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05823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8例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年第5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8例治疗分析

    李晓霞 杨宏梅 马思平 王辉

    摘要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80~1998年确诊治疗的AMM病人28例的临床病理情况、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方法,生存分布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生存期较短,5年生存率7%(2/28)。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Miles手术)与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E)比较,尽管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生存期较长的3例都为Miles术。辅助瘤苗(BCG)治疗,效果较好。淋巴结无转移者生存期较长,男女生存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AMM病人应首先考虑Miles术,特别是病灶局限,无远处淋巴结及脏器转移的病人,并应采用辅助免疫治疗,其效果更佳。
, 百拇医药
    关键词:黑色素瘤 直肠肿瘤 综合疗法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瘤(AMM)是罕见的致命性肿瘤,占恶性黑色素瘤0.2%~3%[1,2],占肛管恶性肿瘤0.1%~4.6%[1,3]。我院自1980~1998年共收治AMM 28例,全部进行了随访。本文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合最新文献进行研究探讨。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980~1998年,明确诊断为AMM并在我院治疗的所有28例,其中女性 16例,男性12例。年龄38~69岁,平均53.57岁。

    2.主要临床资料:便血 (71%,20/28),排便习惯改变 (39%,11/28),排便困难 (28%,8/28),腹股沟肿物 (17%,5/28),伴有肛门不适及下坠感 (14%,4/28),肛门肿物脱出 (7%,2/28)。全组病人没有恶性黑色素瘤的家族史。
, 百拇医药
    肿瘤位于齿状线附近,肿瘤直径1.0~10.0 cm,平均4.9 cm。肿瘤形态有腺瘤样宽蒂型 (50%,14/28);结节型 (21%,6/28);溃疡型 (18%,5/28);表浅扩散型 (10%,3/28)。肿瘤侵及肠周径等于或小于1/2者占82% (23/28)。肿瘤侵及粘膜下层占18% (5/28),侵及肌层占32% (9/28),侵及外膜占50% (14/28)。肿瘤含色素占93% (26/28),无色素只有7% (2/28)。

    就诊时已有肝或肺转移4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5例。本组行Miles术2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盆腔及肠系膜有淋巴结转移15例,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

    3.统计学方法:生存分析结果采用Kaplan-Meier方法行图表表示,比较两个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

    结果

    1.治疗与生存期:行LE术10例,其中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例,平均生存20个月,复发8例,其中补充行Miles术4例,此4例平均生存期33.5个月。
, http://www.100md.com
    本组最初行Miles术18例,其中术前检查已有肝或肺转移4例,为了解决肠梗阻行Miles术,此4例就诊到死亡平均5.5个月。其余14例中,单纯行Miles术5例,Miles加侧廓清2例,Miles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2例,Miles加侧廓清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Miles加阴道后壁切除4例,其中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此14例平均生存期22.7个月。

    本组都进行了化学药物治疗,其中进行BCG治疗5例,此5例平均生存期为 35.8个月。

    2. 失败类型: LE术后10例,其中局部复发8例,并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肝转移5例,肺及骨转移各1例。

    Miles术18例,4例术前发现肝或肺转移。其余于Miles术前未发现转移的14例中于术后肿瘤复发8例(57%,8/14),并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3例,肝转移4例,肺转移及腹腔广泛转移各1例。
, http://www.100md.com
    3.生存分析:本组平均生存期19.3个月,5年生存率只有7%(2/28),就诊时有远处转移的病人(4例),生存期平均只有5.5个月。

    对可切除性肿瘤行 Miles术18例(包括LE术后复发补充Miles术4例),Miles术生存分布与单纯LE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25,P>0.05,图1)。但生存期较长的3例(分别为44、66、78个月)皆行Miles术,其中1例为LE术后复发补充行Miles术。

    有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期较短,Miles术及LE术后复发补充Miles术共18例(不包括远处转移4例),有淋巴结转移11例(61%,11/18),无淋巴结转移7例(39%,7/18)。无淋巴结转移者较有淋巴结转移者有较好的生存分布(χ2=5.44,P<0.05;图2)。男女生存期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79,P>0.05;图3),其中生存期较长的3例,女性1例,男性2例。t29501.gif (1411 bytes)
, http://www.100md.com
    图1 Miles及LE术后生存分布(P>0.05)t29502.gif (1520 bytes)

