射可诱发癌变,但机制尚不清楚,对于皮肤放射性溃疡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以使癌变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本组11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未癌变。

    作者单位:陈旻静(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郑州,450052)

    陈言汤(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郑州,450052)

    刘林嶓(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郑州,450052)

    张建文(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郑州,450052)

    翟晓梅(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郑州,450052)

    参考文献:

    [1]黄广孚,任林森,何仕蓉.胸颈部放射性溃疡的手术治疗.中国修复重 建外科杂志,1995;9(4):224

    [2]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15~3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