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34586
小儿腹壁造瘘口灌肠器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11期
     作者:杨淑美 梁汉武 祝永生 王英 王青

    单位:山东省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62500

    关键词:

    中华护理杂志001130

    由腹壁造瘘口向肠道近端灌肠是小儿外科常用的灌肠方法。传统的灌肠方法有一些不足:由于造瘘口在腹壁上,灌肠时必须取仰卧位,所以不能很好地保护病儿易使其着凉;造瘘口是肠管,无括约肌,灌肠液不断随肠蠕动外溢,溢出后不易接收,从而浸湿病儿腹壁及衣被;不易观察灌入量与流出量是否平衡。因此我们研制了小儿腹壁造瘘口灌肠器,经临床应用13人次,效果满意。

    1 制作方法

    小儿腹壁造瘘口灌肠器由护围、密封环、流出道3部分组成。均用白色塑料做材料。护围部分用卫生级高压聚乙烯(PE)制成1个上口直径80mm,下口直径60mm,高30mm漏斗状圆筒,其下口向外延伸15mm为吸盘式密封环以固定于腹壁上,用卫生级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制作;护围下端开一63mm(相当于下口周长1/3)、高15mm的弧形口。流出道部分用卫生级聚氯乙烯(PVC)制成直径25mm,长40mm(与床等高)管子1条。上口大小与护围下端弧形口相等,并相连(图1)。

    图1 小儿一次性腹壁造瘘口灌肠器结构示意图

    2 使用方法

    让患儿取仰卧位,造瘘口侧靠近床边,护士站在造瘘口侧,擦干造瘘口周围,铺洞巾暴露造瘘口,然后将灌肠器吸于造瘘口周围,管子下端接便器,即可行灌肠术,这样溢出的灌肠液可全部通过流出道流入便器。

    3 护 理

    3.1 所有用物及操作过程注意无菌,因其灌肠管直接接触肠粘膜,易引起腹腔及肠腔感染。

    3.2 选用质地柔软,10~12号灌肠管。

    3.3 灌肠管滑润剂较一般灌肠法多,因为直接接触肠粘膜。

    3.4 插入深度较一般灌肠深3~5cm,即8~10cm,如果过浅,灌肠液易溢出而达不到灌肠目的。

    3.5 操作要轻柔,切勿过频及用力活动肛管,以免刺激肠蠕动的增加,使灌肠液外溢和损伤肠粘膜。

    3.6 灌肠速度宜慢且压力要低,每分钟灌入量不超过50ml。灌肠液面距造瘘口高度20~30cm为宜。

    3.7 灌肠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溢出灌肠液的性质及量。如溢出液内带有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灌肠。同时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及哭闹不安的表现,以防发生肠穿孔。

    4 优 点

    4.1 一次性应用,可预防交叉感染。

    4.2 灌肠液保留充分,减少了造瘘口、腹腔及肠腔感染机会。

    4.3 便于保护患儿,灌肠液不外溢,因而不刺激皮肤。

    4.4 能准确地观察流出灌肠液的性质、量,保证出入量平衡。

    4.5 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致谢 本研究在刘美兰主任护师指导下完成,特致谢意。

    1999-08-11收稿, 百拇医药