    图2 淋巴结阳性及阴性生存分布(P<0.05)t29503.gif (1431 bytes)

    图3 性别与生存分布(P>0.05)

    讨论

    有的文献报道有性别倾向,男女比例1∶2[1,2,4],本组男女比例1∶1.4,生存期比较男女间差别无显著意义,有文献报道女性比男性有较好的生存分布[5],其原因不很清楚[6]
, 百拇医药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与文献[1-5]报道相同。本组病人无恶性黑色素瘤的家族史。光学显微镜下肿瘤含色素占93%,其它报道含色素70%~80%[5,7]

    本组肿瘤直径较大,平均4.9 cm。形态多见腺瘤样,并向上累及直肠及浸润深度达外膜。就诊时已有肝或肺转移合并肠梗阻入院4例。术前及术中证实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占57% (16/28),Ben-Lzhak[1] 等人报道转移占28%, Konstadoulakis[7]报道占80%。

    与皮肤黑色素瘤不一样,AMM不易早期发现,病人往往有临床表现,自然病史较晚才去就诊。所有的文献报道AMM预后极差。文献[3,4,7]报道5年生存率小于10%,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中心报道85例,只有10例生存期较长(12%),8例无瘤生存(9%)[5]。本组5年生存率7%(2/28)。
, 百拇医药
    Konstadoulakis[7]报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67%,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27%。本组22例Miles术(包括远处转移4例),盆腔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15例(68%,15/22),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27%,6/22)。排除远处脏器转移4例,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生存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即无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相对较长。

    由于AMM远处转移率极高,术式选择一直有争论。研究表明Miles术与LE术比较,无延长生存期的优势[2,4],但Wanebo[3]报道36例AMM,其中2例生存期较长的为Miles术。一个较大样本报道有较长时间生存的10例病人,其中行Miles术9例[5]。本组Miles术与LE术生存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生存期较长的3例皆为Miles术,其中1例是LE术后复发补充行Miles术。局部复发率高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6],Konstadoulakis[7]报道LE术后局部复发率50%,Miles术22%。本组LE术后复发率80%,Miles术64%。
, http://www.100md.com
    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无效[4],有效的辅助治疗是免疫治疗[8],本组行BCG治疗5例,平均生存35.8个月,可能有延长生命的作用。

    综上所述,AMM远处转移率极高,扩大切除范围也不能达到治愈此病的目的。Miles术不包括清扫腹股沟淋巴结,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21%;另一方面,盆腔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率高,因而行Miles术比LE术更有利,且Miles术比LE术的局部复发率低,可以避免肠梗阻及再次手术的痛苦。如果肿瘤能够较早期发现,合理的治疗应采取Miles术,并辅助免疫治疗。

    作者单位:李晓霞(沈阳,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110042)

    马思平(沈阳,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110042)

    王辉(沈阳,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110042)
, 百拇医药
    杨宏梅(沈阳军区总院)

    参考文献

    [1]Ben-lzhak O, Levy R, Weill S, et al.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includ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DNA flow cytometry. Cancer, 1997,79:18-25.

    [2]Goldman S, Glimelius B, Pahlman L.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in Sweden: report of 49 patients. Dis Colon Rectum ,1990,33:874-877.

    [3]Wanebo HJ, Woodruff JM, Farr GH,et al. Anorectal melanoma. Cancer,1981,47: 1891-1900.
, 百拇医药
    [4]Slingluff CL, Vollmer RT, Seigler HF. Anorectal melanom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f surgical management in twenty-four patients. Surgery,1990,107:1-9.

    [5]Brady MS, Kavolius JP, Quan SHQ. Anorectal melanoma: a 64-year experience at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Dis Colon Rectum, 1995,38:146-151.

    [6]Soong S-J, Shaw HM, Balch CM, et al. Predicting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in localized melanoma: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World J Surg , 1992,16:191-195.

    [7]Konstadoulakis MM, Ricaniadis N, Walsh D, et al.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anorectal region. J Surg Oncol, 1995,58:118-120.

    [8]Elias EG, Tomazic VJ, Buda BS, et al. Adjuvant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a new approach. J Surg Oncol, 1992, 50:144-14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