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13045
体内低能量除颤对房颤的复律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11期
     作者:喻学刚 马大波 牛树茂 张裕民

    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内科 武汉 430070

    关键词:体内除颤;低能量;心房纤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1113 采用体内除颤方法,对阵发性(A组)、房颤时间在1~6个月(B组)和6~2 年(C组)的三种不同类型房颤进行电复律,以探讨体内低能量除颤的可行性。结果:三组除 颤成功率分别为100%,92.8%,86.7%。A组有效复律能量3.66±1.45焦耳,远低于B组(6.7± 2.68)和C组(8.96±3.02)(P<0.01),B组除颤成功率高于C组(P<0.05)。直线回 归 与相关分析表明,有效除颤能量与房颤持续时间和环长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年龄、性别等 无显著相关。结果显示,对电生理检查中诱发的房颤,体内低能量除颤是安全可行的。房颤 持续时间越长,除颤所需能量越大。

, 百拇医药     分类号 R331.3+8

    体内除颤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转复房颤的方法,目前研究已证 实它具有比体外除颤更好的效果[1]。动物实验表明体内低能量除颤也能成功转复 房颤[2],但临床应用未能得到相同的结果。本研究采用能量的递半法体内除颤, 观察其对不同房颤的除颤效果,以探讨低能量体内除颤的可行性。

    1 资料和方法1.1 实验分组

    本研究根据房颤发作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既往有阵发性房颤发作史的患者,其 中预激合并房颤的患者6例,高血压3例,孤立性房颤3例。B组为房颤发作在1~6个月的患者 ,其中风心病经球囊扩张术后7例,冠心病高血压4例,孤立性房颤3例。C组为房颤发作时间 在6月~2年的患者,其中风心病经球囊扩张术后9例,冠心病高血压5例,孤立性房颤1例。 三组临床特点见表1所示,表中环长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的高位右房电图心房波(f-f)之间 的距离,取连续10个f-f间距的平均值。
, 百拇医药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s)

    组别

    例数

    房颤史(月)

    左房内径(mm)

    心功能

    环长

    A组

    12

    阵发性

    36.2±3.5

    1.2±0.21
, http://www.100md.com
    178.5±24.1

    B组

    14

    4.6±0.38

    41.6±5.7

    1.7±0.281)

    146.3±18.72)

    C组

    15

    18.8±2.14)

    47.3±6.82)
, 百拇医药
    2.1±0.352)

    104. 2±11.42)3)

    注:1)与A组相比P<0.05

    2)与A组相比P<0.01

    3)与B组相比P<0.05

    4)与B组相比P<0.01

    1.2 方法

    1.2.1 体内除颤采用Cooper等人的方法 即常规穿刺右侧股 静脉,在DSA系统的引导下,将一根四极电生理导管放置在高位右房,将远端电极置于右房 嵴处。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置另一根四极电生理导管于冠状窦,此两电极与除颤器相连 作为除颤电极的两极[3]
, 百拇医药
    阵发性房颤的诱发:以高位右房导管作为刺激电极,采用Burst刺激诱发房颤,并以多导生 理记录仪记录高位右房电图。

    1.2.2 除颤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证实无心腔内血栓存在。除 颤前以安定静脉推注,待意识模糊、眨眼反射消失时开始除颤,5焦耳以下不予镇静。B、C 两组除颤前1周开始口服安碘酮200mg,3次/d,除颤后改为200mg,1次/d。除颤能量从1焦耳 开始,逐步增加至5,7,10和20焦耳。

    2 结果

    经不同能量除颤,A组12例全部复律成功,B组14例患者13例复律成功,成功率92.8%。C组15 例患者13例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86.7%。

    2.1 能量选择

    A组有效转复能量3.66±1.45焦耳,其中预激合并房颤患者全部在5焦耳内复律成功。B组有 效 转复能量6.70±2.68焦耳,C组有效转复能量8.96±3.02焦耳。三组相比,B、C两组有 效转 复能量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有效转复能量高于C组(P<0.05)。三组不同能 量除颤结果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表2 三组不同能量除颤结果 例

