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血液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38328
获得性血友病A 六例临床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邓海鸥 翁建宇 杜欣

    单位:510080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中华血液学杂志000922 因子Ⅷ抗体是一种获得性循环抗凝物。非血友病患者因子Ⅷ抗体较少见,国外统计,获得性血友病A的发病率为(0.2~1.0)/10万,但是死亡率约占12%~22%。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6例获得性血友病A,经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例患者,年龄30~71岁,男∶女=2∶1。均无血友病病史和家族史,亦无出血病史。2例有反复肺炎病史;1例有天疱疮病史;1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例既往体健,其中1例入院查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另1例入院第2天出现带状疱疹。6例均表现以四肢为主的大片状皮下瘀斑或瘀点;伴或不伴肢体和(或)关节的肿胀、疼痛;轻到中度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酸化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均正常;3 P试验阴性。6例血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平均74mm/h;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为61.5~88.9 s,平均73.56 s(正常值35~45 s);因子Ⅸ、因子Ⅺ正常;因子Ⅷ∶C(因子Ⅷ促凝活性)1.2%~6.3%。用APTT温育或交叉试验表明,37℃温育与未温育APTT时间均延长,加等量正常血浆APTT延长不能完全纠正;但加等量正常血浆后,APTT时间随温育时间延长而延长。4例蛇毒复钙时间和(或)蛇毒磷脂时间均延长。诊断确立后即开始予以止血药物及冷沉淀或因子Ⅷ浓缩剂治疗,同时予以泼尼松、环孢菌素A治疗,2例试用DDAVP(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疗效欠佳者加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经治疗6例临床出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因子Ⅷ∶C水平均有升高,其中2例>50%,另4例较治疗前升高1倍以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2.5d,但因子Ⅷ∶C上升时间与症状缓解的时间并不平行。
, 百拇医药
    讨论

    6例患者既往病史与国内外报道相同。推测平素健康的老年人和育龄妇女可能是体内存在与因子Ⅷ有交叉抗原性物质,诱导体内产生自身抗因子Ⅷ抗体所致。6例患者中除1例年龄为30岁,其余均为50岁以上。国外报道中大多获得性因子Ⅷ抗体是自发性的,特别是那些没有明显原发病的老年人。还有学者发现因子Ⅷ抗体在老年健康者中出现的频率较年轻人高,IgG型抗体在已多胎生育妇女血中较随机志愿者高。国外曾报道过1例9岁的儿童,无血友病家族史及出血史,因四肢皮下出血而确诊为获得性因子Ⅷ抗体所致获得性血友病A。故此病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

    我院检查其中1例患者的T细胞亚群,CD3+细胞占淋巴细胞的76.8%;CD4∶CD8=1.78∶1;CD3+CD4+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60.7%;CD3+CD8+细胞占34.0%。该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似未受到影响。绝大多数因子Ⅷ抗体为IgG重链型,少数为IgA或IgM。资料显示非血友病因子Ⅷ抑制物多为IgG4 Ⅱ型。未见报道非血友病与血友病因子Ⅷ抗体有差别。

    我院6例患者均先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PCC/APCC(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激活的凝血酶原复合物)治疗有效,此类药物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与免疫抑制药物联用效果较佳。但PCC/APCC不能长期应用,有致血栓并发DIC的危险。Sohngen报道1例患者应用APCC后死于心肌梗死。我院患者中2例使用DDAVP,因与激素等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疗效尚难评价。有学者统计单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为54.1%,环磷酰胺单独治疗或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有效率为57.3%。有关环孢菌素A疗效的报道较少,我院对6例患者均采用了环孢菌素A治疗,联合应用后6例患者的症状均缓解,且因子Ⅷ∶C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例合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效果不显著。(收稿日期:1999-10-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