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下直肌附着点异位一例
作者:陈敏 施晓兰
单位:(225003 扬州,江苏省武警总队医院眼科)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0959
我院1999年7月收治先天性下直肌附着点异位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5岁。自幼右眼上斜视,未曾治疗。患者系早产儿。体检:视力左1.0,右0.25+3.00D.S=0.3。右眼睑裂较左侧大。眼球略突出。角膜映光法查右眼上斜约15°,眼球向外向下运动受限,向上及外上转明显亢进,内上转稍亢进。双眼球前后节未见异常。被动牵拉试验示右上直肌稍抵抗,牵拉右眼球向下转可超过水平中线。牵拉时有复视。诊断:1.右眼上斜视。2.右眼远视并弱视。于1999年7月1日在1%的卡因表面麻醉加2%奴夫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上直肌徙后加下直肌缩短术。术中见上直肌发育正常。将上直肌垂直徙后5mm,肌肉断端缝扎固定于巩膜浅层。探查下直肌,见下方巩膜表面光滑,未见肌肉附着点。距下方角膜缘6.6mm处巩膜略增厚,局部有较多细小血管分布。仔细探查,见下方球筋膜有少许纵行分布红色肌肉纤维组织。分离肌肉周围筋膜,见肌肉向穹隆部延伸且逐渐变宽、肥厚。距下直肌游离端6mm处用3-0丝线行套环式缝扎2针,缩短5mm,将新的肌肉游离端缝扎固定于距下方角膜缘6.6mm处的巩膜浅层。为明确所缩短截除的组织是否为肌肉,将其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横纹肌及少量纤维、神经组织。术后观察眼位正,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正常。
讨论:麻痹性斜视病因较多。本例系下直肌先天性附着点异位,肌肉止端未附着于巩膜浅层而分布于下方筋膜囊内,引起先天性上斜视。此种异常可能与患者系早产,发育不良有关。通过本病例可知,对于眼外肌手术,术前应熟悉各种解剖结构变异。尤其对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更应随机应变,掌握原则,灵活处理。对于探查未见眼外肌时,应仔细检查周围组织,判断是肌肉缺如还是附着点异位。例如对于下直肌缺如,可行内直肌及外直肌肌腱移植或下斜肌缩短转位术。对于肌肉附着点异位,应掌握手术原则。如情况允许,可按既定手术方案,仔细分离肌肉周围组织,根据正常解剖数据进行手术。, 百拇医药
单位:(225003 扬州,江苏省武警总队医院眼科)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0959
我院1999年7月收治先天性下直肌附着点异位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5岁。自幼右眼上斜视,未曾治疗。患者系早产儿。体检:视力左1.0,右0.25+3.00D.S=0.3。右眼睑裂较左侧大。眼球略突出。角膜映光法查右眼上斜约15°,眼球向外向下运动受限,向上及外上转明显亢进,内上转稍亢进。双眼球前后节未见异常。被动牵拉试验示右上直肌稍抵抗,牵拉右眼球向下转可超过水平中线。牵拉时有复视。诊断:1.右眼上斜视。2.右眼远视并弱视。于1999年7月1日在1%的卡因表面麻醉加2%奴夫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上直肌徙后加下直肌缩短术。术中见上直肌发育正常。将上直肌垂直徙后5mm,肌肉断端缝扎固定于巩膜浅层。探查下直肌,见下方巩膜表面光滑,未见肌肉附着点。距下方角膜缘6.6mm处巩膜略增厚,局部有较多细小血管分布。仔细探查,见下方球筋膜有少许纵行分布红色肌肉纤维组织。分离肌肉周围筋膜,见肌肉向穹隆部延伸且逐渐变宽、肥厚。距下直肌游离端6mm处用3-0丝线行套环式缝扎2针,缩短5mm,将新的肌肉游离端缝扎固定于距下方角膜缘6.6mm处的巩膜浅层。为明确所缩短截除的组织是否为肌肉,将其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横纹肌及少量纤维、神经组织。术后观察眼位正,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正常。
讨论:麻痹性斜视病因较多。本例系下直肌先天性附着点异位,肌肉止端未附着于巩膜浅层而分布于下方筋膜囊内,引起先天性上斜视。此种异常可能与患者系早产,发育不良有关。通过本病例可知,对于眼外肌手术,术前应熟悉各种解剖结构变异。尤其对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更应随机应变,掌握原则,灵活处理。对于探查未见眼外肌时,应仔细检查周围组织,判断是肌肉缺如还是附着点异位。例如对于下直肌缺如,可行内直肌及外直肌肌腱移植或下斜肌缩短转位术。对于肌肉附着点异位,应掌握手术原则。如情况允许,可按既定手术方案,仔细分离肌肉周围组织,根据正常解剖数据进行手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