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彬 沈岩
单位:刘彬(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50001);沈岩(哈铁分局哈尔滨医院内科)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1012 原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临床表现凶险,预后差。现将我科收治的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30例脑干出血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8例,女1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8.8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2例,合并糖尿病史5例,有脑梗死病史11例。活动中卒中发病28例,安静状态下卒中发病2例。
1.2 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24例,恶心、呕吐16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2例,视物模糊及复视6例,呛咳、吞咽困难16例,构音障碍10例,针尖样瞳孔6例,水平眼震10例,Homer氏征7例,动眼神经核性麻痹8例,周围性面瘫12例,动眼神经交叉瘫5例,面神经交叉瘫8例,去脑强直抽搐12例。在发病过程中有发热、肺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
, 百拇医药
1.3影像学所见 本组30例病人在发病3天内行头部CT或MRI检查。血肿位于中脑5例,桥脑上段13例,桥脑中下段10例,延髓2例,出血量0.4~12.4 ml,平均5.1 ml,其中6例破入第四脑室,5例合并脑梗死。
2 结果
本组脑干出血均采用内科治疗。应用甘露醇、速尿、β-t叶皂甙钠脱水降颅压,小剂量止血芳酸控制活动性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支持及神经营养治疗。结果死亡14例,分别于发病后3小时~73天死亡,占本组病人46.6%,16例病人存活,其中治愈4例,遗留肢体功能障碍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天。
3 讨论
脑干病变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本组病人卒中发病占100%,有脑梗死病史占36.6%,与文献报道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相符合[1]。过去认为桥脑出血意识障碍出现早,出血易波及双侧脑干,出现四肢弛缓性瘫或去脑强直,1/3病人由于脑干内交感神经受损而出现针尖样瞳孔,为桥脑出血特征诊断[2]。因此,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许多轻型、不典型脑干出血易被漏诊误诊,故以往文献统计报告脑干出血死亡率高达79.6%[3]。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小灶性脑干出血得到了及时诊断。本组30例中,临床表现典型13例,均有意识障碍,上消化道出血8例,去脑强直抽搐10例,针尖样瞳孔6例。头部CT或MRI证实血肿位于中脑4例,出血量2.1~8.0 ml;血肿位于桥脑上段7例,出血量4.5~8.3 ml;血肿位于桥脑下段2例,出血量分别为8~10.2 ml。这13例病人在发病后3小时内死亡1例,6~72小时内死亡7例,均为脑干出血合并枕大孔疝形成,另3例分别于发病后16、21、73天死亡,均合并肺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最终死亡原因为脑干损伤,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病人经MRI检查为延髓出血,此例病人出血量6.2 ml,因直接破坏呼吸循环中枢而死亡。上述14例死亡病人中有5例合并脑梗死。16例存活病人头部CT、MRI证实血肿局限于桥脑下段8例,桥脑上段6例,中脑1例,延髓1例,血肿量均在5 ml以下。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根据头部CT、MRI所见,结合临床症状判定脑出血预后。出血量在5 ml以上,病变部位位于桥脑上段及中脑的脑干出血预后差,死亡率高。脑干出血同时合并大脑半球其它部位脑血管病变的,病灶越多,预后越差。在治疗中积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是降低晚期死亡率,提高好转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郝延磊.脑干出血15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3:156.
[2]陈公白.神经系统疾病与临床.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252.
[3]Nakajimak.Clinical pathological study of pontine hemorrhage. Stroke,1988,14:485.
[收稿:1999-10-28,修回:2000-04-13], 百拇医药
单位:刘彬(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50001);沈岩(哈铁分局哈尔滨医院内科)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001012 原发性脑干出血起病急,临床表现凶险,预后差。现将我科收治的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30例脑干出血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8例,女1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8.8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2例,合并糖尿病史5例,有脑梗死病史11例。活动中卒中发病28例,安静状态下卒中发病2例。
1.2 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24例,恶心、呕吐16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2例,视物模糊及复视6例,呛咳、吞咽困难16例,构音障碍10例,针尖样瞳孔6例,水平眼震10例,Homer氏征7例,动眼神经核性麻痹8例,周围性面瘫12例,动眼神经交叉瘫5例,面神经交叉瘫8例,去脑强直抽搐12例。在发病过程中有发热、肺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
, 百拇医药
1.3影像学所见 本组30例病人在发病3天内行头部CT或MRI检查。血肿位于中脑5例,桥脑上段13例,桥脑中下段10例,延髓2例,出血量0.4~12.4 ml,平均5.1 ml,其中6例破入第四脑室,5例合并脑梗死。
2 结果
本组脑干出血均采用内科治疗。应用甘露醇、速尿、β-t叶皂甙钠脱水降颅压,小剂量止血芳酸控制活动性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支持及神经营养治疗。结果死亡14例,分别于发病后3小时~73天死亡,占本组病人46.6%,16例病人存活,其中治愈4例,遗留肢体功能障碍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天。
3 讨论
脑干病变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本组病人卒中发病占100%,有脑梗死病史占36.6%,与文献报道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相符合[1]。过去认为桥脑出血意识障碍出现早,出血易波及双侧脑干,出现四肢弛缓性瘫或去脑强直,1/3病人由于脑干内交感神经受损而出现针尖样瞳孔,为桥脑出血特征诊断[2]。因此,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许多轻型、不典型脑干出血易被漏诊误诊,故以往文献统计报告脑干出血死亡率高达79.6%[3]。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小灶性脑干出血得到了及时诊断。本组30例中,临床表现典型13例,均有意识障碍,上消化道出血8例,去脑强直抽搐10例,针尖样瞳孔6例。头部CT或MRI证实血肿位于中脑4例,出血量2.1~8.0 ml;血肿位于桥脑上段7例,出血量4.5~8.3 ml;血肿位于桥脑下段2例,出血量分别为8~10.2 ml。这13例病人在发病后3小时内死亡1例,6~72小时内死亡7例,均为脑干出血合并枕大孔疝形成,另3例分别于发病后16、21、73天死亡,均合并肺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最终死亡原因为脑干损伤,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另1例病人经MRI检查为延髓出血,此例病人出血量6.2 ml,因直接破坏呼吸循环中枢而死亡。上述14例死亡病人中有5例合并脑梗死。16例存活病人头部CT、MRI证实血肿局限于桥脑下段8例,桥脑上段6例,中脑1例,延髓1例,血肿量均在5 ml以下。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根据头部CT、MRI所见,结合临床症状判定脑出血预后。出血量在5 ml以上,病变部位位于桥脑上段及中脑的脑干出血预后差,死亡率高。脑干出血同时合并大脑半球其它部位脑血管病变的,病灶越多,预后越差。在治疗中积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是降低晚期死亡率,提高好转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郝延磊.脑干出血15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3:156.
[2]陈公白.神经系统疾病与临床.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252.
[3]Nakajimak.Clinical pathological study of pontine hemorrhage. Stroke,1988,14:485.
[收稿:1999-10-28,修回:2000-04-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