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28041
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脱位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黄子毅

    单位:黄子毅(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 金华321017)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1030 自1997年起我们手术治疗髋臼后部骨折1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维持骨牵引下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避免患者二次手术创伤。

    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46岁。车祸伤8例,压砸伤2例,坠落伤1例,合并休克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3例。入院时经X线和CT检查确诊。按Letournel和Judet分型髋臼骨折分型为后壁骨折,其中后上型4例,后下型7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半脱位8例,关节腔内游离碎骨2例。

    2 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术前首先稳定全身情况,排除胸腹、脑等重要脏器合并损伤,在麻醉下手法整复髋关节脱位,股骨髁上骨牵引,在患者手术时机成熟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在入院后3~24天,平均12天,本组全部采用后方Kocher~Langerbeck入路,术时应用C臂X光机确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4~72小时,术后2周使用CPM被动髋膝关节功能活动,骨牵引维持8~10周,3个月后扶拐活动。

    3 结 果

    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达到解剖复位9例,满意2例,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临床随访10~30个月,疗效评定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优7例:无痛,步态正常,关节至少为正常活动范围75%,X线片无明显或轻度关节间隙狭窄或硬化。良3例:轻微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50%,X线片示关节面硬化,间隙狭窄,有骨赘形成。可1例:中度疼痛,或轻度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小于正常的50%,X线片可见有明显的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和骨赘形成。1例坐骨神经损伤恢复至下肢活动自如,仅在行走或久站时感肌力不足。
, 百拇医药
    4 讨 论

    4.1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临床上髋臼后壁大块骨折常伴有髋关节后脱位,即使脱位经整复或牵引复位后,由于缺少后壁骨块阻挡,股骨头仍有向后滑脱倾向,髋关节仍然极不稳定。如不能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而形成向后半脱位易导致髋关节早期创伤性关节炎。近年愈来愈多的学者提出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其目的是恢复髋臼负重区关节面的光滑平稳,最大限度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使髋关节尽早复位,以牢固的固定使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使头臼的包容获得完善的配合。

    3.2 手术时机及术后康复训练 髋臼后部骨折常致坐骨神经损伤和其他神经血管坏死,最高能暴力创伤,伤情较重,合并其他损伤多数不能耐受急诊手术。一般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在麻醉下施行手法复位,成功后均行骨牵引使股骨头尽可能回到其原来的位置,使不稳定的髋关节损伤得到早期制动休息,减少进一步对股骨头血供的破坏和预防对坐骨神经的损伤。一周后病情逐渐平稳,全身情况良好,其他胸腹脑严重合并伤排除后,尽早手术切复内固定治疗。延迟手术时间可增加手术的困难,增加对周围组织的剥离而影响关节囊的血供,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危险增加,影响手术疗效。我们掌握手术时机在伤后2周内进行。术后仍行骨牵引治疗以减少髋关节内压力,5天后炎症得以控制,即恢复股四头肌“静态”训练,2周后骨牵引维持下使用CPM协助患者进行“无痛”膝髋功能训练,促使股骨头在髋臼内早期活动能磨造关节面,避免关节强直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3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与比较 我们在内固定材料上选用可吸收螺钉,其优点:①可吸收螺钉的成份是高分子聚合物乙交脂(PGA)和聚丙交脂(PLLA),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金属腐蚀引起的组织刺激反应。②该钉随着骨折愈合过程逐渐被吸收,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螺钉时因操作难,术后粘连软组织的再次剥离而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关节后部异位骨化、肌坏死、肌无力等不良并发症。③该钉植入人体后48小时内膨胀。强度保持6~24周,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材料的特征。

    收稿日期:1999-10-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