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13129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截肢2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陈魁胜 赵军 董国祥

    单位:陈魁胜(山西阳泉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045000);赵军 董国祥(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 100083)

    关键词:动脉疾病;截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93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变截肢平面的选择。方法:28例33条下肢动脉病截 肢病例分析。结果:本组截肢伤口Ⅰ期愈合率54.5%,再截肢率24.2%,残端伤口感染率17.9 %,死亡率7.1%。结论:未行动脉重建术时,腹主-髂动脉病变的截肢平面定位在膝上或更高 ;股动脉病变者截肢平面在膝上;动脉分支存在时可膝下截肢;动脉重建后,上述平面 可以降低。

    分类号 R654.4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因此病最终需行截肢治疗 的较常见。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截肢平面的选择仍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下面就我 院1991年~1998年7月间28例因下肢动脉闭塞施行截肢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平均63岁(34~78岁)。下肢病变肢体33条,左侧11条,右侧12 条,双侧5例19条;平均病程1年(3d~10年)。主要临床表现:间歇跛行12例,静息痛12例, 坏疽24例,同时伴有感染15例。下肢动脉造影20例24条肢体,造影结果为:腹主-髂动脉闭 塞9条;股动脉闭塞8例;动脉闭塞4条;动脉部分分支闭塞3条。病因:动脉硬化22例 ,其中伴糖尿病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急性动脉栓塞1例。

    1.2 治疗

    28例33条肢体治疗情况见附表。

    附表 33条肢体治疗情况 动脉病变部位

    不同截肢部位肢体数
, 百拇医药
    合计

    膝上

    膝下

    半足或趾

    腹主-髂动脉

    9[6]-1

    1[0]-1

    0

    10

    股动脉

    5

    4[1]

    5[5]-1
, http://www.100md.com
    14

    动脉

    2

    1[0]-1

    2[0]-2

    5

    动脉分支

    0

    0

    4[0]-2

    4

    注:[]内数字表示先或同时行动脉重建术的肢体数,-后的数字表示再次截肢 的肢体数。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8例患者中,15例18条肢体Ⅰ期愈合,占总肢体数的54.5%,8例8条肢体再次截肢,占总肢 体数的24.2%,其中有1例先后共行4次截肢,残端感染5例5条肢体,其中2例经换药愈合,2 例经清创后植皮愈合,另1例患者未愈出院。死亡2例,死亡率为7.1%,其中1例为术后心功 能衰竭,另1例为肺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3.1 下肢动脉闭塞截肢的常见病因

    3.1.1 动脉硬化 本病主要为大中动脉的病变,受累动脉主要在腹主动脉、髂动脉及股动 脉,肢 体缺血坏死后的平面相对较高。本组截肢患者中的78.6%为动脉硬化病因,其 中13例同时伴有糖尿病,占本组动脉硬化的59.1%,也就是说,动脉硬化截肢患者一半以上 伴有糖尿病。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延长,此病的发生率将 会大大增加,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http://www.100md.com
    3.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病主要见于青壮年男性。病变主要累及肢体 的中小动脉,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4岁,因此病截肢占17.9%。Shionoya等[2] 对105例脉管炎患者的210条肢体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显示胫前、胫后、腓动脉闭塞分别占90 %、80%及50%,股动脉受累40%。由此看出,脉管炎多因肢体远端流出道较差,能行动脉重 建的机会较少,故肢体缺血严重或坏死时,截肢就在所难免。

    3.1.3 急性动脉栓塞 本组仅有1例,因取栓后发生再灌注综合征最终截肢 。此类患者多因心脏病变血栓脱落后致,疼痛重,就诊及时且下肢动脉无明显病变,取栓后 效果良好,故截肢率很低。

    3.2 截肢平面的选择

    截肢平面的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综合考虑决定:

    3.2.1 截肢病变的部位及动脉重建 动脉闭塞部位的确定除物理诊断外, 动脉造影是最为准确的方法。动脉造影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明确病变部位的性质如狭窄、闭塞 ,而且可以明确代偿及侧支血管的供血情况,这截肢平面的确定以及避免再次截肢术意义重 大。Tripses D等[3]认为截肢残端的愈合与截肢平面的选择直接有关,而与其它 因素如糖尿病、贫血、术前感染无关。从附表看出,动脉病变部位与截肢平面的正确选择对 于 截肢成功关系重大。本组腹主-髂动脉病变10条肢体,其中6条肢体行动脉重建膝上截肢者均 1期愈合,另外4例未行动脉重建者膝上截肢3例中1例及膝下截肢1例均因血运不良感染而二 次大腿高位及膝上截肢;股动脉病变14条肢体膝上截肢5条膝下截肢4条均1期愈合,而行 半足或趾截肢者5条均已行动脉重建术,除1条再次截肢外,余4条均1期愈合;动脉病变中 5条因其分支全部闭塞,故膝下以远截肢的3条均再次截肢,而动脉分支存在者4条中,其 中2条半足截肢1期愈合。我们的经验是:如果未行动脉重建,腹主-髂动脉病变的截 肢平面应定位膝上,甚至大腱高位;股动脉病变的截肢平面定位在膝上;部分动脉分支 存在时膝下截肢可以考虑。如果事先或同时行肢体动脉重建术,则上述截肢平面均可以降低 一个平面或更多。动脉重建可以改善肢体的血供,特别是动脉硬化多累及大中动脉,多数远 端血管条件较好,再者,高位截肢对患者来说是极大的痛苦,故应首先选择动脉重建术,这 样可以降低截肢平面。但是,随意降低截肢平面是无益的,本组有1年轻脉管炎患者,左股 动脉狭窄,动脉闭塞,足趾坏疽因不愿高位截肢,医生为迁就患者而先后行足趾至膝4次 截肢才愈合。
, 百拇医药
    3.2.2 病因 病因是估计截肢平面的一个有关因素,如动脉硬化的病变主 要累及大中动脉,故一般情况下截肢的平面相对较高,但此类患者多数可行血管重建,故可 降低截肢平面;动脉硬化如伴有糖尿病则截肢率较单纯动脉硬化高[4],另外此类 病变远端流出道多数不良而无法行动脉重建,故截肢平面往往较前者为高。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多数动脉及其分支受累且无血管重建指征,故一般需膝上或膝下截 肢。

    3.2.3 其它因素 如果患者病情重,年龄大,今后不准备安装假肢者可考 虑相对高位截肢,以确保残端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年轻患者,以后需要安装假肢,应 尽可能多保留肢体。

    参考文献

    1,冯友贤.血管外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94~311

    2,Tripses D,et al.Risk factors in heling of below-knee ampution.Am J Sur g,1981;141(6):718~720

    3,冯友贤.血管外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78~692

    1999-12-08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