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18531
喉、下咽癌二次手术的预后问题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0期
     作者:王世喜 李翠英

    单位:王世喜(济南铁路中心医院250001);李翠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024 喉、下咽癌术后复发是指切缘肿瘤组织弥漫性浸润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若能早期发现并处理预后尚好;如处理不及时,预后很差。1986~1998年,我院曾对10例复发患者行第二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62岁。10例均经活检证实为鳞癌。病变位于声门上区3例,跨声门区2例,声门下区影响到梨状窝5例。UICC分期:2例T1,5例T2,3例T3。临床淋巴结转移:No5例,N13例,N22例。本组无1例远处转移。手术方法:水平半喉切除加重建3例,垂直半喉切除加喉重建2例,超半喉切除加喉重建2例,全喉切除加喉重建2例,全喉切除气管造瘘1例。其中5例作过颈部功能性淋巴洁清扫,8例术后作了预防性放疗。术后1~3年复发,局部复发3例、颈部淋巴结复发6例、造瘘口复发1例。

    二次手术及结果:局部复发、半喉切除者改全喉切除,患侧颈部淋巴结廓清,刀口愈合后放疗,半年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化疗,每隔半年一次。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给予根治性颈部廓清术,刀口愈合后再配合放疗。造瘘口复发者,视其部位,肿瘤切除的同时清除气管周围淋巴结重新造瘘,刀口愈合后配合放疗。结果:本组10例中仅1例术后4年仍健在,余9例均在二次术后2年内死亡。在6例颈淋巴结复发者中,有2例因就诊时间晚,术中发现肿瘤将颈总动脉包绕而不能将其彻底清除,故预后很差。

    讨论:本组10例喉、下咽癌复发患者中,颈淋巴结转移占第1位,局部复发占第2位。由此可见,淋巴结转移是重要因素,颈淋巴结状况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预后起有重要作用。据临床观察,原发肿瘤的部位、肿瘤切像活检阳性组织扩散的形态及有无最小的残余肿瘤,这对术后复发至关重要。喉、下咽癌手术不要一味追求三大功能的恢复(发音、呼吸、吞咽)而忽视局部的内在条件,应注重原发肿瘤的大小、部位(T分期)。二次手术时引以为戒。二次手术时局部解剖及组织的序列已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不能将肿瘤完全切除;亦有手术切除宏观病变,而周围微观病灶难以去除,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甚为重要。至于化疗,有人认为化疗药物可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加速死亡;也有文献报道化疗取得了一定成功。笔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为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慎重选择。

    (2000-02-18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