    组别

    5J以下

    7J

    10J

    20J

    A组

    10

    2

    0

    0

    B组

    6
, http://www.100md.com
    4

    2

    1

    C组

    3

    5

    3

    2

    2.2 除颤能量相关因素

    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表明,除颤能量与房颤病史(r=0.78)和环长(r=0.81)有显著正相关(P <0.01),与左房大小轻度正相关(r=0.56)(P<0.05),与心功能、性别、年龄 等均无显著相关。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房颤的体表电复律有较久的历史,其转复成功率在70%~90%之间。由于体外除颤所需能量过 大,对体表皮肤及心脏均会造成一定损伤,因而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复 律方法。

    体内经导管直流电流复律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方法。Dumbar D等人的动物实验证实[2 ],心腔内低能量除颤能有效转复药物诱发的房颤。但对人体慢性房颤的研究未得到相同 的结果。可能与人体慢性房颤不同特点及除颤电极位置和放电方式有关[4]。此后 ,Cooper等人研究表明,将除颤电极分置左右心房并与心壁接触,采用双相波形除颤,能使 除颤能量降到最低。本研究采用Cooper等人的方法,证实体内低能量转复慢性房颤是可行 的。尤其对阵发性房颤中预激并发房颤的患者效果更佳,本组6例患者均在5焦耳内复律成功 。因此,在通常电生理检查中出现的房颤,采用体内低能量除颤因导管已到位,且不需麻醉 ,使得操作方便快捷。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房颤,稍高能量也能复律。本组慢性房颤有效复律 能量在20焦耳内成功率达86.7%。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颤能量与慢性房颤持续时间和环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左房大小也有一定 相关,但与心功能、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相关。目前研究认为[5],房颤的发生 是由于心房内多个小折返环的存在,其中因心房肌纤维化及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引起的心房 内兴奋传递障碍在房颤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也发现,持续时间长的房颤,其左房 内径增大,心功能差,表明心肌病损严重,电复律的效果也较差。体外电复律的研究也证实 了这一点[6]。房颤折返环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有效不应期与可激动心房肌群之间的 关系。环长f-f间距可代表心房不应期,房颤波越不规则,则f-f间距变异越大,表明折返环 多且杂乱,房颤易持续而难以终止,除颤效果也就较差[7]。因此,对房颤持续时 间长,环长短的患者,应选用较高能量进行复律。本研究还发现,在5焦耳能量水平以下除 颤不给予镇静,除2例患者有刺痛感,4例患者有电击感。其余患者未诉异常。

    参 考 文 献
, 百拇医药
    1,Kumagai K,Yamnouch Y,Hiroki T,et al.Effects of transcatheter cardiover sion chronic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PACE,1991;14:1571~1575

    2,Dumbar DN,Tobler G,Fetter J,et al.Intracavitary electrode-catheter car dioversion of atrial tachyarrythmias in the dog.JACC,1986;7:1015~1927

    3,Cooper CA,Randolph AS,Alfemess,et al.Internal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sheep.Circulation,1993;87:1673~1686
, 百拇医药
    4,Skoularigis,Rothlisberger C,Skudick D,et al.Effectiveness of amiodaron e an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for chronic 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m itral valve surgery.Am J Cardiol,1993;72:423

    5,Kumagai K,Ymanouch Y,Tasho N,et al.Low energy synchronous transcathete r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lutter/fibrillation.JACC,1990;16:497~501

    6,徐志云,张宝仁,耿振江,等.心房病理与房颤的关系及对换瓣术后电复律效果 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314~316

    7,Asano Y,Saito J,Matsumoto K,et al.On the mechanism of termination and perpetu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Am J Cardiol,1992;69:1033~1038

    (2000-09-0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